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社融超预期?券商:政府债主导回升,货币政策仍待加码,降准降息或可期
原標題:10月社融超預期?券商:政府債主導回升,貨幣政策仍待加碼,降準降息或可期
2023年11月13日,央行公布10月金融數據,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7384億元,同比多增1058億元;10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85萬億元,同比多增9108億元;10月M2同比增長10.3%。
分析師普遍認為,10月份金融數據雖然在增量上略高于去年同期,但在結構上來看,主要都是政府類債券的貢獻,而來自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較疲弱,需要更多政策刺激來提振實體融資需求。
尤其是M1增速持續下滑,導致M1和M2的剪刀差持續壓縮,意味著地產需求偏弱以及企業資金活性下降。
分析師認為,近期增發國債、支持地方建設、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等政策落地,對于拉動需求、提振實體部門信心具有積極意義。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不必對經濟前景過于悲觀。
在實體部門信用收縮的環境下,政府加大融資與支出力度對于宏觀經濟具有重要作用。央行近期表示,“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引導金融機構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和可持續性”。預計下一步總量與結構性政策工具均有發力的可能。
政府債券支撐社融,實體自發性融資需求偏弱
1.十月,新增社融1.85萬億,同比多增約9400億元;增速9.3%,環比反彈0.3個百分點,但低于9.4%的WIND市場一致預期。分項來看:
①政府債券凈融資1.56萬億,貢獻了當月新增社融的84.3%;
②表內信貸(社融口徑)新增約4800億元,同比多增約400億;表外融資(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承兌匯票)減少2572億,其中未貼現承兌匯票減少明顯;
③企業直接融資新增1465億元,同比少增1736億。其中,企業債券融資同比少1270億,境內股票融資同比少467億。
招商宏觀指出,盡管10月社融增速明顯反彈,但背后既有上年同期的低基數作用,又與政府“寬信用”密不可分,經濟內生動力疲弱的問題仍在延續。
2. 十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新增7384億元,同比多增1232億,強于市場預期;各項貸款增速10.9%,與上月持平。
①從貸款期限分類,中長期貸款新增4535億,同比少420億元;短期貸款減少2823億元,同比少468億元;票據融資新增3176億元,同比多增1271億元。總體而言,信貸期限結構并不理想。
②從貸款主體分類,居民貸款當月減少346億元,同比少166億;企業貸款新增5163億,同比多增537億,考慮到企業貸款的主要增項為票據融資,信貸需求持續偏弱。
③合并來看,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375億元,增速企穩反彈;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少795億,增速連續第五個月連續下滑。由于企業中長期貸款分別貢獻了中長期貸款與各項貸款增量的80%、50%,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的下滑對信貸擴張形成拖累。
招商宏觀指出,盡管10月信貸同比多增,但主要是“以票充量”在起作用,反映信貸質量的中長期貸款增速持續回落,信貸形勢仍不容樂觀。
3.十月,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新增6446億元,同比多增約8300億元;各項存款增速10.5%(前值10.2%)。具體來看:
①從存款主體來看,居民存款減少6369億,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8652億,財政存款因政府債發力而增加1.4萬億。
②從貨幣供給量口徑來看,M1同比增長1.9%,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M2同比增長10.3%,與上月持平;M1-M2剪刀差錄得-8.4%(前值-8.2%),社融與M2剪刀差錄得-1%(前值-1.3%)。
