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数字体系--说说不可说
? ? 人們的對話中,「不可說」指的是「不可以說出來」的意思,但是在佛經中,不可說的意思并不一定是這樣。 世尊的確說過許多的不可說,如:
??? 《華嚴經》「不可言說不可說,充滿一切不可說,不可言說諸劫中,說不可說不可盡,....於一微細毛端處,有不可說諸普賢,....一毛端處所有剎,其數無量不可說..」在第四十五卷中,世尊一口氣說了將近四百個不可說。
??? 《地藏菩薩本愿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贊嘆釋迦牟尼佛..」這里用了兩個不可說。
??? 《小般若經》【深功德品】「一切法不可說,須菩提,一切法空相不可說.
?????那麼,「不可說」倒底有多大,會大到語言法形容呢?
?我們試著來找找看。
?《華嚴經》【阿僧只品】第三十,世尊為心王菩薩詳細解說了佛所使用的計量單位。經上說∶「爾時,心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演說、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
『世尊,云何阿僧只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耶?』心王菩薩問世尊,您常說諸佛如來的數目,所用的各種單位如「阿僧只、演說」..一直到「不可說不可說」倒底是什麼意思?
世尊回答「善男子,一百洛*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從這里開始,世尊便詳細的說明了佛所用的計量單位。 一個洛*是十萬,也就是 10^5 (10的 5次方)。
1.俱 胝 =100洛*=100x100000=10000000=10^7。(1千萬)
2.阿庾多 =俱胝x俱胝 = 10^14 =1的後面接 14個 0。
3.那由他 =阿庾多x阿庾多=10^28 =1的後面接 28個 0。
4.頻婆羅 =那由他x那由他 =10^56=1的後面接 56個 0。
列出來就是: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5.矜羅羯 =頻婆羅x頻婆羅 =10^112 (自己接112個 0吧)
6阿伽羅 =矜羅羯x矜羅羯 =10^224
7最勝 =阿伽羅x阿伽羅 =10^448 (如此一級一級的推,下一級就是:
8 摩羅婆 = 10^896 =1的後面接 896 個 0
9 阿婆羅 = 10^1792 =1的後面接 1792個 0
10 多婆羅 = 10^3584 =1的後面接 3584個 0
11 界 分 = 10^7168 =1的後面接 7168個 0
12 普 摩 = 10^14336
13 禰 摩 = 10^28672
14 阿婆鈐 = 10^57344
15 彌伽婆 = 10^114688
16 毗羅伽 = 10^229376
17 毗伽婆 = 10^458752
18 僧羯邏摩= 10^917504
19 毗薩羅 = 10^1835008
20 毗贍婆 = 10^3670016 走到這里,跑出一塊路牌,上頭寫著∶不可說↓100里。 這里離不可說還有 100級呢, 朋友們, 咱們先喝口茶,回頭再來數數兒玩吧。
上回我們走到 20 里處的毗贍婆, 休息了一下, 今天再繼續走下去。
20 毗贍婆 = 10^3670016 = 1 的後面接 3670016 個 0。
21 毗盛伽 = 10^7340032 = 1 7340032 個 0。
22 毗素陀 = 10^14680064 :
23 毗婆訶 = 10^29360128 :
24 毗薄底 = 10^58720256 :
25 毗 擔 = 10^117440512 :
26 稱 量 = 10^234881024 :
27 一 持 = 10^469762048 :
28 異 路 = 10^939524096 :
29 顛 倒 = 10^1879048192 = 1 的後面接 1879048192個 0。
原來這個也是計量單位。
《心經》上說「遠離顛倒夢想」,用這個來看就很合理, 如果說眾生的想法都是「顛倒」的話,就說不太通了, 例如一個人很餓, 他想要有一點食物, 這不能說是顛倒夢想; 但是如果用於表示眾生的夢想太多, 則對了。
一個人一生能有多少夢想? 假設一個人一秒內可以有10個夢想, 一生可活 100年, 那麼其數是:
100(年)x365(天)x24(小時)x60(分)x60(秒)x10(個)
總數是 =31,536,000,000個夢想。再給多一點化成十?數的話就是 100,000,000,000個夢想, 1 的後面接 11 個 0. 這個數字別說是「顛倒」, 就連「阿庾多」的等級都夠不上。不過眾生輪回不已, 因此累加的夢想是有可能達到顛倒級的。
倒底要多少世才能累積到那樣的數量夢呢?
