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中的品类和属性设计(非原创)
一、品類/類目設計
商品作為整個電商平臺中的核心,系統中所有的業務都需要根據它來展開,所以設計一套易用、可擴展的商品模塊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從品類管理的基本業務出發,對具體的功能模塊展開了梳理說明,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加深你對電商后臺設計的認識。
商品管理中包含品類管理、品牌管理、屬性管理、商品維護四個功能點,通過這四個功能數據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整對商品數據的維護
01 品類/類目管理
電商平臺商品繁多,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數據歸類,無論對于后端維護人員還是前端用戶的查找體驗可以說是災難性的,所以在商品維護模塊中品類管理算是最基礎的功能了。
電商平臺中品類管理通常分兩種:前端品類管理和后端品類管理,為什么會有兩套品類管理呢?
當平臺發展壯大的時候,平臺上的商品非常的多,后端系統需要創建比較細致的品類對商品歸類以方便精細化管理和數據統計。
前端為了活動促銷,運營人員會根據當前熱度或根據用戶喜好不斷的對品類做個性化調整,以滿足推廣活動,如果直接修改后臺的品類,勢必導致后端品類混亂,維護人員(通常由采購部的人來維護)無法識別商品品類。
基于上面兩點,通常就會開發兩套品類分別由運營人員和采購人員各自進行維護,即不會相互影響,又實現了各自的業務功能。
02 前端品類/類目管理
要了解前端品類的功能,JD、TM肯定是我們必然要參考的對象,所以我們還是先看看他們的品類都有哪些功能,下圖是JD官網首頁的分類展示,我接下來分析一下功能:
2.1 層級結構
電商品類大大小小幾百種,一個好的組織方式無疑能夠讓用戶更快速、更直觀的了解網站的業務內容,最常規的方式就是層級分明的樹形結構。綜合考慮到商品的細分程度和用戶的體驗效果,前端展示的品類一般都是三級結構。
2.2 命名規則
由于頁面高度限制和用戶視覺效果影響,網站首頁默認只顯示一級品類,二、三級品類通常被隱藏,需要通過用戶移動鼠標來進行觸發顯示。
由于默認只顯示一級品類,但是又需要讓用戶對網站業務能有一個直觀的了解,所以一級品類通常都是根據相似功能聚合多個品類一同進行展示,到二三級則為具體類目信息。
當然不同企業有不同的戰略考慮,還是需要根據實際業務考慮,合理組織商品類目信息。
2.3 個性化跳轉
活動運營是電商平臺的核心業務,而品類作為電商的一個重要搜索入口,前端品類會加入個性化的鏈接跳轉,通過點擊品類跳轉到指定的專題頁或活動頁,以增加活動流量。
大家可以在JD官網上試試,將鼠標放在品類上,屏幕左下方會出現跳轉鏈接地址,大體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跳轉到相應的專題頁中;另一種是跳轉到搜索頁中。
2.4 關聯后端品類/類目
上面我們講了系統需要設計兩套品類管理,它們又是如何關聯在一起的呢?這個問題其實也比較簡單,在創建前端品類的時候,會有一個關聯設置功能,運營人員可以個性化設置關聯多個后臺品類。如:辦公 -> 筆、本子、冊子
2.5 其它功能
ICON:為了美化品類的展示樣式,前端UI通常會設計一些ICON圖標進行優化,該功能手機端使用的比較多
排序功能:運營會根據活動熱度動態來調整個別品類顯示的順序,通過后臺排序數字可以自由進行維護
狀態:控制品類是否展示在前端
2.6 原型圖設計
功能整理:
列表頁原型圖:
列表頁上的刪除功能需要注意,當品類包含子品類時,父級品類不能被刪除,必須要先刪除完所有的子品類,以防止造成系統內部臟數據。
表單頁原型圖:
關聯品類頁原型圖:
前端品類關聯后端品類時,可以關聯到任意一級,無須精確到最后一級。
03 后端品類/類目管理
對于后來系統來說,主要用于數據分類,功能相對較少一些,對于頁面優化并沒有那么高要求,所以跳轉路徑、ICON設置就不需要進行維護。
但是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聯屬性功能,用于維護商品展示屬性的基礎設置,由于涉及內容比較多,我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紹。
功能整理圖:
列表頁原型圖:
表單頁原型圖:
小提示:在展示樹形結構數據時,當數據量比較少的時候(如系統菜單列表)通常會采用帶有上下級折疊功能的樣式進行展示,但是數據量比較大的時候,通常采用分頁展示,不然單頁面數據太大,經常出現卡頓現象。
二、屬性設計
電商平臺上出售著各種各樣的商品,買家通過讀取這些商品的屬性介紹才能了解它的信息,確定自己需不需要、適不適合。電商平臺中商品數量龐大,各商品的屬性又千差萬別,所以設計一套可復用的屬性管理功能就很重要。本文作者以此為出發點,為我們詳細的概述了電商后臺設計的屬性管理
在介紹具體功前我們先來理解一下什么是屬性,什么是屬性值?
