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来了:别人紧张会发抖 我紧张想上厕所
距離蝌蚪君高考已經過去十年了,我也沒什么好的經驗可以分享,只能在這里祝大家“把屎拉好”。
“把屎拉好”真的很重要(尤其是那些一緊張就想去廁所的同學),猶記得當年蝌蚪君的同學考到一半出去上廁所,耽誤了不少考試時間。
那么,我們為什么會這樣呢?有沒有什么辦法破解?
很簡單,因為我們遇到事情了。除了高考這件人生大事,事情還有很多種,個人的、親友的、生活的、學業的、工作的......而大腦的分類方式非常簡單粗暴:一件事情,要么無足輕重,要么會影響到生存。
遇到后一類事件,下丘腦立刻活躍起來,通過兩種途徑調解生理活動。一是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使我們心跳加速、呼吸淺快、瞳孔放大、膀胱逼尿肌收縮;二是釋放皮質醇,皮質醇一方面將更多糖分趕到血液里,另一方面,調節消化系統,比如說,讓腸道蠕動減慢。
交感神經
如果將人體比作一部手機,交感神經和皮質醇便相當于刷手機的手。它們將最重要的東西展示在屏幕上,希望我們能全力以赴;相應的,所有當下看來不重要的事情,都被放到后臺,以便節省能量。
那么,膀胱里有什么呢?尿液。當膀胱收縮的時候會發生什么呢?尿急,讓人不得不往廁所跑。
壓力是一種比較客觀的東西,由外界事件引起,事情解決了,壓力也就過去了;而我們對壓力的反應則比較主觀,有可能一直存在。
具體來說,壓力性事件與我們的表現是一個倒U型關系。事情太小,我們會覺得無聊;事情太大,我們又容易出現情緒問題,比如焦慮、抑郁、恐懼;而在一定范圍內,壓力可以讓我們表現出最佳水平。
假如負面情緒長期存在,交感神經、皮質醇久久活躍,消化系統就會一直被忽視。想一想我們的生活吧,如果經常為了緊急任務擱置其他事情,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事遲早會累積起來、變成大麻煩。生理層面的事情與此類似:消化系統長期受到壓制,輕則影響消化,重則影響腸道菌群,更嚴重的話,可能危及腸道功能,出現便秘或者腹瀉。
不光人類如此,連猴子都是這樣:研究顯示,容易緊張的猴子,更容易出現慢性腹瀉。這也是為什么專家總是建議不要在吃飯的時候想事情,或者責罵孩子。
如果更嚴重一些呢?
腸道有可能出現明顯的疾病,比如腸易激綜合征。“易激”就是容易激動。稍微有個風吹草動,便肚子響、肚子痛,想往廁所跑,跑到廁所之后,可能會拉肚子,也可能拉不出來(便秘);即使蹲到腿麻,也常常有排便未凈之感。嚴重的時候,一天要往廁所跑十幾趟;糞便也跟正常人不一樣,看起來像是吃壞了肚子。
醫生在治療這種疾病的時候,除了針對腸道用藥之外,有時還會開一些抗抑郁藥。有些患者可能不理解,明明是腸子的問題,為什么要開看起來無用的藥物。其實,抗抑郁藥對腸易激綜合征的效果非常確切。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炎癥性腸病,比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也可能與情緒有關。
潰瘍性結腸炎影響大腸黏膜,導致大便中帶有血液。如果長期存在,會增加結腸癌的風險。
克羅恩病更加特殊。它也會損害黏膜,不過,這種損害是跳躍式的,這里一塊、那里一塊,有時甚至影響到皮膚、眼睛、口腔等部位。嚴重的時候,患者會出現腸穿孔,或者腸梗阻(腸道被堵?。?,既影響吃東西,又干擾排便。
腸道疾病對比
于是,下一個問題來了:到底該怎么辦呢?
最重要的是,了解就醫指標。一緊張就往廁所跑,未必是個問題。假如出現了發熱、嚴重腹痛,或者大便帶有黏液、血液,或者出現嚴重脫水的征兆,比如頭暈、尿量減少,一定要盡快去醫院。
其次,學會區分壓力與焦慮。壓力是中性的,應對壓力的方式,決定了事情的走向。為考試而緊張,再正常不過了。別說高中生,就是大學生、成年人也免不了。如前所說,壓力和表現存在倒U型關系,在許多情況下,壓力不會影響,甚至有可能讓我們發揮出最佳水平。對中學生的研究顯示,焦慮不會影響聽力的成績。
最后,掌握一些情緒急救技巧。
生理、心理、行為,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的關系,改變其中一種,就能影響其他兩種。比如說,喝咖啡可以暫時振奮精神,長遠來說,卻會導致精神透支,而研究顯示,喝甘菊茶,對改善情緒有一定的幫助;又比如說,抑郁會導致活力下降,干什么都沒勁兒,而最近的研究顯示,只要運動半個小時,就可以在一定情緒上減少抑郁。
改善情緒的辦法
總之,“一緊張就往廁所跑”看起來很尋常,其實牽扯到很多東西。
高考,會檢驗一個學生對中學知識的了解;能不能留意各種信號、進而善待自己,則是生活對我們的終極考驗。
最后,祝每一位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績。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高考来了:别人紧张会发抖 我紧张想上厕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12306加密传输_三大运营商发5G消息
- 下一篇: 贝叶斯公式设b_数据分析经典模型——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