我們可以算算 看: 顛倒除以一生 = 顛倒 / 一生
= log 1879048192 - log 11
= log 1879048181
也就是說要有 1 後面接 1879048181 個 0 的一生,才能累積到那個夢想數量。
該注意到, 上面的一生是原來一生是 100歲的 3倍多, 也就是設定人有 300歲時才「只」需要那輪回1879048181 的世就可達到「顛倒」的夢想數的。
那邊好像有人不支倒地了, 咱們再休息一下吧。
上次我們是在「顛倒」處休息的。
這會兒咱們再由 30,里處的「三末那」開始往下走看看。
29 顛 倒 = 10^1879048192 = 1 的後面接 1879048192個 0。
30 三末那 =顛倒 x 顛倒 = 10^3758096384
31 毗睹羅 = 10^7516192768
32 奚婆羅 = 10^15032385536
33 何 察 = 10^30064771072
34 周 廣 = 10^60129542144
35 高 出 = 10^120259084288
36 最 妙 = 10^240518168576
37 泥婆羅 = 10^481036337152
38 訶里婆 = 10^962072674304
39 一 勛 = 10^1924145348608
40 訶理蒲 = 10^3848290697216
41 訶理三 = 10^7696581394432
42 奚魯伽 = 10^15393162788864
43 達羅步陀= 10^30786325577728
44 訶魯那 = 10^61572651155456
45 摩魯陀 = 10^123145302310912
46 懺慕陀 = 10^246290604621824
數字已進入天文數字了, 我們必需要改用另外的表示法。
= 10^(2.46290604621824*10^14) = 1的後面接上(2. 62906046218244x10的14次方)個 0。
這個事實上已無法想像有多大了。
47 羅陀 = 10^(4.9*10^14)
48 摩魯摩 = 10^(9.8*10^14)
49 調 伏 = 10^(1.9*10^15)
50 離 慢 = 10^(3.9*10^15)
51 不 動 = 10^(7.8*10^15)
52 極 量 = 10^(1.5*10^16)
53 阿摩怛羅= 10^(3.1*10^16)
54 勃摩怛羅= 10^(6.3*10^16)
55 伽摩怛羅= 10^(1.2*10^17)
56 那摩怛羅= 10^(2.5*10^17)
57 奚摩怛羅= 10^(5.0*10^17)
58 摩怛羅= 10^(1.0*10^18)
59 缽羅摩怛羅= 10^(2.0*10^18)
60 尸婆摩怛羅= 10^(4.0*10^18)
61 翳 羅 = 10^(8.0*10^18)
62 薛 羅 = 10^(1.6*10^19)
63 諦 羅 = 10^(3.2*10^19)
64 偈 羅 = 10^(6.4*10^19)
65 羅 = 10^(1.3*10^20)
66 泥 羅 = 10^(2.6*10^20)
67 計 羅 = 10^(5.2*10^20)
68 細 羅 = 10^(1.0*10^21) 到目前為止, 這些都不是常用單位,
69 睥 羅 = 10^(2.0*10^21) 佛經上常談的許多計量單位還未出現
70 謎 羅 = 10^(4.0*10^21)?
