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规模骤降2.5万亿,未来要再降3万亿,这类存款有麻烦了
大家好,這里是“希財課堂每日讀財”,我是大財師兄,本期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是一款兼具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性質的理財產品。相比銀行存款,結構性存款有收益較高的優點,而相比銀行理財,結構性存款具備保障本金的優點。正因如此,結構性存款大受投資者歡迎,尤其是在銀行保本理財逐漸退出市場后,結構性存款更是變得炙手可熱。
結構性存款價量齊跌
照理說,一款受投資者歡迎的理財產品,其前景應該是一片廣闊才對。然而最近幾個月,結構性存款卻遇到了大麻煩,不僅收益高的優勢在不斷減弱,而且規模也是一跌再跌。但這可能還不算,未來幾個月或許還會面臨更大的麻煩。
今年前4個月,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增長仍然勢如破竹,規模最高時達到了12.1萬億元,創歷史最高。然而4月份之后,其規模就開始持續下跌,到8月份的時候已經跌到了9.4萬億元,相比最高時減少了2.5萬億元。伴隨著規模下跌的還有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今年年初時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1%,如今已不足3.5%。
盡管最近幾個月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已經降了2.5萬億,但這還只是上半場,下半場可能還會面臨更猛烈的打擊。
此輪結構性存款的規模下降,主要是來自監管層的壓力所致。此前,監管部門曾對銀行作出要求,在9月30日以前,結構性存款的規模要降至去年12月份的9.6萬億的水平。
雖然8月份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已經提前完成了監管層的要求,但這還沒完,因為在第一目標達成后,還有更進一步的目標,即在今年年底之前降到去年12月份三分之二(6.4萬億左右)的水平。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結構性存款的規模還得再降3萬億。
如果結構性存款的規模最終降到6.4萬億,基本上是將回到2017年時的水平。而隨著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大跌,結構性存款的數量必然會減少,目前甚至已經有銀行停售旗下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這對投資者來說又會面臨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結構性存款可能很難買到了。
因為即便是目前結構性存款的收益跌了不少,但相比普通定存來說仍然有一定優勢。而且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下跌是一個普遍現象,并不僅在結構性存款上才有。而作為一款為數不多的保本理財,結構性存款仍然有龐大的市場。所以未來結構性存款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即便是當前,結構存款就已經開始變得緊俏,不少銀行結構性存款剛發行就被搶購一空。可以預見,一旦結構性存款的規模繼續下降,想要買就更難了。
那么,除了結構性存款外,目前還有沒有類似的理財產品可買呢?要找到與結構性存款類似的理財產品,首先肯定要是保本的產品,非保本的理財排除在外。只不過目前銀行保本理財比結構性存款更難買,不可能填補結構性存款的空缺。而定期存款和國債這些保本理財,同期限的收益率又遠不及結構性存款。
或許唯一能成為結構性存款替代品的,就是一些銀行在互聯網平臺上推出的特色存款。比如某三方平臺上就有一家城商行推出的一款產品,存180天的利率就有3.8%,這個利率水平即便是放到同期限的結構性存款中也不遜色。
不過,由于目前能代替結構性存款的產品還是太少,所以未來結構性存款變得難買可能還是很難避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4个月规模骤降2.5万亿,未来要再降3万亿,这类存款有麻烦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沉淀一年零八个月,我也拿到了博客专家
- 下一篇: 动态定时任务数据库获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