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龙舟漂移:比秋名山飙车还刺激
「能漂移的不一定是賽車,也有可能是龍舟。」
我之前對這句話的理解僅限于外賣的小車圖標:
直到看到了廣東疊滘的龍舟比賽,我才知道自己應該重新認識龍舟的玩法了。
在水面瘋狂位移的他們仿佛駕駛的不是龍舟,而是太空方舟:
有人說這是水面上的頭文字D,但要我說這是水上的天龍八部,畢竟龍舟都會「神龍擺尾」,過彎就像是在過馬路一樣絲滑:
本以為龍舟都是節日氣氛的點綴,哪知道它其實是速度與激情:
確實應了那句,彎道快,才最帥。
有網友感嘆,這技術感覺是去救援的。
也有人調侃這是屬于房東的運動會。
所以這到底是什么玩法?
龍舟會漂移,這樣的操作和這里的歷史傳承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
疊滘的龍舟比賽有著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從明朝開始,這里的人就開始玩龍舟競速了。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龍船的制作迎來革新,但「起龍」的傳統保留了下來,各村參賽的隊員會清洗龍船,然后修補裝飾一下。龍舟有龍頭龍尾,好看又威風。
而作為水鄉,疊滘水網密布,村民也就理所當然地玩出了與眾不同的龍舟賽形式——彎道賽。
真就是一條游龍在水道內穿梭而過:
雖然這聽著簡直匪夷所思,就像是讓火車走鋼絲,但這里的人講究的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畢竟,彎道嘛,漂過去就完事兒了。
疊滘龍船賽分為四個賽區,一般比賽會從東勝賽區的S彎道開始。顯而易見的是,在這里龍舟需要連續過彎:
能不能精準過彎,全看舵手表現:
龍舟常常貼著岸邊呼嘯而過:
潭頭賽區是C型彎道,要穿過一座橋:
為了增加難度,橋邊設置了木樁作為障礙。
如此一來,賽道變窄,進出彎道時,需要及時避讓:
圣堂賽區的比賽則是L彎道,這個彎近乎直角,對一條需要競速的船來說,難度看起來頭皮發麻:
而且轉彎處還有一塊尖利突出的石角,掌握不好過彎角度,必然會撞到:
這時候操作差一絲一毫,也難逃相撞的結局:
最后一天則是茶基賽區的直道,這里通常是各隊最后的決戰之地:
純競速玩法,比拼就是耐力與爆發力。
正式比賽從端午節開始共四天,這么窄的水道自然不會讓所有隊伍一起展開競賽,一般會采用計時的形式計算成績。
想要在這樣的賽道上有所成就,必須刻苦訓練。船員們平時各有工作,但在端午前夕,都成了各自代表隊的運動能手,甚至會連夜苦練。
他們隨著鼓點奮力劃動,動作整齊劃一,姿態猶如復制粘貼,數十人擰成一股勁,與龍舟融為一體,在水面疾馳游走。
不同的隊伍有各自的專業教練帶隊,研究往年的比賽錄像,制定訓練計劃,力爭贏得頭名。
他們要練技巧,加強體能:
提升耐力:
有時候深夜周邊的燈火已經熄滅,但訓練卻沒有停止:
他們不光要速度快,而且要相互配合。每支船隊分工明確,速度跟著鼓聲變換,出彎的角度要靠經驗與膽量把握。
畢竟這是在狹窄的水面玩漂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撞到岸邊,有時大船直接「仰泳」:
也會撞得岸邊石塊橫飛,這要是多撞幾次,怕不是賽道都要撞寬了。
不過,當龍舟完成漂移,船體在水道中橫向飛馳而過,這場面已經快讓人忘了什么是秋名山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广东的龙舟漂移:比秋名山飙车还刺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泡面神器Kindle:终于远离我们而去
- 下一篇: Scrum之 评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