71 娑羅荼 = 10^(8.2*10^21)
72 謎魯陀 = 10^(1.6*10^22)
73 契魯陀 = 10^(3.3*10^22)
74 摩睹羅 = 10^(6.6*10^22)
75 娑母羅 = 10^(1.3*10^23)
76 阿野娑 = 10^(2.6*10^23)
77 迦麼羅 = 10^(5.2*10^23)
78 摩伽婆 = 10^(1.1*10^24)
79 阿怛羅 = 10^(2.1*10^24)
80 醯魯耶 = 10^(4.2*10^24)
81 薛魯婆 = 10^(8.4*10^24)
82 羯羅波 = 10^(1.7*10^25)
83 訶婆婆 = 10^(3.3*10^25)
84 毗婆羅 = 10^(6.7*10^25)
85 那婆羅 = 10^(1.3*10^26)
86 摩羅摩 = 10^(2.7*10^26)
87 娑婆羅 = 10^(5.4*10^26) 這一大串的名詞, 我仔細的瞧睢,
88 迷羅普 = 10^(1.0*10^27) 可就沒有阿匹婆。其中有訶婆婆,
89 者麼羅 = 10^(2.1*10^27) 但也沒有陽婆婆。
90 馱摩羅 = 10^(4.2*10^27) 閑話少表, 再往下看看吧。
91 缽羅麼 = 10^(8.6*10^27)
92 毗伽摩 = 10^(1.7*10^28
93 烏波跋多 = 10^(3.4*10^28
94 演 說 = 10^(6.9*10^28)
終於『《華嚴經》【阿僧只品】第三十∶「爾時,心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演說、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世尊,云何阿僧只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耶?』
其中的「演說」這時有了明確的意義了,諸佛如來的數量由這個單位起算,一直到不可說不可說的單位都有。
95 無 盡 = 10^(1.3*10^29) 看來「無盡的愛」也有完蛋的時候,線上小伙子們向女朋友灌迷湯時該考慮換一個詞兒了。
96 出 生 = 10^(2.7*10^29) 也作「生」「一生」
97 無 我 = 10^(5.5*10^29)
98 阿畔多 = 10^(1.1*10^30)
99 青蓮華 = 10^(2.2*10^30)
100 缽頭摩 = 10^(4.4*10^30)
現在, 「一生」也是可數的數字, 小伙子們對著姑娘們發宏誓愿, 說是「愛你一生」時, 姑娘們可得仔細盤算一下, 這一生指的是年、月、日還是分、秒、毫秒或微秒..。可別上當了。
101 僧 只 = 10^(8.8*10^30)
102 趣 = 10^(1.7*10^31)
103 至 = 10^(3.5*10^31) 也稱作「喻」 (參見華嚴經)
104 阿僧只 = 10^(7.1*10^31) 也稱作「無數」
105 阿僧只轉= 10^(1.4*10^32) 「無數轉」「大阿僧只」
106 無 量 = 10^(2.8*10^32)
107 無量轉 = 10^(5.6*10^32)
108 無 邊 = 10^(1.1*10^33)
109 無邊轉 = 10^(2.3*10^33)
110 無 等 = 10^(4.5*10^33)
111 無等轉 = 10^(9.0*10^33)
112 不可數 = 10^(1.8*10^34)
113 不可數轉= 10^(3.6*10^34)
114 不可稱 = 10^(7.2*10^34)
115 不可稱轉= 10^(1.4*10^35)
116 不可思 = 10^(2.9*10^35)
117 不可思轉= 10^(5.8*10^35) 「不可議」
118 不可量 = 10^(1.1*10^36)
119 不可量轉= 10^(2.2*10^36)
120 不可說 = 10 的[ 46522979840000...(一共接 36個 0 )] 次方。
