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C口 雷电3、雷电4、USB 3.0、USB 4有何区别:一图看懂
最近關于蘋果明年為iPhone換用USB-C接口的消息甚囂塵上,看起來,一根線走天下的方便指日可待了。
不過,你是否有疑惑,雖然都是USB-C接口,但實際上它可以對應雷電4、雷電3、USB 3.0、USB 4等多種協(xié)議,那么這之間到底有何區(qū)別呢?
實際上我們通過官方的一張圖就能看個大概:
如果非要分三六九等,那么雷電4認證的接口和數(shù)據(jù)線無疑是皇冠上的明珠,它向下兼容之前所有的雷電標準,而且可以實現(xiàn)單線最長2米的傳輸,包括PCIe、DP、USB數(shù)據(jù)等。
雖然雷電4依然是40Gps帶寬(雙向),可PCIe鏈路從雷電3的16Gbps增加為32Gbps,且必須支持雙4K或者8K顯示輸出,還支持四口雷電擴展塢、從睡眠喚醒以及虛擬機的Intel VT-d DMA(直接內存訪問)保護,所以不要單純從帶寬,認為雷電3到雷電4只是換馬甲。
相較而言,USB 3/DP、USB 4比雷電就寬容得多,跑不滿40Gbps同樣可以叫USB 4(非全功能),最小供電也分別只有4.5W和7.5W。
USB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發(fā)起者包括微軟、IBM、Intel等,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推廣一種通行接口。當時起步速率是1.5Mbps,USB 1.1升級到12Mbps,2001年,USB 2.0帶寬飛躍,來到480Mbps,20年后的今天,USB 2.0依然活躍在各種領域。
2011年,USB 3.0橫空出生,正式進入千兆時代,USB 3.0初始速率就達到了5Gbps。2014年,USB 3.1問世,其中USB 3.1 Gen2首次引入Type-C接口,速率提升到10Gbps。2017年,USB 3.2再次將速率提高到20Gbps,且C口成必須。
不過,2019年,USB組織啟用新的命名機制,USB 3.0/3.1改名USB 3.2 Gen1/Gen2,USB 3.2則更名USB 3.2 Gen2x2,只是一些硬件廠商仍習慣與之前的命名習慣。
同一年,USB 4發(fā)布,可以說是平民版雷電3,帶寬增至40Gbps,供電增至100W,引入對PCIe鏈路和DP1.4a傳輸?shù)弥С帧?/p>
雷電由Intel、蘋果合作開發(fā),2009年以Light Peak的名字首秀,2011年正式推出,當時基于miniDP開發(fā)而來,設計之初就意在整合傳統(tǒng)數(shù)據(jù)和視頻信號混合輸出,包括獨創(chuàng)的菊花鏈,雙通道帶寬上來就是20Gbps。兩年后,雷電2問世,升級支持DP1.2信號傳輸,第一次支持4K。
雷電3則整合了PCIe 3.0、DP1.2和USB 3.1與一體,支持4K 60/5K屏幕,100W供電,基于雷電3,外接顯卡正式成為可能。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都是C口 雷电3、雷电4、USB 3.0、USB 4有何区别:一图看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Xbox展会参展游戏爆料:《星空》《暗黑
 - 下一篇: 首款曲面屏天玑8100手机!viv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