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一头部证券公司要求员工“自愿捐款”:到手4000至少捐200元
近日,有粉絲近500萬的微博“大V”以及另一位粉絲超過12萬的微博博主先后爆料稱,中信證券員工均被“自愿”捐款至少200元,有些新員工收入僅4000元,仍然需要“自愿”捐款,且整體捐款去向不明。
從財聯社記者獲得的信息來看,“強制捐款”的可能性值得商榷。中信證券內部流轉的《中信證券員工愛心捐贈倡議書》中,“自愿選擇是否捐款及捐款金額”被多次提及。
那么捐贈流程的執行過程是否存在“強制”?記者從中信證券一位具體業務負責人及一位員工處獲得的回復均是“捐款并非強制,可以選否”。
截至記者發稿,中信證券方面尚未對該事作進一步回復。綜上信息來看,強制捐款存在誤解可能較大,這也反應了一個社會現實,即一些傳聞出現后,往往比真實消息更會不脛而走。
此外,近年來,金融機構頻頻成為“虛假消息”的圍獵對象。有些謠言是出于達到制造輿情目的,借助社交平臺,散播虛假信息或是不完整信息,而這些消息往往被未加求證的“吃瓜群眾”傳播開來;有些是為了渾水摸魚,敲詐一筆。上述現象在金融圈時有發生。
最低捐200元?微博內容隨后刪除
微博發帖內容顯示了一份《2022年捐款標準建議》,其中提到,“員工捐款工作將在6月6日正式啟動。公司將以推送OA待辦的方式,將員工相應崗位的捐款建議范圍發送至員工郵箱,捐款人自主自愿選擇是否捐款及捐款金額,捐款將于員工認捐后的次月在工資中稅后扣除。”
據了解,上述微博相關內容,最早出現在一位粉絲數達498.2萬的微博大V發帖中,以及一位粉絲數為12.3萬微博博主的發帖中。
上述內容隨后被第一位微博大V刪除。該微博博主稱,應投稿人要求刪除相關內容。
據該微博大V的截圖內容顯示,“總部那邊讓每個營業部的總經理都問每一個員工,有沒有在互聯網渠道發布相關年終獎和捐款的事情,嚴查這個人。”“對于這件事情,只要捐款用在正確的用途上,我強烈支持并且積極捐款。唯一氣憤的就是這個“自愿”捐款竟然有最低范圍。”
自愿選擇是否捐款及捐款金額
究竟是資源選擇捐款數額,還是強制要求?中信證券內部流轉的一份6月6日發布《中信證券員工愛心捐贈倡議書》,“自愿選擇”是多次出現在該倡議書中。
該倡議書顯示,中信證券和中國扶貧基金合作,共同成立“中信證券公益基金”,服務國家鄉村振興、踐行新發展理念,開展慈善公益活動。
該倡議書稱,“希望大家積極關注社會公益事業,自愿參與捐贈‘中信證券公益基金’”。
這筆捐贈專款用于公司定點幫扶縣的產業振興、人才培養、文化建設、黨建引領等鄉村振興的項目;學生資助、校園設施建設、教師培訓等促進教育公平的項目,具醫院的醫療設備提升、醫生培訓、特困戶的兜底保障等衛生健康項目;救災物資的儲備、自然災害發生時開展緊急救援等援助項目。
倡議書文末加粗字體顯示,“請您閱讀《中信證券員工愛心捐贈倡議書》,自愿選擇是否捐款及捐款金額。”
捐贈流程的執行層面是否存在“強制”的做法?中信證券一位地方業務部門負責人向財聯社記者證實了捐款流程,并稱捐款并非強制而是看個人意愿。
此外,記者向中信證券一位條線員工獲得了同樣的意思表達,即捐贈并非強制,“可以選否”。
金融機構頻成“假消息”圍獵對象
近年來,與金融機構相關的烏龍消息,總是被不斷傳播。有些謠言是出于達到制造輿情目的,借助社交平臺,散播虛假信息或是不完整信息,而這些消息往往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傳播開來;有些是為了渾水摸魚,敲詐一筆。
比如今年5月份,虛假實習機會、“付費內推”成為一個行業內關注度交到的熱門虛假消息,多家券商官方發言澄清。
網絡平臺出現的虛假消息顯示,個別機構或個人冒用券商或證券研究員名義,招聘實習生幫其完成工作,或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索取相關費用,大搞付費內推。
中金公司、廣發證券、開源證券和國信證券緊急發布消息,有外部人員以公司員工名義發布虛假實習機會。
中金公司表示,目前市場上存在若干第三方機構或個人,冒用中金公司名義,以提供中金公司面試、實習、內推等機會為由,向求職者發布虛假信息并索取相關費用,或冒用中金公司員工名義,發布虛假實習機會。
此等行為嚴重損害了中金公司的聲譽及合法權益,也給求職者造成誤導和相應損失。
廣發證券、開源證券和國信證券相繼發表了與中金公司相似的表態,直指相關虛假消息的事實本質。
以券商為代表的的金融機構面臨烏龍消息的另一個“重災區”,是機構名稱的冒用。
6月7日,光大證券官微發布消息稱,近期關注到有不法分子假冒“光大證券”的名義,通過向投資者展示假冒公司網站鏈接,并將投資者誘騙至非光大證券交易APP進行非法證券交易,造成投資者的財產損失。公司堅決打擊非法證券活動,對于任何冒充公司或公司工作人員的非法行為,公司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假冒”類在證券機構較為突出,不止發生在假冒公司名義,甚至假冒機構知名經濟學家等投資者較為熟知的大咖身上。
3月4日,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的微信公號顯示,中銀證券發布關于警惕不法分子假冒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進行非法證券活動的風險提示。
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開設微信公眾號,賬號名稱為“管濤”且使用管濤先生真人照片為頭像,存在嚴重的侵權違法性和極大的公眾誤導性,并涉嫌非法薦股等非法證券活動,嚴重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和公司品牌聲譽。
為何金融機構為何頻頻被“假消息”圍獵?市場觀點認為,這主要是與“錢”有關,證券公司是與市場距離最近,冒用公司或機構大咖,可較為容易的獲得龐大利益;證券公司的員工薪酬較高,虛假實習機會、“付費內推”更容易迷惑不知情者;證券公司是資本市場重要機構之一,其一舉一動都被市場所關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网曝一头部证券公司要求员工“自愿捐款”:到手4000至少捐200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科学家曝光四个邪恶外星文明:有能力会侵略
- 下一篇: python程序怎么修改_python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