到了這里, 總算我們要的計量單位都有了著落。《華嚴經》所說的「不可言說不可說,充滿一切不可說,不可言說諸劫中,說不可說不可盡,....於一微細毛端處,有不可說諸普賢,....一毛端處所有剎,其數無量不可說..」
這一段我們在(1)中所提出的「不可說」才算有了真正的意義, 對於「介子納須彌」的說法也才有了真正的描述。
而「不可說」并不是最大的數, 因為後面還有:
121 不可說轉 = 10^(9.3*10^36)
122 不可說不可說 = 10^(1.8*10^37)
123 不可說不可說轉 = 10^(3.721838387^37)
地藏菩薩本愿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贊嘆釋迦牟尼佛..」
這里的「不可說不可說」并不是打字錯誤, 或筆誤或抄經的人失手或譯經的實叉難陀舌頭閃失, 而是的的確確有這樣的計量方法和名詞。
這些譯經者能被稱為菩薩決不是浪得虛名, 由這些經的前後對照, 我們便很容易的可以看出其對佛所說的內容的了解。也讓我們對於是否真正的譯文或是他人假造偽托的佛經, 有了判別的線索。
不可說不可說轉這個數到底有多大?用個形象的例子表示一下吧。
如果某位師兄咬咬牙,發個大愿,要將不可說不可說轉這個數字用紙寫下來,裝訂成一本書,這個數字將有3.721838379*10^37個0,普通A4紙每頁4克計,每頁紙上可以寫1000個0,那寫完這些0將用的紙將重達1.488735352*^35克,而太陽的質量也不過是1.989*10^33克,
也就是說:
這本書的質量是太陽的質量的74.8倍。
不可說不可說轉=10^(7*2^122)=10^(3.721838379*10^37)
不可說
一. 不可言說
(梵anabhila^pya,藏brjod-du-med-pa)
又稱不可言說,或單稱不說。謂真理可證知,然不可以言說詮示。《大品般若經》卷十七〈深奧品〉與《大方等大集經》卷十八〈虛空藏菩薩品〉均謂第一義畢竟空,故不可以言說詮釋。《中論》卷四〈觀四諦品〉云(大正30·33a)︰‘第一義皆因言說,言說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義則不可說。若不得第一義,云何得至涅盤,是故諸法雖無生而有二諦。’
吉藏《大乘玄論》卷一更分別此義,謂一般多謂世諦可說,真諦不可說,然世諦與真諦皆非定性,故諸經論作真說、世不說等諸種分別。
《大般涅盤經》卷二十一則剖析諸法之生與不生,云(大正12·490b)︰‘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智顗《四念處》卷一、《維摩經玄疏》卷五等則以其中之生生不可說配釋藏教,生不生亦不可說配釋通教,不生生不可說配釋別教,不生不生亦不可說配釋圓教諦理,并謂前二者為界內事理,后二者為界外事理。
此外,《瑜伽師地論》卷十六謂不可說總有四種之別,即︰
(1)無故不可說︰謂補特伽羅于彼諸蘊,不可宣說若異不異。
(2)甚深故不可說︰謂離言法性,不可思議如來法身,不可思議諸佛境界,如來滅后若有、若無等不可宣說。
(3)能引無義故不可說︰謂若諸法非能引發法義梵行,諸佛世尊雖說不說。
(4)法相法爾之所安立故不可說︰所謂真如于諸行等,不可宣說異不異性。
《異部宗輪論》、《大智度論》卷一等謂犢子部將一切法分為五法藏,立‘非即非離蘊補特伽羅’,攝之于第五不可說藏。法藏《華嚴五教章》卷一等依據《十地經論》卷二所說因分果分之文,而謂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即緣起因分為普賢境界,因人所知所了分齊故可說;性海果分為十佛自內證境界,唯與證相應,遠離說與見,故不可說。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中,維摩詰以‘默然無言’詮示‘入不二法門’之境界,亦為真實理境不可說之一例。
