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一类存款大幅减少,以前的它可是香饽饽,如今怎么不吃香了?
大家好,這里是“希財課堂每日讀財”,我是大財師兄,本期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結構性存款”。
在銀行保本理財逐漸消失之后,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成了一個香餑餑。因為結構性存款有著與保本理財一樣的保本功能,同時也有比定存更高的收益,所以之前購買保本理財的投資者,很多就轉到了結構性存款上,這也使得結構性存款的規模迅速擴大。不過,如今的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增長卻遇到不小困境。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銀行結構性存款的規模減少了近萬億元,基本上將今年前幾個月的累計增長規模抹平,存款余額降至10萬億元。一個月減少上萬億,降幅接近總規模的10%,這在結構性存款上是比較少見的,而且還是在競爭壓力較小的環境下。是不是因為結構性存款有什么新變化,不再適合買了呢?
如今市面上在售的保本理財已經不多,尤其是非固定收益的保本理財,應該就只剩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了,所以市場環境是相當有利于結構性存款繼續壯大的。然而卻有兩個因素,成為結構性存款發展的阻礙。
為什么結構性存款的規模會大降?
一個因素,便是監管層的嚴格監管。在銀行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快速擴張的時候,一些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比如“假”結構性存在的出現,使得結構性存款成了部分銀行高息攬儲的工具。
又比如結構性存款因為收益率較高,有人就拿著銀行的信貸資金到結構性存款中去套利,這不僅屬于違規操作,而且也違背了監管層想要讓信貸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意愿。
為了整治結構性存款在發行中出現的問題,監管層已經多次出臺相關規定,加強了對結構性存款的監管,而且要求控制好規模。隨著一些不合規的產品被清除,結構性存款的規模自然也就降下來了。
另一個因素,便是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出現不小的降幅。根據某機構的報告顯示,6月份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已經跌破了4%,為3.93%,較前一個月的4.54%下降了61BP。
以前結構性存款之所以比較受歡迎,不僅因為它能保本,而且還因為它有相對較高的收益。可在結構性存款收益率大降之后,收益的優勢就不是很明顯了,因此也可能會讓投資者轉投其他理財。
結構性存款收益率的走低,有市場方面的原因,也有監管方面的原因。從市場原因來看,因為目前市場利率在走低,而作為穩健理財產品的結構性存款,其收益率對市場利率的變化比較敏感,會隨著市場利率的下降而走低。
而從監管方面的原因來看,為了防止有人利用結構性存款套利的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結構性存款的收益降下來,讓它沒有套利的空間,自然也就不會有人再套利了。所以結構性存款收益率的下跌,有部分可能也是來自監管層的壓力。
雖然目前結構性存款面臨監管趨嚴及收益率下降的困境,但由于目前市面上很難找到可替代品,所以結構性存款仍然還是有一定投資價值的,還沒到不能買的地步。
免費領取980元理財大禮包+理財直播課,請加小助手微信(ID:xcxb233),留言【希財】!
如果想要學習銀行理財技巧,請點擊下方課程試聽:
《11堂銀行理財實用投資課》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6月一类存款大幅减少,以前的它可是香饽饽,如今怎么不吃香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怎么抓取屏幕截图计算机考试时间,定时抓屏
- 下一篇: 信用卡三亲见原则 信用卡三亲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