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迎来涅槃重生,平均收益率却跌破4%,还值得买吗?
大家好,這里是“希財課堂每日讀財”,我是大財師兄,本期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是目前由機構管理的理財產品中規模最大的一種理財產品。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到2020年,銀行理財市場規模達到25.86萬億元,同比增長6.9%。這個規模比公募基金、信托理財、保險理財等任何一種理財產品的規模都要大。
銀行理財涅槃后重生
在過去的兩年里,銀行理財出現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因為自從2018年的資管新規開始實施后,銀行理財就開始了一輪大調整。
首先是開始減少或停止發行保本理財產品。在資管新規實施之前,保本理財在銀行理財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占比一度超過30%。然而由于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性兌付,保本理財需要在限期內清零,因此在這之后就越來越少,如今幾乎已經看不到了。
其次,銀行理財逐步在向凈值型理財轉變。在資產新規實施以前,銀行理財中的凈值型產品占比還不到10%。而截至2020年,凈值型銀行理財的存續規模已達到17.4萬億元,占了銀行理財總規模的67%,未來這個比例應該還會繼續上升。
再次,銀行理財的發行主體開始由銀行轉向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在資管新規之前,銀行理財都是由銀行發行了,不過在這之后,部分銀行開始籌建理財子公司,部分銀行理財的發行也轉移到了理財子公司上。
截至2020年,已有2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20家開業。理財子公司的存續產品余額為6.67萬億元,占銀行理財總規模的25.79%。
正是因為銀行理財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銀行理財也是一度陷入低迷。
要知道,早在2017年的時候,銀行理財的規模就已經接近30萬億,如今還不到26萬億,規模不增反跌,這說明在資管新規開始實施后,銀行理財的日子并不是很好過。畢竟,面對如此大的變化,不管是銀行還是銀行理財的投資者,都需要時間去適應。
好在,如今終于是撥開云霧見青天,銀行理財也算是迎來涅槃重生。因為即便是在2020年這樣經濟和居民收入增長都出現大幅縮水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的規模仍然實現增長,而且在結構調整上也基本上已經適應了資管新規的約束,這說明銀行理財已經獲得新生。
涅槃過后的銀行理財還值得買嗎?
涅槃過后的銀行理財,在收益和安全系數上都有一些變化,到底值不值得買,大家可自行判斷。
首先,在收益上,2020年全年銀行理財共為投資者創造了9932.5億元的收益,按照25.86的總規模來計算,年化收益率為3.84%,這個收益率不算太高,不過比銀行存款強。
雖然平均收益率不到4%,但無論何時基本上都會有幾只收益超過5%的產品在售,比如當前在售的銀行理財中,收益率超過5%的就有6只,分別由廣發銀行、平安銀行和中國銀行發行的。所以如果想要買高收益的銀行理財,還是可以買得到的。
其次,在安全系數上,涅槃后的銀行理財安全系數要低了一些。一個就是保本的銀行理財基本沒有了,能買的基本上就只有非保本理財,而非保本理財就意味著本金有可能出現虧損。
另一個是在大部分的銀行理財都變成凈值型后,短期內銀行理財出現虧損的可能性增大。
凈值銀行理財的收益取決于凈值的漲跌,而在短期內,理財產品的凈值有漲也會有跌,如果剛好買入后凈值就跌了,就會出現虧損。當然,只要持有的時間足夠長,銀行理財出現虧損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
還有就是,現在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可以發行權益類理財產品,所謂權益類理財產品,就是把錢投向股票這樣權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就跟股票基金差不多。可想而知,這類銀行理財雖然可能有更高的收益,但也會面臨更大的風險。
那么,這樣的銀行理財,大家是否還愛呢?
本期希財課堂每日讀財就到這里,謝謝大家收聽!大財師兄希望大家可以在本期音頻右下角點個“喜歡”哦,也別忘了“免費訂閱”本專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银行理财迎来涅槃重生,平均收益率却跌破4%,还值得买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分组密码简介和五大分组模式
- 下一篇: 自研GPU看齐GTX1050!景嘉微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