二.廣大數字的意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阿僧祇品第三十爾時,心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演說阿僧祇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世尊!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耶?”佛告心王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為欲令諸世間入佛所知數量之義,而問如來、應、正等覺。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時,心王菩薩唯然受教。佛言:“善男子!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為一頻波羅,頻波羅頻波羅為一矜羯羅,矜羯羅矜羯羅為一阿伽羅,阿伽羅阿伽羅為一最勝,最勝最勝為一摩婆(上聲)羅,摩婆羅摩婆羅為一阿婆(上聲)羅,阿婆羅阿婆羅為一多婆(上聲)羅,多婆羅多婆羅為一界分,界分界為一普摩,普摩普摩為一禰摩,禰摩禰摩為一阿婆(上聲)鈐,阿婆鈐阿婆鈐為一彌伽(上聲)婆,彌伽婆彌伽婆為一毗攞伽,毗攞伽毗攞伽為一毗伽(上聲)婆,毗伽婆毗伽婆為一僧羯邏摩,僧羯邏摩僧羯邏摩為一毗薩羅,毗薩羅毗薩羅為一毗贍婆,毗贍婆毗贍婆為一毗盛伽,毗盛伽毗盛伽為一毗素陀,毗素陀毗素陀為一毗婆訶,毗婆訶毗婆訶為一毗薄底,毗薄底毗薄底為一毗佉擔,毗佉擔毗佉擔為一稱量,稱量稱量為一一持,一持一持為一異路,異路異路為一顛倒,顛倒顛倒為一三末耶,三末耶三末耶為一毗睹羅,毗睹羅毗睹羅為一奚婆(上聲)羅,奚婆羅奚婆羅為一伺察,伺察伺察為一周廣,周廣周廣為一高出,高出高出為一最妙,最妙最妙為一泥羅婆,泥羅婆泥羅婆為一訶理婆,訶理婆訶理婆為一一動,一動一動為一訶理蒲,訶理蒲訶理蒲為一訶理三,訶理三訶理三為一奚魯伽,奚魯伽奚魯伽為一達攞步陀,達攞步陀達攞步陀為一訶魯那,訶魯那訶魯那為一摩魯陀,摩魯陀摩魯陀為一懺慕陀,懺慕陀懺慕陀為一瑿攞陀,瑿攞陀瑿攞陀為一摩魯摩,摩魯摩摩魯摩為一調伏,調伏調伏為一離憍慢,離憍慢離憍慢為一不動,不動不動為一極量,極量極量為一阿么怛羅,阿么怛羅阿么怛羅為一勃么怛羅,勃么怛羅勃么怛羅為一伽么怛羅,伽么怛羅伽么怛羅為一那么怛羅,那么怛羅那么怛羅為一奚么怛羅,奚么怛羅奚么怛羅為一鞞么怛羅,鞞么怛羅鞞么怛羅為一缽羅么怛羅,缽羅么怛羅缽羅么怛羅為一尸婆么怛羅,尸婆么怛羅尸婆么怛羅為一翳羅,翳羅翳羅為一薜羅,薜羅薜羅為一諦羅,諦羅諦羅為一偈羅,偈羅偈羅為一窣步羅,窣步羅窣步羅為一泥羅,泥羅泥羅為一計羅,計羅計羅為一細羅,細羅細羅為一睥羅,睥羅睥羅為一謎羅,謎羅謎羅為一娑攞荼,娑攞荼娑攞荼為一謎魯陀,謎魯陀謎魯陀為一契魯陀,契魯陀契魯陀為一摩睹羅,摩睹羅摩睹羅為一娑母羅,娑母羅娑母羅為一阿野娑,阿野娑阿野娑為一迦么羅,迦么羅迦么羅為一摩伽婆,摩伽婆摩伽婆為一阿怛羅,阿怛羅阿怛羅為一醯魯耶,醯魯耶醯魯耶為一薜魯婆,薜魯婆薜魯婆為一羯羅波,羯羅波羯羅波為一訶婆婆,訶婆婆訶婆婆為一毗婆(上聲)羅,毗婆羅毗婆羅為一那婆(上聲)羅,那婆羅那婆羅為一摩攞羅,摩攞羅摩攞羅為一娑婆(上聲)羅,娑婆羅娑婆羅為一迷攞普,迷攞普迷攞普為一者么羅,者么羅者么羅為一馱么羅,馱么羅馱么羅為一缽攞么陀,缽攞么陀缽攞么陀為一毗迦摩,毗迦摩毗迦摩為一烏波跋多,烏波跋多烏波跋多為一演說,演說演說為一無盡,無盡無盡為一出生,出生出生為一無我,無我無我為一阿畔多,阿畔多阿畔多為一青蓮華,青蓮華青蓮華為一缽頭摩,缽頭摩缽頭摩為一僧祇,僧祇僧祇為一趣,趣趣為一至,至至為一阿僧祇,阿僧祇阿僧祇為一阿僧祇轉,阿僧祇轉阿僧祇轉為一無量,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