Note For Linux By Jes(19)-Linux 备份策略
備份要點:
備份數據的考量:
-  
備份哪些文件:
哪些數據對系統或使用者來說是重要的?那些數據就是值得備份的數據!例如/etc/* 及/home/* 等。 -  
選擇什么備份的媒介:
是可讀寫光盤、另一顆硬盤、同一顆硬盤的不同partition、還是使用網絡備援系統?哪一種的速度最快,最便宜,可將數據保存最久?這都可以考慮的。 -  
考慮備份的方式:
是以完整備份(類似ghost)來備份所有數據,還是使用差異備份僅備份有被更動過的數據即可? -  
備份的頻率:
例如MySQL 數據庫是否天天備份、若完整備份,需要多久進行一次? -  
備份使用的工具為何:
是利用tar 、cpio 、dd 還是dump 等等的備份工具? 
 
 
哪些Linux 數據具有備份的意義:
操作系統本身需要備份的文件:
-  
/etc/整個目錄
 -  
/home整個目錄
 -  
/var/spool/mail
 -  
/boot
 -  
/root
 -  
如果你自行安裝過其他的套件,那么/usr/local/ 或/opt 也最好備份一下!
 
 
 
網絡服務的數據庫方面:
-  
軟件本身的配置文件,例如:/etc/整個目錄,/usr/local/整個目錄
 -  
軟件服務提供的數據,以WWW 及MySQL 為例:
WWW數據:/var/www整個目錄或/srv/www整個目錄,及系統的使用者家目錄
MySQL:/var/lib/mysql整個目錄 -  
其他在Linux主機上面提供的服務之數據庫文件!
 
 
 
推薦需要備份的目錄:
-  
/boot
 -  
/etc
 -  
/home
 -  
/root
 -  
/usr/local(或者是/opt 及/srv 等)
 -  
/var(注:這個目錄當中有些緩存目錄則可以不備份!)
 
 
 
不需要備份的目錄:
-  
/dev:這個隨便你要不要備份
 -  
/proc:這個真的不需要備份啦!
 -  
/mnt 與/media:如果你沒有在這個目錄內放置你自己系統的東西,也不需要備份
 -  
/tmp :干嘛存緩存檔!不需要備份!
 
 
 
 
 
 
 
備份的種類、頻率與工具的選擇:
完整備份之累積備份(Incremental backup)
 
 
累積備份使用的備份軟件
完整備份常用的工具有dd,cpio,dump/restore
 
 
完整備份之差異備份(Differential backup)
 
 
 
 
 
VBird的備份策略與scripts:
備份策略是這樣的:
主機硬件:使用一個獨立的filesystem 來儲存備份數據,此filesystem 掛載到/backup 當中;
每日進行:目前僅備份MySQL 數據庫;
每周進行:包括/home, /var, /etc, /boot, /usr/local等目錄與特殊服務的目錄;
自動處理:這方面利用/etc/crontab 來自動提供備份的進行;
異地備援:每月定期的將數據分別(a)燒錄到光盤上面(b)使用網絡傳輸到另一部機器上面。
 
 
遠程備援的script
使用FTP 上傳備份數據
使用rsync 上傳備份數據
 
 
 
 
災難復原的考量:
硬件損毀,且具有完整備份的數據時:直接將完整的系統復原回去即可
由於軟件的問題產生的被攻破資安事件:
先拔除網絡線,最好將系統進行完整備份到其他媒體上,以備未來查驗
開始查閱登錄文件,嘗試找出各種可能的問題
開始安裝新系統(最好找最新的distribution)
進行系統的升級,與防火墻相關機制的制訂
根據2 的錯誤,在安裝完成新系統后,將那些bug 修復
進行各項服務與相關數據的恢復
正式上線提供服務,并且開始測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Note For Linux By Jes(19)-Linux 备份策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ote For Linux By Je
 - 下一篇: 考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