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常见面试题目总结,含答案
0. 寫在前面
總導航在此
這些問題是我備考計算機網絡過程中,詳細總結的常見面試問題和答案。逐個搜索并記錄下來,花了很大的精力!
目錄
- 0. 寫在前面
- 1. TCP和UDP的區別
- 2. OSI七層模型
- 3. IPV4和IPV6的區別
- 4. HTTP get和post的區別
- 5. HTTP和HTTPS的區別
- 6. 為什么TCP三次握手,不是兩次
- 7. 為什么TCP四次揮手,不是三次
- 8. 距離矢量和鏈路狀態的區別
- 9. 什么時候用到了分組/組裝技術?
 
 
1. TCP和UDP的區別
1、udp是無連接的,tcp是面向連接的
 2、udp是不可靠傳輸,tcp是可靠傳輸
 3、udp是面向報文傳輸,tcp是面向字節流傳輸
2. OSI七層模型
應用層
各種應用程序和網絡之間的接口,例如谷歌,火狐。這些應用不駐留于應用層,但是它們使用應用層的各種網絡協議
表示層
表示層從應用層接收數據。這些數據是以字符和數字的形式出現的,表示層將這些數據轉換成為機器可以理解的二進制格式,功能有翻譯、壓縮、加密解密
會話層
向兩個實體的表示層提供建立和使用連接的方法。將不同實體之間的表示層的連接稱為會話。因此會話層的任務就是組織和協調兩個會話進程之間的通信,并對數據交換進行管理
運輸層
完成端口到端口之間的通信,傳輸層涉及到分段、流量控制、差錯控制、面向連接和無連接傳輸(TCP和UDP)
網絡層
完成主機到主機之間的通信,分為數據平面和控制平面,完成轉發和路由的功能
鏈路層
完成相鄰節點之間的通信,將網絡層傳來的IP數據報組裝成幀,為網絡層提供服務
物理層
在媒體上傳輸比特
3. IPV4和IPV6的區別
IPv6將地址從32位(4B)擴大到128位(16B),更大的地址空間。
IPv6將IPv4的效驗和字段徹底刪除,以減小每跳的處理時間。
IPv6支持即插即用(即自動配置),不需要DHCP協議。
IPv6首部長度必須是8B的整數倍,IPv4首部是4B的整數倍。
IPv6將IPv4的可選字段移出首部,變成了擴展首部,成為靈活的首部格式,路由器通常不對擴展首部進行檢查,大大提高了路由器的處理效率。
IPv6取消了總長度字段,改用有效載荷長度字段。
IPv6只能在主機處分片,IPv4可以在路由器和主機處分片。
IPv6取消了協議字段,改成下一個首部字段。
4. HTTP get和post的區別
| 參數放置位置 | url里面 | 請求頭里面 | 
| 安全性 | 差 | 好 | 
| 長度限制 | 2048字符 | 無限制 | 
| 被瀏覽器緩存 | 有緩存 | 無緩沖 | 
| 瀏覽器訪問 | 可以,支持刷新和回退 | 不可以 | 
5. HTTP和HTTPS的區別
由來:https解決了http的傳輸的安全問題,因為http傳輸的是明文,簡單來說https=http+ssl進行加密傳輸,https是身份認證的網絡協議
https兩個作用:1.建立信息安全通道 2.網站的真實性
| 證書 | 不需要 | 需要ca證書,需要費用 | 
| 信息傳輸方式 | 明文 | 密文 | 
| 連接方式 | 80端口 | 443端口 | 
6. 為什么TCP三次握手,不是兩次
其實這是由TCP的自身特點可靠傳輸決定的。客戶端和服務端要進行可靠傳輸,那么就需要確認雙方的接收和發送能力,不然容易出現丟包的現象
- 第一次握手: 可以確認客服端的發送能力
- 第二次握手: 可以確認服務端的接收能力 和 發送能力
- 第三次握手: 可以確認客戶端的接收能力。
如客戶端發出連接請求,但因連接請求報文丟失而未收到確認,于是客戶端再重傳一次連接請求。后來收到了確認,建立了連接。數據傳輸完畢后,就釋放了連接,客戶端共發出了兩個連接請求報文段,其中第一個丟失,第二個到達了服務端,但是第一個丟失的報文段只是在某些網絡結點長時間滯留了,延誤到連接釋放以后的某個時間才到達服務端,此時服務端誤認為客戶端又發出一次新的連接請求,于是就向客戶端發出確認報文段,同意建立連接,不采用三次握手,只要服務端發出確認,就建立新的連接了,此時客戶端忽略服務端發來的確認,也不發送數據,則服務端一致等待客戶端發送數據,浪費資源。
7. 為什么TCP四次揮手,不是三次
這個因為第一次揮手表示客戶端發送了一個fin的包,表示客戶端已發送數據完畢,但是服務端這個時候可能還有數據沒有發送完成,先發送給客戶端一個ask的包,等待自己的數據發送完成才能向客戶端發送一個 fin的包,表示自己的數據也已發送完成。這樣中間就必須為兩次來發送ask和fin。
8. 距離矢量和鏈路狀態的區別
距離矢量算法就是通過自己到相鄰節點之間的信息來計算出自己到目的地址的最佳出境線路是哪一條,進而進行轉發的一類算法
距離矢量算法的特點是:
鏈路狀態算法中,每個節點都有完整地網絡拓撲圖,也就是完整的鏈路信息(距離矢量法只知道和相鄰路由的),節點向相鄰網絡廣播自己和鄰居的信息,每當自己也收到這個信息,就用dijkstra算法來重新計算路由表
擴展:
內部網關協議:
? rip是由距離矢量實現,最多15跳。iBGP是增強的距離矢量,OSPF運行在AS內部的各個區域里面是是鏈路狀態算法,IS-IS和OSPF類似,也是鏈路狀態算法,可以運行在網絡之間
外部網關協議:
? eBGP算法是距離矢量算法
9. 什么時候用到了分組/組裝技術?
數據報從一個主機傳輸到另一個主機,報文字節太長,超過了MTU,就要進行分組,再在目的主機組裝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常见面试题目总结,含答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音视频学习之时间戳相关整理(时间基tbr
- 下一篇: 批处理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