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论文的研究现状
Related Work寫作步驟:
- 一、整理參考文獻
- 二、梳理論文結構
- 三、撰寫現狀部分
論文的研究現狀部分,是對目前相關工作的總結與梳理。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寫作過程分成了以下幾步:
一、整理參考文獻
最開始的工作,是要對手中的參考文獻進行歸類,首先按照不同方向將參文分成幾大類,如下圖:
接著再將每個大類的文獻,按照方法或者不同任務細分成若干小類,如第一類異常行為識別可以按照使用的特征以及研究任務細分成下述幾類:
至此,先將參考文獻進行了一個大致的歸類,我們可以將相關論文的摘要整理成一個doc文檔。這個歸類文檔是之后撰寫現狀部分的邏輯展開的主要參考依據;
二、梳理論文結構
在開始寫之前。首先你要確定你論文的中心是什么,就是你主要的創新點。在確定了以后,要列一個論文的大綱,整個論文大概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要寫什么。
提綱參照之前的一篇blog來寫,列提綱的同時,在每個標題下寫下一到兩句中心句,以體現每一部分著重描寫的內容,同時防止在撰寫的時候某一部分偏離文章主旨,而導致前后邏輯不順暢。大綱一般按照上圖中的標題列出;
三、撰寫現狀部分
當我們弄清整個文章的結構和中心論點以后,就可以開始撰寫現狀部分;
按照之前說的歸類文檔的對相關工作的分類邏輯展開,例如當前論文相關工作主要有三個大類,所以現狀部分我們分三段來撰寫,同樣需要先寫總句,搭好框架后,再填充內容。即總分結構。
注意在撰寫的同時不能脫離本文的主要創新點,應該適當的將相關工作和本文工作對比來突出本文方法的優勢,或者其他方法與本文方法的聯系。
寫一段話舉例,粗體字為主要框架:
(開始,先介紹某任務的一般做法作為總句;接著按照不同的方法展開敘述:)
異常行為檢測:異常行為檢測需要提取異常行為特征,特征分為手工特征和深度特征。
早期工作主要致力于構造可以表達空間和時間域內信息的手工特征,然后將其輸入到結構化的模型【文獻1】、【文獻2】。
(轉折,以方法的優缺點為線索,逐步引入其他相關文獻)
手工特征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和???,于是有人引入了深度特征【文獻3】【文獻4】
相比于外觀特征,人體骨架特征是異常行為識別中更重要的特征,它可以??(有什么優點),因此又有新的方法被提出【文獻567】
(轉折句,為引出時空定位的相關文獻)
但是,僅僅識別異常行為是不夠的,還需要對它定位才能完成檢測。
定位的方法主要分為 時間定位和空間定位(總)
時間定位主要依靠???【文獻9,10,11,12】,我們的方法與上述研究工作不同,我們是???(分)
空間定位方面,主要是???【文獻13,14,15】,我們的方法受到【文獻14】的啟發,提出了??(分)
(撰寫的過程中要時刻扣題)
所以在寫現狀的時候,要牢牢把握本文的核心論點,要能體現相關工作和本文的聯系與區別。然后按照上述邏輯展開,總分式地寫作,至少不會讓故事線顯得太混亂。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撰写论文的研究现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植物大战僵尸:查找植物叠加种植CALL
- 下一篇: 钉钉机器人实现打卡提醒定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