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庭资产配置模型?合理的资产配置模型应该是怎样的?
大家好,這里是“希財課堂每日讀財”,我是大財師兄,本期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家庭資產配置”。
隨著我國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除去基本生活支出之后,開始有了盈余出現。手上的錢多了,對于怎么利用好這些錢的煩惱也就多了。
不懂得家庭資產配置的人,往往習慣于把盈余存入銀行,而懂得家庭資產配置的人,則會尋求更多的方式,以更好地滿足生活需求及實現資產增值。而要做好家庭資產配置,可通過家庭資產配置模型來實現。
什么是家庭資產配置模型?
家庭資產配置模型,就是把家庭的資產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成作用不同的幾個部分的方法。比如,一個家庭的收入中,用于日常開銷的占多少,用于投資理財的占多少。
顯然,要想日常的生活不受影響,同時又要讓資產更好地增值,怎么分配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研究怎么合理分配家庭資產的過程中,就產生了家庭資產配置模型,借助這些模型,可幫助我們合理地配置家庭資產。
另外,在利用家庭資產配置模型進行家庭資產配置時,我們還需借助一些理財工具,包括存款、理財產品、固定資產等等。
合理的家庭資產配置模型應該是怎樣的?
一個合理的家庭資產配置模型,至少應該具備三種功能,即:保障生活、抵御風險和資產增值。
保障生活就是滿足日常生活需求,這是人的最基本需求。所以家庭資產的分配首先就是要保障日常生活開支,只有生活需求得到保障,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分配。
抵御風險就是能抵御生活中不可預測的風險,比如突發疾病、發生意外事故等。因為這些不可預測的風險往往伴隨著較大的支出,如不做提前預防,一旦出現可能就會讓生活一下墜入深淵。
資產增值顧名思義就是讓資產通過錢生錢的方式實現增長,只有資產能不斷增長,才能更好地保障生活以及抵御風險。
所以,按照這三種功能,就可以相應地把家庭的資產分成三個部分,即生活保障金、風險抵御金和投資理財金。下面介紹一個由保準普爾公司提出的家庭資產配置模型。
在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模型中,是把家庭資產配置分成了4個部分,即日常開銷賬戶(生活保障金)、杠桿賬戶(風險抵御金)、投資收益賬戶(投資理財金)和長期收益賬戶(投資理財金),相當于把投資理財金做了進一步細分。
首先,在日常開銷賬戶上,占家庭資產的比例為10%左右,日常生活支出的錢都由該賬戶出。
需注意的是,日常開銷賬戶上的資產,不一定是現金或活期存款,也可以是一些活期或短期理財,比如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等等。因為常日開銷金并不是一下子都會用完,還沒用掉的部分,就能暫時放到一些有收益的活期或短期理財產品中,即保障生活開支,又能實現資產增值。
其次,杠桿賬戶就是拿出少部分的資產以預防可能出現的較大的風險支出,這里就可以通過購買保險產品來實現。當然,這里說的保險僅為保障型保險產品,而不是理財型保險產品,因為只有保障型保險產品,才能以較少的支出獲得較大的保障。
在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模型中,杠桿賬戶中的資產應占到家庭資產的20%左右。
再次,投資收益賬戶的資產,在標準普爾的家庭資產配置模型中的占比為30%左右。這部分的資產是資產增值的關鍵,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讓資產更快地增值。因此,這部分資產可以用于投資一些有一定風險同時又可能獲得高收益的投資產品,比如股票、房產等。
最后,長期收益賬戶的資產比重就是剩下的40%。這部分資產同樣也會追求資產收益,但必須是在保障資產相對安全的前提下。因此這部分的資產往往會配置一些收益不太高但比較穩健的理財工具,比如定期存款、銀行理財、養老型理財等等,以獲得長期穩健的收益。
當然,以上家庭資產配置模型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并不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按照這樣的比例來配置自己家庭的資產。因為每個人收入及資產情況都不同,合理的資產配置應該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來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什么是家庭资产配置模型?合理的资产配置模型应该是怎样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纯白户哪家信用卡好办 不信你就吃亏了
- 下一篇: 怎么主动发起话题_为什么男生不愿意主动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