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6 月 5 日:洛夫莱斯和巴贝奇相遇;公钥密码学先驱诞生;函数语言设计先驱出生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6 月 5 日,世界環境日。1972 年 6 月 5 日至 16 日,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會上發表了《人類環境言》,并將每年的 6 月 5 日作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借助這一天鼓勵全球居民提高環保意識和采取環保行動,人類負有保證和改善這一代和世世代代環境的莊嚴責任。世界環境日的誕生保護了環境的未來,而回顧科技史上的 6 月 5 日,這一天還發生過一起關鍵事件,決定了我們如今所使用的科技進程。
1833 年 6 月 5 日:艾達會見巴貝奇,兩位的相遇為分析機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圖源:維基百科1833 年 6 月 5 日,詩人拜倫的女兒艾達·拜倫,也就是未來的洛夫萊斯伯爵夫人,在英格蘭第一次見到了查爾斯·巴貝奇。巴貝奇以在 19 世紀就設計早期的計算機雛形而聞名,他在 1823 年完成了對差分機的設計,并在 1834 年完成了分析機的圖紙。盡管巴貝奇因為經濟、社會原因、權力斗爭和個人性格等種種原因沒有完成差分機和分析機的建造,但 1833 年的這次會面讓他多了艾達這位年輕的密友和女學生;艾達寫下了世界上第一道計算機程序,并發表了關于巴貝奇的工作的描述,打開了計算機歷史的第一個篇章。
艾達比巴貝奇本人更清晰地意識到了分析機不僅是一臺處理數的機器,而是一臺處理信息的機器:分析機與單純的“計算機器”并無共同基礎,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們或許可以恰如其分地說,分析機織出代數的圖案,正如雅卡爾提花機織出花朵和葉子。
——《信息簡史》,詹姆斯·格雷克著
1833 年,17 歲的艾達在一次聚會上遇到了查爾斯·巴貝奇。查爾斯是銀行家本杰明·巴貝奇和伊麗莎白·蒂普所生的四個孩子之一,他在 1816 便加入了皇家學會,并于 1828 年至 1839 年在劍橋大學擔任盧卡斯數學主席。所以,我們可以很輕松地想到,這是一個貴族之間的聚會。這一年,英國還未步入維多利亞時期,科學不是一個既定的職業,巴貝奇和他同時代的許多人一樣,是一個“紳士科學家”——也就是一個獨立富有的業余愛好者,能夠以自己的方式支持自己的興趣。1813 年至 1868 年間,他發表了六本長篇著作和近九十篇論文,是一位多產的發明家、數學家、科學家、科學機構的改革批評家和政治經濟學家。
讓我們回到 1833 年這場命運般的聚會,在聚會上,當巴貝奇向她展示發動機的小型工作部分時,艾達·拜倫被迷住了。這位貴族少女首次發現了機械的魅力,中斷了自己的婚姻安排和數學研究。1843 年,她出版了意大利工程師 Luigi Menabrea 的一篇關于分析引擎的文章的法文譯本,艾達在其中添加了她自己的大量注釋;注釋包括第一個公布的關于解決某些數學問題的逐步操作序列的描述。艾達常被后世稱為世界上的“第一個程序員”,她與巴貝奇的合作非常密切,因此許多傳記作者在這百年間一直爭論艾達貢獻的程度和獨創性。但毋庸置疑的是,這兩個人的努力,為計算機浪潮的推進做出了最初的、不可磨滅的一次貢獻。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信息簡史》
1930 年 6 月 5 日:函數語言設計先驅 Peter Landin 出生
圖源:維基百科 Peter Landin(右)與 Robin Milner、Tony Hoare 和Joe Stoy彼得·約翰·蘭丁(Peter John Landin)出生于 1930 年 6 月 5 日,他是英國的一名計算機科學家,最早提出阿隆佐·邱奇的λ演算可以被用作電腦程式語言的模型,而這后來成為了函數語言程式設計和指稱語義的基礎。蘭丁最重要的論文之一《The next 700 programming languages》對后世的程序語言研究影響深遠,他之所以選擇“700”這個數字,據說是因為蘭丁在《ACM 期刊》上讀到一篇文章說當時世界上已經存在過 700 種程序語言。
蘭丁在英格蘭的謝菲爾德長大,中學時代就讀于愛德華七世學校,大學時從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畢業。在 1960 年到 1964 年間,他成為了克里斯托弗·斯特雷奇的助手,當時斯特雷奇在倫敦擔任一名獨立電腦顧問。蘭丁的大部分成果均發表于這段時期,以及后來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參與 UNIVAC 工作的短暫時期。1965 年之后,蘭丁在倫敦瑪麗王后大學找到了一份教職工作。70 年代到 80 年代,他的主要精力投入了倫敦瑪麗王后大學電腦科學部的創設、課程設定和教學。在他退休之后,他獲得了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理論計算學榮譽教授稱號。2012 年,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電腦科學大樓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2001 年,在倫敦科學博物館的一個關于程序語言形式語義學的會議上(本文配圖便來自該會議),蘭丁回顧了自己的學術生涯。
他的電腦科學研究始于 20 世紀 50 年代,當時他極大地受到了約翰·麥卡錫的 LISP 語言的影響,而他自己使用得最多的程式語言則是 Fortran。60 年代,蘭丁在 ALGOL 程式語言的標準化制定中起到了推動作用;圖靈獎獲得者托尼·霍爾稱他是教會了自己 ALGOL 60 語言的人之一。1964 年,蘭丁提出了閉包的概念。這一概念后來被 Scheme 語言實現,并逐漸成為了函數語言程式設計中的重要概念。蘭丁還設計了 SECD 抽象機,這是第一個被確切定義的抽象過程虛擬機器;在 SECD 抽象機的基礎上他又設計了 ISWIM 語言,定義了他的越位規則理論,并第一次提出了語法糖的概念。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44 年 6 月 5 日:公鑰密碼學的先驅 Bailey Diffie 出生
圖源:維基百科貝利·惠特菲爾德·迪菲(Bailey Whitfield Diffie)出生于 1944 年 6 月 5 日,他小名懷特·迪菲(Whit Diffie),是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人。迪菲是一名密碼學者,對公開密鑰加密技術有重大貢獻;他曾提出迪菲-赫爾曼密鑰交換,并因此獲得 2015 年圖靈獎。其父貝利·威利·迪菲是一名歷史學家,專長于伊比利亞人與拉丁美洲歷史,任教于紐約市立學院。其母親賈斯汀·路易絲·惠特菲爾德也是一名學者。
迪菲在華盛頓特區出生,在紐約市長大,從 10 歲開始就對密碼學有興趣。大學進入麻省理工學院,主修數學,1965 年取得理學士學位。之后至斯坦福大學念研究所。1992 年獲得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頒發的榮礜博士學位。1975 年至 1976 年間,迪菲與馬丁·赫爾曼共同研究加密機制。在 1976 年,兩人共同發表論文《密碼學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Cryptography),他們在此論文中提到的加密方式,也就是后來的迪菲-赫爾曼密鑰交換(Diffie–Hellman key exchange)協議。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历史上的今天】6 月 5 日:洛夫莱斯和巴贝奇相遇;公钥密码学先驱诞生;函数语言设计先驱出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八、QOS队列调度与报文丢弃
- 下一篇: c语言矩阵的逆的程序,C语言求矩阵的逆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