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自研M2:芯片成本降下来了
在6月份蘋果舉辦的WWDC2022上,蘋果推出了包括iOS16在內的多個系統更新,并且還向外界隆重宣布了旗下新一代自研AppleSilicon——M2芯片以及搭載M2芯片的相關MacBookAir、MacBookPro13等產品。
而在近期,搭載蘋果新一代AppleSilicon——M2芯片的MacBookAir開售。從AppleSilicon——M2芯片出發,我們能了解到什么?新一代AppleSilicon——M2芯片有何意義?本期文章,讓我們一起展開聊聊。
蘋果在WWDC2022上對于M2的介紹提到,蘋果最新的M2芯片是采用了新一代的5nm工藝,而從蘋果芯片的代工廠——臺積電方面的產品技術路線上,大致可以推斷為是臺積電的增強版5nm工藝(N5P)。
而根據臺積電方面的介紹,相同功率下,N5P工藝相比較于N5工藝會有7%的性能提升以及15%的能耗比提升。
而從蘋果在WWDC2022上公布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相比較于蘋果此前推出的M1芯片,M2芯片在整體的封裝上就相比較于M1大出不少,面積大了一整圈。
蘋果官方表示,M2芯片內部共計集成200億只晶體管,相比M1芯片增加25%(M1芯片晶體管為160億只)。
蘋果官方表示,M2芯片開啟了M系列芯片的第二代,提升了M1芯片的卓越功能,M2芯片和其他以功耗來提升性能的產品不同,M2芯片是進一步優化了能耗比的產品。
在核心性能方面,根據WWDC披露的信息,M2芯片相比較于M1芯片有著最高18%CPU和35%GPU提升。這一提升根據現階段的信息顯示,主要是源于這幾方面。
首先是核心方面,蘋果全新的M2芯片其CPU核心大致是由A15芯片的性能核心Avalanche和能效核心Blizzard進行改進而來的,并且進行了的一定的提頻處理。
在GPU方面,M2芯片也是有所升級,其采用了新一代的內核結構,在最高的GPU核心數量方面有所提升,最高為10核。
在SoC中,非常影響性能發揮的內存、緩存等因素也被蘋果在M2芯片上進行了升級。
M2芯片針對于內存的支持升級到了LPDDR56400,將統一內存提升到了最高24GB的支持,并且將帶寬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
由原先M1芯片的68GB/s帶寬提升到了100GB/s,提升近50%。而在緩存方面,M2芯片的性能核心其L2緩存也提升到了16MB,升級也是較為明顯。
總體來看,M2相比較于M1的升級,大致是像A14向A15的升級,通過一定的工藝優化+核心小改+內存、緩存提升來拉升整體性能表現。
但是這一套提升沒有非常巨大,M2芯片的整體性能被蘋果精確的控制在了M1之上,M1Pro之下,并不會威脅到現有產品的地位,屬于極為精確的卡位。
從WWDC2022上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到,首批搭載M2芯片進行推出的擁有兩款產品,分別是MacBookAir和MacBookPro13。其中的MacBookAir進行了全新的設計,各方面都是更為輕薄,但是價格卻有所上升。
以蘋果旗下芯片產品的定位來說,M2芯片的定位尚未強于M1 Pro芯片,更別說是定位更加高端的M1Max芯片或者說M1Ultra芯片。對于蘋果而言,全新升級的M2芯片在定位上就是承襲于M1芯片的升級迭代產品。
從M2芯片的定位進行出發,這就是蘋果旗下M系列芯片的基礎更新,位列也是在M2系列芯片上最為基礎的版本,和主打入門級定位的全新MacBookAir結合并無不妥。
并且提升入門級產品的市場售價,拉升M2系列產品的整體定價,并且為M1/M2產品的價格定位進行了切入,進一步增加產品定位選擇,提升利潤。
在2020年蘋果推出M1芯片時,蘋果表示將會在兩年的時間內完成旗下產品Mac系列產品遷移。
包括推出Rosetta2等轉譯套件來讓用戶可在Arm芯片的Mac產品上兼容為X86芯片Mac產品所編寫的應用。并且也在引領開發者向其自有芯片遷移,提升產品可用性。
因此,除了對于市場方面能產生有利影響外,蘋果第二代M系列芯片的推出。更是顯示著自身旗下PC產品的轉型,從依賴于英特爾提供的核心,到被自身完全掌握的AppleSilicon。
蘋果順利完成了兩年之約,對旗下產品的過渡已經完成。蘋果再一次向市場以及開發者證明了其強大的號召力,以及對于整個生態的掌握能力。