屬性是對事物特性的一種描述,屬性值則是具體的描述詞。
比如:我們寫簡歷時,都要填寫以下幾項內容:姓名張三、性別男、年齡20歲、身高170cm等;再比如售貨員為顧客推薦衣服時會介紹:這件衣服是羊絨材質、售價2000元等等。
這里面的性別、年齡、身高、材質、售價就是屬性,而男、20歲、170cm、羊絨、2000元則是對應的屬性值。
通過這些屬性和屬性值的描述我們就能了解到這個人和這件衣服的具體信息,當描述的屬性和屬性值越多時,這個事物展現在我們大腦中的形象就越清晰。
同理,電商平臺上出售的是各種各樣的商品,通過讀取商品的屬性介紹才能了解它的信息。電商平臺中商品數量龐大,各商品的屬性又千差萬別,所以就需要設計一套可復用的屬性管理功能就很重要。
首先,我們先找幾款商品,看看它們的屬性之間都有什么特點和關聯。
下面是幾款不同類型商品的對比:
一、數據分析
通過對上述三款產品的屬性對比,我們可以得到幾個結果:
不同的商品有部分相同屬性,如標題、品牌、品類
不同的商品它們各自獨有的屬性,如手機有內存、鞋子有尺碼、手表有機芯
不同商品的相同屬性,其中的屬性值可能相同,如在顏色屬性中手機和手表都有黑色
有部分屬性參與了商品的銷售價格,如手機的內存,不同大小的內存價格是不一樣的。
對于屬性值,部分沒有規律,可以隨意填寫,如標題、產品簡介;部分是規律的,它們的值通常是有限的,我們可以一一整理出來,如使用人群(女士、男士、全部)、內存大小(8G、16G、32G、64G、128G、256G)
有些商品的屬性可以很多,有些則很少。如電子產品、汽車等,它們的參數通常都有幾十項,而文具用品它們就很少。
二、數據分類
通過上面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商品的屬性差異化還是很大,系統設計時為了方便管理,根據用途我們將它們分成四類:
基礎屬性:所有的商品都有的通用屬性,如標題、品牌、品類等
銷售屬性:影響商品銷售價格的屬性,不同類型的的商品銷售各不相同,如手機的顏色、內存等
搜索屬性:參與到商品搜索中的屬性,如標題、品牌、品類等
特有屬性:不同商品各自所獨有的屬性,如鞋子的使用人群、鞋面材質,手表的機芯等
在上面的分類中,可以發現有些屬性用途并非單一的,如品牌、品類除了基礎信息的展示外,還可以參與搜索。
在功能設計時,基礎屬性、銷售屬性都有明確的、可列舉出來屬性,所以各自有對應的功能對數據進行單獨的維護。
而搜索屬性屬于對數據的應用,所以它的部分功能寫在代碼邏輯里,另一部分則在特有屬性中設置。
對于特有屬性,它的屬性主要和商品相關,所以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商品單獨設計,下面我們就特有屬性做功能分析。
三、功能分析
1. 屬性關聯品類
特有屬性雖然和商品有關,但是有一個共同特性,相同品類的商品它們所有擁有的特殊屬性基本相同,針對于這個特性,我們通常將產品的特殊屬性和品類綁定在一起。
當商品在基礎屬性中設置對應的品類后,就可以關聯獲得已綁定的所有特殊屬性配置。
2. 屬性繼承
在上一篇文章品類管理中,我們知道了品類通常是以樹形結構來維護的,上面我們又分析了屬性和品類是綁定在一起的,為了避免重復添加屬性,就會設計一個繼承功能,子集品類屬性會默認繼承所有父級品類已綁定的屬性。
在這里說了題外話,就是這個繼承功能本身是好的,但是由于內部的邏輯比較復雜(涉及到了數據遞歸、去重等),開發成本和后期的維護成本都比較大。
所以我通常采用一種折中的方案,當添加子集品類時,將父級品類已綁定的屬性給子集品類復制一份,這樣子集品類也能單獨維護自己的屬性,之后只需要做較少的調整就能達到和繼承同樣的效果,而開發和維護比繼承方式簡單很多。
3. 屬性組
由于部分商品的屬性繁多,如電子產品、汽車等,為了方便用戶瀏覽對比數據,通常會對屬性進行分組管理。
4. 是否參與搜索
為了能更精準的搜索到用戶的商品,除了基礎屬性(如標題、品牌、品類)參與搜索外,部分特有屬性也會參與到搜索中,如手機的分辨率、攝像頭數量、服裝的材質、圖案等。
5. 表單維護方式
對于不同的屬性,所對應的屬性值添加方式各不一樣,為了能夠盡可能的保持數據的規整,會根據使用場景采用不同的維護方式,常見的維護方式如下:
文本框:維護文字性的描述,并且沒有明顯規律的內容,如:使用場景、工藝描述等
單選框:維護屬性值可以被窮舉的屬性,如性別:男、女;季節:春、夏、秋、冬等
