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者示警:气候危机纪元已至!持续高温的“幕后推手”是谁?
近期,高溫熱浪話題引發關注,“40℃進不了全國高溫排行榜”更是沖上熱搜。40℃這個原本讓許多地區“高不可攀”的數字,在持續的高溫天氣過程中多次出現。不少網友說:“我們正在見證歷史。”
此前,中央氣象臺已連續24天發布高溫預警。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告訴記者,這標志著自6月以來便持續影響我國南方多地的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走到了迄今為止的最強階段。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說,7月下旬以來,我國高溫日數多、覆蓋范圍廣、多地最高氣溫破歷史極值,40℃以上高溫熱浪天氣在多地頻現,多個省份高溫日數和最高氣溫均突破歷史紀錄。
高溫紅色預警仍將持續。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10天,江淮、江漢、江南、四川盆地等地仍將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累計高溫日數可達7-10天。
持續高溫天氣不利于南方農作物、經濟林果等生長發育,一些地區已出現氣象干旱狀態。根據分析,后期秋季長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仍比較大,尤其是中下游地區有可能會出現夏秋連旱。
高溫持續近兩個月,為何中央氣象臺直到8月12日才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對此,陳濤表示,紅色預警的啟動有科學標準和嚴格的業務規范。
“高溫紅色預警的啟動標準是,過去48小時4個及以上省份部分地區連續出現最高氣溫達40℃及以上天氣,且預計上述地區未來仍將持續。”陳濤說。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類似今年的高溫酷暑,在以后的夏季,出現的頻率可能會更多。”陳麗娟說,“今年高溫出現的時間偏早,預計結束的時間也偏晚,這種‘開始早、結束晚’的特征,以后也會越來越明顯。”
陳濤提醒,在城市中,用電需求激增是持續高溫所引發的最顯著的影響之一。高溫下空調等電器使用頻率大幅提高,對能源保供影響較大,相關部門應根據氣溫預報做好應急預案,保障電力供應。
對于公眾而言,他建議,高溫天氣期間要盡量減少長時間戶外活動,及時補充水分,避免熱射病及其他高溫易誘發的潛在疾病影響。
這些災害的背后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全球溫度正在持續加速升高。對每一個普通人來說,氣候變化不再是遙遠和無關的事情。我們這一代人正在并且將要經歷更多氣候危機。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气象学者示警:气候危机纪元已至!持续高温的“幕后推手”是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S展示预览PDF。
- 下一篇: 2019大疆PC软件开发笔试——开关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