無量轉無量轉為一無邊,無邊無邊為一無邊轉,無邊轉無邊轉為一無等,無等無等為一無等轉,無等轉無等轉為一不可數,不可數不可數為一不可數轉,不可數轉不可數轉為一不可稱,不可稱不可稱為一不可稱轉,不可稱轉不可稱轉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為一不可思轉,不可思轉不可思轉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為一不可量轉,不可量轉不可量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此又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
??? 爾時,世尊為心王菩薩而說頌曰:
“不可言說不可說,充滿一切不可說,不可言說諸劫中,說不可說不可盡。
不可言說諸佛剎,皆悉碎末為微塵,一塵中剎不可說,如一一切皆如是。
此不可說諸佛剎,一念碎塵不可說,念念所碎悉亦然,盡不可說劫恒爾。
此塵有剎不可說,此剎為塵說更難,以不可說算數法,不可說劫如是數。
以此諸塵數諸劫,一塵十萬不可說,爾劫稱贊一普賢,無能盡其功德量。
于一微細毛端處,有不可說諸普賢,一切毛端悉亦爾,如是乃至遍法界。
一毛端處所有剎,其數無量不可說,盡虛空量諸毛端,一一處剎悉如是。
彼毛端處諸國土,無量種類差別住,有不可說異類剎,有不可說同類剎。
不可言說毛端處,皆有凈剎不可說,種種莊嚴不可說,種種奇妙不可說。
于彼一一毛端處,演不可說諸佛名,一一名有諸如來,皆不可說不可說。
一一諸佛于身上,現不可說諸毛孔,于彼一一毛孔中,現眾色相不可說。
不可言說諸毛孔,咸放光明不可說,于彼一一光明中,悉現蓮華不可說。
于彼一一蓮華內,悉有眾葉不可說,不可說華眾葉中,各現色相不可說。
彼不可說諸色內,復現眾葉不可說,葉中光明不可說,光中色相不可說。
此不可說色相中,一一現光不可說,光中現月不可說,月復現月不可說。
于不可說諸月中,一一現光不可說,于彼一一光明內,復現于日不可說。
于不可說諸日中,一一現色不可說,于彼一一諸色內,又現光明不可說。
于彼一一光明內,現不可說師子座,一一嚴具不可說,一一光明不可說。
光中妙色不可說,色中凈光不可說,于彼一一凈光內,復現種種妙光明。
此光復現種種光,不可言說不可說,如是種種光明內,各現妙寶如須彌。
一一光中所現寶,不可言說不可說,彼如須彌一妙寶,現眾剎土不可說。
盡須彌寶無有余,示現剎土皆如是,以一剎土末為塵,一塵色相不可說。
眾剎為塵塵有相,不可言說不可說,如是種種諸塵相,皆出光明不可說。
光中現佛不可說,佛所說法不可說,法中妙偈不可說,聞偈得解不可說。
不可說解念念中,顯了真諦不可說,示現未來一切佛,常演說法無窮盡。
一一佛法不可說,種種清凈不可說,出妙音聲不可說,轉正***不可說。
于彼一一***中,演修多羅不可說;于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
于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于彼一一諸法中,調伏眾生不可說。
或復于一毛端處,不可說劫常安住,如一毛端余悉然,所住劫數皆如是。
其心無礙不可說,變化諸佛不可說,一一變化諸如來,復現于化不可說。
彼佛法身不可說,彼佛分身不可說,莊嚴無量不可說,往詣十方不可說,
周行國土不可說,觀察眾生不可說,清凈眾生不可說,調伏眾生不可說。
彼諸莊嚴不可說,彼諸神力不可說,彼諸自在不可說,彼諸神變不可說。
所有神通不可說,所有境界不可說,所有加持不可說,所住世間不可說。
清凈實相不可說,說修多羅不可說,于彼一一修多羅,演說法門不可說;
于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于彼一一諸法中,所有決定不可說;
于彼一一決定中,調伏眾生不可說。
不可言說同類法,不可言說同類心,不可言說異類法,不可言說異類心,
