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尸体!胆小者慎入
夜深人靜,我們一起聊一聊關于尸體的話題。
大家在影視劇和綜藝節目中,可能看到過尸體模型。很多人印象中,尸體就是保持某種特定的姿勢,比如躺著。
其實,不同環境下死亡,尸體會呈現多樣的形態。而這些不同的形態,往往訴說著TA死前經歷了什么。
圖源:綜藝節目截圖
本文標題雖然勸告膽小者慎入,但是內容一點也不嚇人(PS:小編保證真實圖片相當嚇人,所以采用了溫和且不怎么相關的配圖圖片)。讀完之后可能會讓你更加深愛生命、珍惜當下,以及對法醫職業肅然起敬。
尸體形態之所以多種多樣,主要取決于TA在死前和死后都經歷了什么。
- TA在死前經歷了什么?
如果TA死前有劇烈運動,或精神高度緊張,死后可以保持死時的動作和姿態,這就是尸體痙攣。例如地震中遇難的媽媽抱緊孩子。
如果TA在低溫中死亡,體溫調節作用受到麻痹,產生幻覺熱感,出現反常脫衣現象,還有苦笑面容。
如果TA死在火場中,肌肉蛋白質凝固,骨骼肌收縮,可以見到拳斗姿勢。
如果TA死在水中,水分進入皮膚,角質層變軟、膨脹、皺褶,形成洗衣婦手。表皮與真皮剝離時,出現溺死手套。
TA在死后經歷了什么?
當TA死后,血液停止流動,在重力的作用下聚積于身體低下部位未受壓的血管,形成尸斑。
例如刑偵劇和綜藝中會提到的鮮紅色、櫻桃紅色或灰褐色的尸斑。不同顏色的尸斑告訴我們,TA在死之前經歷了什么……
當TA死后,無法維持肌力和張力,就會出現肌肉松弛現象,如眼睛微睜、口張開。
影視劇中在男主角懷抱里死去的女主角就可能出現四肢下垂、頭后仰等現象。
當死亡時間變長,就會變成微生物培養基。
細菌繁殖,生物大分子被分解,腐敗開始。蛋白質中硫元素轉變為硫化氫等氣體(臭雞蛋味),出現尸臭;血紅蛋白被硫化,變為綠色,形成尸綠、腐敗靜脈網。
(這種嗅覺刺激,小伙伴們可以用肉餡兒模擬一下腐敗的氣味~)
氣體會壓迫內臟器官脫出體外,也有可能供養其他生物,如蛆、蠅、鼠、豺狼、禿鷲等。
死后時間再延長,腐敗軟組織軟化、液化、消失,最終白骨化。
如果時間繼續延長,則形成化石,就像出現在課本里的北京人、山頂洞人、丁村人、馬壩人、元謀人……
- 干燥環境
尸體處于通風、干燥、炎熱環境中,水分迅速蒸發,無法作為微生物的培養基,不發生腐敗,能以干枯狀態保存。如埃及的木乃伊、新疆博物館展出的干尸。
- 低溫環境
極端低溫環境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尸體可以較好地保存下來。1991年9月,5300多歲的奧茲冰人在奧地利西部被發現,學者們也從他身上發現了死亡原因、吃的最后一頓飯等信息。
- 其他類型
還有一種特殊類型的保存性尸體,如湖馬王堆的辛追夫人,2000多年后保存如此新鮮與完整,其根本原因還無法確定,推斷與棺槨深埋地下、嚴密密封有關。
有些情況下會。
還記得青蛙死后能做出一些反應嗎?人也可以。這種反應青蛙是搔扒反射;而人是超生反應。
超生反應是機體死亡后,短時間內組織、器官、細胞仍可保持一定的生命功能,對刺激做出一定反應的現象,如刺激骨骼肌收縮、腸蠕動等。
當然,也有可能是人并沒有死亡,而是處于假死的狀態。
假死是一種生命活動受到高度抑制的狀態,常規臨床手段也無法探測出生命體征。
此時用細線結扎手指,數分鐘后手指末端會出現青紫、腫脹。
有些情況下,處于假死狀態的個體經過及時有效的搶救可以復蘇。
死亡后由于肌肉松弛的出現,少量分泌物、排泄物會排出體外,如流口水、“遺”尿。
出現巨人觀時,氣體壓迫內臟器官,可以見到舌頭伸出口外,子宮、腸道脫出體外。
但這種力量畢竟有限,大多數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還會留在體內,大腸的歸大腸,膀胱的歸膀胱。
雖然尸體的形態千奇百怪,但在法醫學工作者眼中,尸體上的每一個細節都在誠實地訴說著TA的遭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尸体!胆小者慎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ntel i9-12900KS超频破7
- 下一篇: 有一天 你推开房门:发现自己被蜘蛛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