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流式沉淀池集水槽设计计算_竖流式沉淀池计算说明
豎流式沉淀池計算說明
2017/12/5 1:37:00 手機版
豎流式沉淀池
沉淀法可以去除水中的砂粒、化學沉淀物、混凝處理形成的絮體等。沉淀過程簡單易行,分離效果比較好,是水處理的重要過程,應用廣泛。沉淀池按池內水流方向可分為平流式沉淀池、輻流式沉淀池和豎流式沉淀池。豎流式沉淀池是池內的水豎向流動的沉淀池,池內水流方向與顆粒沉淀方向相反,其截留速度與水流上升速度相等,上升速度等于沉降速度的顆粒將懸浮在混合液中形成一層懸浮層,對上升的顆粒進行攔截和過濾。因而豎流式沉淀池的效率比平流式沉淀池要高。
1 設計說明
豎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可以為圓形、正方形或多角形。為使池內配水均勻,池徑不宜過大,一般采用4~7m,不大于10m為了降低池的總高度,污泥區可采用多斗排泥方式。水由設在池中心的進水管自上而下進入池內(管中流速應小于30mm/s),管下設傘形擋板使廢水在池中均勻分布后沿整個過水斷面緩慢上升,懸浮物沉降進入池底錐形沉泥斗中,澄清水從池四周沿周邊溢流堰流出。堰前設擋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證出水水質。池的一邊靠池壁設排泥管(直徑大于200mm)靠靜水壓將泥定期排出。豎流式沉淀池的優點是占地面積小,排泥容易,缺點是深度大,施工困難,造價高。常用于處理水量小于20000m3/d的污水處理廠。豎流式沉淀池的構造如圖4-5所示:
圖4-5 豎流式沉淀池
1-進水槽;2-中心管;3-反射板;4-擋板;5-排泥管6-緩沖管;7-集水槽
2 設計參數
(1)為了使水在池內分布均勻,池子直徑與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大于3.池子直徑不宜大于8m,一般采用4-7m,不大于10m。
(2)中心管流速不大于30mm/s。
(3)中心管下端應設有喇叭口和反射板,如圖4-6所示:
圖4-6 中心管和反射板尺寸
1-中心管;2-喇叭口;3-反射板
① 反射板板面距泥面至少0.3m;
② 喇叭口直徑和高度為中心管直徑的1.35倍;
③ 反射板直徑為喇叭口直徑的1.30倍,反射板平面與水平面的傾角為17度;
④ 中心管下端平面與反射板平面之間的縫隙高在0.25-0.50m的范圍內,縫隙中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池中不大于2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不大于15mm/s;
(4)當池子直徑不大于7m時,澄清水沿周邊流出,如果大于7m,可增設輻射方向的流出槽。
(5)排泥管下端距池底不大于0.2m,管上端超出水面不小于0.4m。
(6)浮渣擋板距集水槽0.25-0.50m,高出水面0.1-0.15m,淹沒深度0.3-0.4m。 3 設計計算
最大秒流量qmax?0.021采用方形沉淀池,中心管內流速v0?0.03m/s,m3/s,
7/s,沉淀時間t?2h,間隙流速污水在沉淀區的上升流速v?0.000m
v1?0.01m/s,緩沖層高h4?0.3m,每人每日產生的污泥量s?12g/(p?d),設
人,兩次排泥的時間間隔t1?4h; 計人口數n?4665
(1)中心管面積與直徑:
f?qmax0.021??0.7m2 v00.03
采用兩座沉淀池,每座沉淀池的中心管的面積為:
f1?f0.7??0.35m2 n2
中心管直徑為:
d0?4f1
??4?0.35?0.67m,取0.7m
3.14
(2)沉淀池的有效沉淀高度,即中心管高度:
h2?3600vt?3600?0.0007?2?5.04m,取5.1m
(3)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間的縫隙高度:
h3?qmax0.021/2??0.35m v1?d10.01?3.14?0.95式中 d1?1.35d0?1.35?0.7?0.95m 反射板直徑d2?1.30d1?1.30?0.95?1.24m
(4)沉淀池總面積及邊長: 每座沉淀池沉淀區的面積: f2?qmax0.021/2??15m2 v0.0007
每座池的總面積:
a?f1?f2?15?0.35?15.35m2 每座邊長:
d?a?.35?3.92m,取3.9m
(5)產生的污泥量:
w?snt112?4665?4??9.33kg/d
100024?1000
(6)取??60o,截頭直徑0.4m,污泥斗高度: h5?3.9?0.4tan60o?3.03m,取3m 2
(7)沉淀池的總高度: h?h1?h2?h3?h4?h5?0.3?5.1?0.35?0.3?3?9.05m,取9.1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竖流式沉淀池集水槽设计计算_竖流式沉淀池计算说明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论文阅读】Multi-hop Ques
- 下一篇: 9.2常用缩写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