不可言說異類根,不可言說異類語,念念于諸所行處,調伏眾生不可說。
所有神變不可說,所有示現不可說,于中時劫不可說,于中差別不可說,
菩薩悉能分別說,諸明算者莫能辨。
一毛端處大小剎,雜染清凈粗細剎,如是一切不可說,一一明了可分別。
以一國土碎為塵,其塵無量不可說,如是塵數無邊剎,俱來共集一毛端。
此諸國土不可說,共集毛端無迫隘,不使毛端有增大,而彼國土俱來集。
于中所有諸國土,形相如本無雜亂,如一國土不亂余,一切國土皆如是。
虛空境界無邊際,悉布毛端使充滿,如是毛端諸國土,菩薩一念皆能說。
于一微細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遍毛孔。
入時劫數不可說,受時劫數不可說,于此行列安住時,一切諸劫無能說。
如是攝受安住已,所有境界不可說,入時方便不可說,入已所作不可說,
意根明了不可說,游歷諸方不可說,勇猛精進不可說,自在神變不可說,
所有思惟不可說,所有大愿不可說,所有境界不可說,一切通達不可說,
身業清凈不可說,語業清凈不可說,意業清凈不可說,信解清凈不可說,
妙智清凈不可說,妙慧清凈不可說,了諸實相不可說,斷諸疑惑不可說,
出離生死不可說,超升正位不可說,甚深三昧不可說,了達一切不可說,
一切眾生不可說,一切佛剎不可說,知眾生身不可說,知其心樂不可說,
知其業果不可說,知其意解不可說,知其品類不可說,知其種性不可說,
知其受身不可說,知其生處不可說,知其正生不可說,知其生已不可說,
知其解了不可說,知其趣向不可說,知其言語不可說,知其作業不可說。
菩薩如是大慈悲,利益一切諸世間,普現其身不可說,入諸佛剎不可說,
見諸菩薩不可說,發生智慧不可說,請問正法不可說,敷揚佛教不可說,
現種種身不可說,詣諸國土不可說,示現神通不可說,普遍十方不可說,
處處分身不可說,親近諸佛不可說,作諸供具不可說,種種無量不可說,
清凈眾寶不可說,上妙蓮華不可說,最勝香鬘不可說,供養如來不可說,
清凈信心不可說,最勝悟解不可說,增上志樂不可說,恭敬諸佛不可說,
修行于施不可說,其心過去不可說,有求皆施不可說,一切悉施不可說,
持戒清凈不可說,心意清凈不可說,贊嘆諸佛不可說,愛樂正法不可說,
成就諸忍不可說,無生法忍不可說,具足寂靜不可說,住寂靜地不可說,
起大精進不可說,其心過去不可說,不退轉心不可說,不傾動心不可說,
一切定藏不可說,觀察諸法不可說,寂然在定不可說,了達諸禪不可說,
智慧通達不可說,三昧自在不可說,了達諸法不可說,明見諸佛不可說,
修無量行不可說,發廣大愿不可說,甚深境界不可說,清凈法門不可說,
菩薩法力不可說,菩薩法住不可說,彼諸正念不可說,彼諸法界不可說,
修方便智不可說,學甚深智不可說,無量智慧不可說,究竟智慧不可說,
彼諸法智不可說,彼凈***不可說,彼大法云不可說,彼大法雨不可說,
彼諸神力不可說,彼諸方便不可說,入空寂智不可說,念念相續不可說,
無量行門不可說,念念恒住不可說,諸佛剎海不可說,悉能往詣不可說,
諸剎差別不可說,種種清凈不可說,差別莊嚴不可說,無邊色相不可說,
種種間錯不可說,種種妙好不可說,清凈佛土不可說,雜染世界不可說,
了知眾生不可說,知其種性不可說,知其業報不可說,知其心行不可說,
知其根性不可說,知其解欲不可說,雜染清凈不可說,觀察調伏不可說,
變化自在不可說,現種種身不可說,修行精進不可說,度脫眾生不可說,
示現神變不可說,放大光明不可說,種種色相不可說,令眾生凈不可說,
一一毛孔不可說,放光明網不可說,光網現色不可說,普照佛剎不可說,
勇猛無畏不可說,方便善巧不可說,調伏眾生不可說,令出生死不可說,
清凈身業不可說,清凈語業不可說,無邊意業不可說,殊勝妙行不可說,
成就智寶不可說,深入法界不可說,菩薩總持不可說,善能修學不可說,
智者音聲不可說,音聲清凈不可說,正念真實不可說,開悟眾生不可說,
具足威儀不可說,清凈修行不可說,成就無畏不可說,調伏世間不可說,
諸佛子眾不可說,清凈勝行不可說,稱嘆諸佛不可說,贊揚無盡不可說,
