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冷要来了 未来我国众多城市不开空调室温26℃:你憧憬吗?
連日來,我國多地遭遇40℃以上的高溫,重慶、四川、浙江、江蘇等地連發高溫紅色預警。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7月上旬,全國平均高溫日數5.3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綜合強度為1961年以來第6強。
從今年起,濟南CBD片區開始集中供冷模式試運行,已經覆蓋該片區商場、寫字樓等約21萬平方米范圍,其采用了國內最大規模的冷暖同供網,冬天供暖夏季供冷——同一套管網系統,無疑可以節省重復建設成本和空間資源。
“制冷”與“制熱”模式的切換是如何實現的?其實,管網中的媒介始終是水,供冷還是供熱取決于水溫的高低。
冬季集中供暖時,熱源采用章丘電廠余熱,通過43.8公里的長輸管網將熱水輸送到CBD片區,再通過熱力交換站,將熱水送到每一位用戶的末端系統,例如暖氣片、地暖等。
此外,集中供冷也可以手動調節溫度。據了解,濟南CBD片區用戶末端散冷設施均采用風機盤管形式,該種設備自帶溫度控制面板,用戶可以根據需求自主調節室內溫度。
這種商業集聚區使用集中供冷相比自己建設空調設備,不但減少了機房占地、冷卻塔屋面占地,且減少了建筑用于空調制冷的電增容費,而且無空調外掛機影響建筑美觀。
同圓設計集團總工程師李剛曾表示,在商業集聚區,可以利用不同功能商業樓宇用能需求高峰時間不同的特點,配合冰蓄冷和水蓄冷系統的設計,充分利用峰谷電差價蓄冷調峰,既降低了系統運行費用,又實現了電網的削峰填谷。
在集中供冷領域,中國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當前,我國城市居民夏季制冷主要采用分體式電空調,該制冷方式從發電、輸電,到空調室內外氣體的熱量傳遞,都在不斷加劇“熱島效應”。
此外,空調制冷還存在能耗高、滴水擾民、室外機影響建筑物美觀等問題,空調中制冷劑氟立昂的使用,也受到環保專家的普遍質疑。因此,對于生態環境而言,空調并不是那么“友好”。
重慶億眾數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小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談道,南方其實早就有不少集中供冷項目,為何缺乏宣傳?因為嚴格來說沒有一個真正掙錢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集中供冷要来了 未来我国众多城市不开空调室温26℃:你憧憬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2018年兴业银行信用卡排行榜 这张卡人
- 下一篇: 成立20多年 曾经国内电商第一站易趣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