復選框:維護屬性值可以同時被多選的屬性,如愛好、標簽等
下拉框:維護需要單選或多選但是屬性值又比較多的屬性,如顏色、材質等
時間日期: 維護需要精確時間的屬性,如上市日期等
自定義組件:除了上述常見的表單組件,還可以自行根據需要開發相應的組件
6. 個性化管理
對于平臺性質的電商系統,由于參與的商戶較多,不同商戶為了凸顯各自的產品特性,通常會加入自家定義的屬性,所以在設計功能時需要為個性化設置留有擴展。
7. 功能排序
不同的商品對于屬性展示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需要通過排序功能對屬性組和屬性做位置調整。
四、設計方案
根據上面整理的功能要點,我們知道了屬性功能需要處理哪些問題,接下來我們看看幾種功能設計方案:
1. 鍵值對
鍵值對是最簡的維護方式,它的屬性維護功能直接和商品綁定在一起,需要維護屬性信息,直接通過添加或刪除操作就行了。
這種開發方式一般適用于商品數量比較少,對屬性搜索要求不是很高的系統。
2. 屬性池
為了能夠保持數據規整并最大限度的重復利用數據,后臺系統會將所有商品涉及到的屬性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屬性池,然后統一進行管理。
具體操作如下:
先維護好所有商品所涉及的屬性以及對應的屬性值
在品類管理中綁定當前品類所擁有的屬性以及屬性值,并設置好表單維護方式、是否搜索、是否為必填項等
添加商品時,先為商品選定品類,再根據品類調出已設置好的屬性,并根據設置項目展示出維護方式
維護人員選擇或填寫屬性值內容
通過這種方式構建的屬性功能,商品擁有哪些屬性只需要在開始創建品類時配置一次,后期的維護人員只需要專心維護產品屬性值,維護成本將會降低很多。
這種方式也有很大的弊端:當平臺上的商品品類過多時,屬性池中的屬性和屬性值將會非常多,在給品類綁定屬性時就很難查找;再一個對于平臺的個性化展示并不友好,同一款商品信息,不同商戶想體現的重點不同,那么屬性的展示順序就不一樣;還有如手機的顏色,同一款紅色,可能有的叫玫瑰紅、有的叫炫彩紅等等。
屬性池這種設計方案一般用在品類比較集中的自營電商中,如服飾商城、家具商城等等。
3. 屬性模板
對于大平臺來說,商品信息既要按照平臺要求來維護,同時也需要為個性化設置留有操作空間,通常采用構建模板的方式來完成。
具體操作如下:
平臺會在后端品類上先創建一套基礎屬性模板,模板中規定了當前品類的所有的屬性,同時設置好的各種操作功能,如屬性組、屬性名、是否必填、是否參與搜索、維護方式、可選屬性值等
當商戶在維護商品時,根據需要先對基礎品類模板做出部分調整,如對屬性組和屬性進行位置調整、刪除部分非必填的屬性、添加個性化屬性等,之后保存成個性化模板
商戶維護商品時,先設置商品對應品類,通過品類ID獲取新模板的屬性配置,之后再進行數據維護。
通過屬性模板的調整可以讓商戶有更簡潔的操作,以及最大限度發揮個性空間。
但也是有缺點的,在后端維護品類屬性時,不同的品類中經常會出現相同的屬性,如手機和電腦兩個品類,都會有電池信息(充電器、無線充電、電池是否可拆裝),那么就需要在每個品類下都要手動添加電池信息,雖然名稱相同但是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假如在前端搜索’無線充電’,有可能不能準確匹配其中部分商品。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其它功能的幫助,具體方法我在之后的搜索篇中講解。
上面講了三種設計方案,各有優缺點,大家根據自己的使用場景合理的進行選擇,最后給出屬性模板的關鍵原型設計。
5. 設計原型
品類屬性設置:
屬性表單原型:
摘抄自:
http://www.woshipm.com/pd/4071073.html
http://www.woshipm.com/pd/4073148.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电商中的品类和属性设计(非原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Query对象与DOM对象的区别与转换
- 下一篇: (十二)洞悉linux下的Netfi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