世間導師不可說,演說贊嘆不可說,彼諸菩薩不可說,清凈功德不可說,
彼諸邊際不可說,能住其中不可說,住中智慧不可說,盡諸劫住無能說,
欣樂諸佛不可說,智慧平等不可說,善入諸法不可說,于法無礙不可說,
三世如空不可說,三世智慧不可說,了達三世不可說,住于智慧不可說,
殊勝妙行不可說,無量大愿不可說,清凈大愿不可說,成就菩提不可說,
諸佛菩提不可說,發生智慧不可說,分別義理不可說,知一切法不可說,
嚴凈佛剎不可說,修行諸力不可說,長時修習不可說,一念悟解不可說,
諸佛自在不可說,廣演正法不可說,種種神力不可說,示現世間不可說,
清凈***不可說,勇猛能轉不可說,種種開演不可說,哀愍世間不可說。
不可言說一切劫,贊不可說諸功德,不可說劫猶可盡,不可說德不可盡。
不可言說諸如來,不可言說諸舌根,嘆佛不可言說德,不可說劫無能盡。
十方所有諸眾生,一切同時成正覺,于中一佛普能現,不可言說一切身。
此不可說中一身,示現于頭不可說;此不可說中一頭,示現于舌不可說;
此不可說中一舌,示現于聲不可說;此不可說中一聲,經于劫住不可說。
如一如是一切佛,如一如是一切身,如一如是一切頭,如一如是一切舌,
如一如是一切聲,不可說劫恒贊佛,不可說劫猶可盡,嘆佛功德無能盡。
一微塵中能悉有,不可言說蓮華界,一一蓮華世界中,賢首如來不可說。
乃至法界悉周遍,其中所有諸微塵,世界若成若住壞,其數無量不可說。
一微塵處無邊際,無量諸剎普來入,十方差別不可說,剎海分布不可說。
一一剎中有如來,壽命劫數不可說,諸佛所行不可說,甚深妙法不可說,
神通大力不可說,無障礙智不可說,入于毛孔不可說,毛孔因緣不可說,
成就十力不可說,覺悟菩提不可說,入凈法界不可說,獲深智藏不可說。
種種數量不可說,如其一切悉了知;種種形量不可說,于此靡不皆通達。
種種三昧不可說,悉能經劫于中住,于不可說諸佛所,所行清凈不可說。
得不可說無礙心,往詣十方不可說,神力示現不可說,所行無際不可說,
往詣眾剎不可說,了達諸佛不可說,精進勇猛不可說,智慧通達不可說。
于法非行非不行,入諸境界不可說,不可稱說諸大劫,恒游十方不可說。
方便智慧不可說,真實智慧不可說,神通智慧不可說,念念示現不可說。
于不可說諸佛法,一一了知不可說,能于一時證菩提,或種種時而證入。
毛端佛剎不可說,塵中佛剎不可說,如是佛剎皆往詣,見諸如來不可說。
通達一實不可說,善入佛種不可說,諸佛國土不可說,悉能往詣成菩提。
國土眾生及諸佛,體性差別不可說,如是三世無有邊,菩薩一切皆明見。”
《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載:眾藝童子唱誦《華嚴字母》時,以“四十二般若波羅蜜門”為首,一切章句都“隨轉無礙”,于是又能深入無量無數的“般若波羅蜜門”。“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以音聲而作佛事,也是方便善巧的一種法門。唱誦《華嚴字母》是學菩薩行、修菩薩道的一種殊勝法門,又是深入“般若波羅蜜門”,生出各種不可思議的“字智法門”。
《華嚴字母》的唱誦詞由四十二個字母組成,據傳是由善財童子(梵文Sudhana)向眾藝童子(梵文Silpabhina)參學時請教得來的。在讀誦《大方廣佛華嚴經》時,每卷尾所唱誦的就是其中的三個字母。從第一卷到第十四卷,每卷依次取三個字母,才將四十二個字母全部唱畢。再從第十五卷開始,重頭依次排列,即四十二個字母。每經過十四卷重復唱誦一遍。
因為這四十二個字母出于《華嚴經》,所以稱它為“華嚴字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华严数字体系--说说不可说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承载着所有人的梦想
- 下一篇: 计算机为什么有网络凭证,Win10访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