招商宏觀指出,當月貨幣活性重新回落,單位活期存款同比增幅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反映實體部門謹慎的支出意愿;社融與M2剪刀差持續為負,則反映出實體部門疲弱的融資意愿,但在政府“寬信用”影響下,邊際上有所改善。
相比PMI、出口、通脹,10月信貸社融數據尚可
廣發宏觀分析,在環比連續回升后,前期出來的10月經濟數據(PMI、出口、通脹)環比均有小幅回踩,相比而言,10月信貸社融數據尚可。
廣發宏觀認為,經濟數據回踩主要是大宗價格波動引發短期原材料去庫存所致,經濟短期觸底后分階段修復的大邏輯并未變化。而且融資需求端雖相對平淡,但供給有積極特征,信貸社融整體數據基本平穩;財政政策也在帶動社融放量。
紅塔證券也分析,10月金融數據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政策發力:一方面,政府債融資提速,另一方面,銀行為完成考核目標采用表內票據沖抵信貸規模,這兩項對社融增量形成支撐。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當前實體經濟部門的融資需求偏弱,同時,此前得到的貸款資金也更多以存款形式沉淀下來,貸款使用效率偏低。
申萬宏源宏觀指出,從10月數據來看,財政擴張已經成為支撐信用的一大新來源,且后續可能輪番續接,如11月-12月尚有萬億國債的放量,以及2024年年初的新增專項債提前下達和發行,都將成為社融持續穩定的重要來源,這也將對2024年基建投資給予最直接的支撐,實現對地產投資下行壓力的對沖。
貨幣政策仍待加碼,降準降息或可期
長江宏觀指出,往后看,社融持續改善尚有支撐。去年10-12月基數較低,尤其是居民中長貸和企業債,社融增速從去年9月10.6%下滑至12月的9.6%;
政府債將對社融產生持續支撐,其中國債凈融資預計多增6357億(考慮萬億增發國債),新增一般債+專項債預計同比多增1256億,特殊再融資債假設仍有3000億,合計較去年同期多1.06萬億,預計對社融產生0.3個百分點的貢獻。
展望未來,財政發力疊加低基數,社融增速或震蕩上行,但信貸結構仍較脆弱,財政發力亦需貨幣配合,貨幣政策仍待加碼,降準降息或可期。
此外,央行行長在金融街論壇表示,將對地產“三大工程”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必要時還將對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地區提供應急流動性貸款支持”,關注后續PSL等結構性工具的新增和創設。
國盛宏觀也指出,9月各項經濟指標邊際有所改善,但10月信貸再度轉弱、物價再度轉負、PMI超季節性回落、出口再度轉弱,均指向我國經濟環比有所企穩,但修復過程可能有波折、斜率不宜高估。往后看,年內仍會有政策,包括一線松地產、化債、城中村改造、活躍資本市場等。
具體到貨幣端,寬松仍是大方向。降準方面,考慮到年內增發1萬億國債、特殊再融資債可能繼續推進,疊加MLF大規模到期,將對流動性造成沖擊,四季度大概率會再度降準 (11月可能性大) ;降息方面,鑒于當前經濟內生動能仍然偏弱、尤其是地產表現仍偏弱、CPI持續走低,降息的窗口也仍未關閉。
中金公司指出,11月金融數據中票據沖量、實體貸款走弱的結構體現出企業和居民較弱的融資需求,去年下半年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提振效果淡出、信貸內生動力回落的環境下,財政發力恰逢其時。
向前看,銀行業績改善取決于萬億增發國債、城中村建設對信貸需求的刺激效果,經濟復蘇信號更加明確之前建議關注低估值、高股息、凈利潤和營收增速降幅小的國有大行,逢低吸納潛在受益于經濟改善預期的優質中小銀行。
申萬宏源宏觀預期,后續地產政策和貨幣政策還需要進一步加碼,改善居民預期,推動地產銷售的企穩。但現階段貨幣政策操作可能還是會和匯率掛鉤,在保證匯率不會出現較大波動的前提下,貨幣政策才能進一步寬松,從當前出口數據和中美利差兩個角度來看,仍需要一定時間,后續可能取決于中美關系改善的幅度。只要匯率松動,預期降息降準可能快速落地。
來源:金融界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10月社融超预期?券商:政府债主导回升,货币政策仍待加码,降准降息或可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美联储降息之路怎么走?大摩和高盛分歧巨大
- 下一篇: 九连涨了!英伟达又要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