隨著M2芯片的推出,蘋果目前已經順利完成了其過渡計劃,正在向著自身的優勢進行發力,首先在軟硬件方面,蘋果通過自有的系統和硬件更進一步進行了深入捆綁,并且構筑起了更為強大的優勢,在多種設備的統一性更進一步。
蘋果旗下的M系列芯片和系列芯片均采用了Arm架構,因此對于蘋果來說,自A系列芯片所進行的設計可以進一步利用到M系列芯片上,減少開發成本,共享研發進度。
并且在后續的生產上,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制造單量,對代工廠進行施壓,獲得更進一步的利潤。
在M系列芯片和A系列同源于Arm以后,蘋果旗下的設備有具備有更進一步的同一性,對于開發者和用戶來說,開發者可實現一次開發在多端上進行上架,有效的拓展旗下軟件的市場。
蘋果正從芯片方面的統一性入手,搭配獨有操作系統,進一步構筑其生態圍墻,并且拓展生態圈的可能。
在WWDC2021上,蘋果就通過演示Mac和iPad的無縫交互操作,展現了蘋果全家桶連接互通的魅力,也進一步強化了蘋果硬件生態的核心競爭力。
蘋果還對采用M系列芯片的iPad產品加入了針對性的升級,配給了臺前調度功能和針對外接顯示輸出的針對性優化,使采用M系列芯片的iPad產品獲得了生產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也回應了外界對其M系列iPad無用論的質疑。
從蘋果這一系列的動作中我們可以看到,搭載蘋果M系列芯片的Mac產品和iPad產品在系統上不斷的靠近,作為傳統桌面操作系統和移動操作系統的界限在漸漸模糊,交互的邊界在逐漸打破。
憑借優秀軟件和硬件的協同配合,蘋果其生態圈的優勢地位不斷提升。
蘋果旗下Mac系列產品在影視處理領域具有非常強話語權,而在M2芯片上,蘋果還加入了針對于ProRes這一視頻格式的支持。
聯想到iPhone13Pro上也對于ProRes進行了支持,蘋果或將對Pro系列的iPhone影像屬性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并且對后續處理的Mac等產品進行支持增強,提升其在影視處理領域的話語權。
有觀點認為,蘋果的軟件在現階段的產品上已經打造了幾乎無人能敵的地位。而長期以來,在眾多的產品上,特別是Mac系列產品上核心芯片的掌握能力不足是其缺失的一環,因未能將軟硬件優勢進行最大化的發揮。
在M系列芯片推出以后,蘋果對其核心芯片的掌握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可以更好地把握產品節奏,更有助于打通自家的各條產品線,實現軟硬件高度集成,增強產品體驗的一致性,進一步提升自有產品的生態。
在產品成本的構成上,有統計數據指出,蘋果M1芯片的成本在40-50美元,成本下降非常明顯,有效減少了支出。
蘋果以出色能力對上下游進行了強有力的把握,在帶來自身優勢的同時,還進行了成本的降低,可謂兩全其美。
對于業內的其他廠商來說,也是看到了這一趨勢,進行了更深層次的布局,以提升自身競爭力。各家巨頭也對上游的芯片領域進行布局,力求在上游掌握多話語權,以減少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
在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也能將自有優勢進行寫入,構筑軟硬件生態的進一步提升,并且也可以對供應商進行更加有效的議價,減少成本支出。
從目前的趨勢來說,大部分廠商都在以這一方向進行前進,力求以芯片構筑屬于自身的優勢,建立起系統、終端、芯片的深層次聯系。
例如谷歌、OPPO、vivo、小米等手機行業廠商,甚至是理想、蔚來、小鵬等國內新興車企都在芯片方面有所投入。可以說“芯”已經成為各家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因素,未來的科技企業都將會以蘋果為參考,構筑屬于自身的“芯”時代。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苹果自研M2:芯片成本降下来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交通银行信用卡一般额度多少 普遍额度偏低
- 下一篇: 浦发张艺兴“一心卡”申请条件 上班族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