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电竞战队的财报里 写了5个字:穷人不配玩
對于一個電競(摸魚)氛圍濃厚的公司來說,扎堆在一起看電競比賽,那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這邊一聲“皇族,永不言棄”,那邊一句“老干爹是不可戰勝的”,偶爾還會有“杭州閃電隊,加油”的口號。
一個個寫稿子時半天蹦不出半個字,但在談起自己支持的俱樂部時,可都是滔滔不絕。
畢竟對不少的年輕人來說,現在電競戰隊的吸引力,絲毫不亞于那些足球俱樂部和籃球戰隊們。
S11 EDG 奪冠后的全網歡呼, LGD 錯失冠軍后“為什么不 ban 猛犸”被刷屏,也都證明那些頂級電競俱樂部的流量。
然而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的是,有的電競戰隊打著比賽,拿著冠軍的同時。。。居然還把戰隊給整上市了。
相信應該有人已經猜到了差評君說的是誰了。
給一些不了解的差友簡單介紹一下啊, A 隊是一支來自丹麥的電子競技俱樂部。
在 CSGO ( Valve 推出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游戲)電競圈子里可以說是無人不知,不人不曉。
雖然現在硬實力大不如前了,但在三四年前, A 隊無疑是 CSGO 世界里唯一的霸主,曾在一年之內連拿了十個冠軍,統治力直接拉滿了。
由于當年幾乎把 CSGO 領域里能拿的冠軍都拿了,大伙們還常常開玩笑說,A 隊把 CSGO 給玩通關了。
賽場得意,A 隊也是趁熱打鐵直奔股市,在 2019 年選擇了一波激流勇進,在丹麥上市,市值高達 7500萬美元。
但成績拉風倒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A 隊身為電競戰隊第一股,它其實是很特別的一個存在。
因為電競戰隊的運營在不少人眼里就是黑箱,沒人真正知道它是怎么運作的。
另一方面,上市的 Astralis 集團主營業務就是經營電競戰隊,和京東、蘇寧這些跨界冠名或者投資戰隊的金主們相比,Astralis 的更有代表性。
這可不,前不久 Astralis 就公布了它們去年的財報,而在看了之后,差評君才發現搞戰隊真的不賺錢。。。
這份財報,也徹底打消了我曾想搞個“ 925 戰隊”的念頭。
首先一個最直觀的數據就是, Astralis 去年的收入大增,營收 1000萬美元左右,比前年整整漲了 45%。
其中贊助商爸爸們的充值,占他們收入的最大部分。
電競戰隊幫贊助商打廣告賺錢的方式呢,和傳統體育的隊伍基本沒啥差別。
大概就是花錢讓戰隊把品牌 Logo 直接印在隊服上,看看 A 隊的隊服,大伙們應該就知道我在說啥了。
而光是印個奧迪的 Logo ,據說就要價 400 多萬人民幣。。。
或者是在隊名和選手的 ID 上植入廣告,讓品牌隨著戰隊一起曝光。。。
像是 LPL 里的 BLG 平安銀行俱樂部,LGD 俱樂部當年中單 ID 的 Maybe.哈啤,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比賽獎金收入這部分就比較復雜了,畢竟像是 CSGO 的第三方賽事可太多了,獎金還都參差不齊。而 LOL 、守望先鋒以官方的聯賽為主。
反正不同的游戲、不同的賽制,獎金方面的收入就大不相同,還真不好拿 A 隊的例子一概而論。
而且各個戰隊和選手之間的獎金分成還都不一樣。
相傳當年的 TI6 冠軍 Wings 戰隊,拿下了 900 多萬美元的獎金,但俱樂部要求 64 分賬,俱樂部拿 6 。。。
A 隊的話 5 位選手每人能拿獎金的 16% ,教練和俱樂部分別拿 10%。
但甭管啥戰隊啥項目,唯一的共同點的話,應該就是這部分的收入全靠本事。
相比獎金,售賣數字物品和聯賽收入就比較有普遍性了。
LOL 里的冠軍皮膚、 CSGO 里的戰隊貼紙、刀塔 2 里的戰隊應援包在出售之后,都是會給戰隊一定的分成,這部分便是數字物品收入。
據說 LPL 收到的巨額轉播費,還有廣告商贊助費這類的,都會分給戰隊點兒,好歹讓大家都有點湯喝,讓拿不到啥獎金的小俱樂部不至于餓死。
只不過差評君查了半天,還是沒查到具體分成細則。
但這種賽事聯盟分成的模式呢,其實是傳統體育的翻版。
就拿英超為例,三年的的轉播權已經到 100 億英鎊了。
像是利物浦單賽季就能分到 1.89 億英鎊的轉播費,據說就算是聯賽墊底,已能分到一億左右。
而 A 隊今年收入大漲的原因,也和聯賽的分成上漲相關,據說是因為全球疫情居家的原因,電競賽事的關注上升, CSGO 某些賽事的轉播費已經漲到上千萬了。
這邊有贊助商送錢,那邊又是有賽事聯盟分錢,開個電競俱樂部應該是血賺啊?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咱們繼續拿 A 隊為例,如果算筆總賬的話, Astralis 全年其實是虧損了一百多萬美元,而且這還是 A 隊虧得較少的一年。
其中最大的支出,就是員工的薪資。
A 隊去年光是在工資薪酬上就支出了 900 多萬美元,要知道他們的總營收也才 1000 多萬美元。。。
其中光是戰隊里五位打槍的選手,每位的年平均薪資就是 500 萬人民幣的水平,不算獎金的話,每人純工資收入也有 300 萬人民幣左右。這還沒算是教練員、心理醫生、煮飯阿姨等背后一堆人的開銷。。。
但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電競俱樂部所面臨的困境,贊助商們憑啥投你錢啊?憑啥拿打出成績拿獎金啊?
這些都需要靠高曝光度、高實力的明星選手來撐場面,而這些選手往往也都需要高工資。
這也是為啥大伙們都說電競俱樂部只是富二代們的玩具,是大金主們的賽博廣告牌。
當然啦,為了解決虧錢的問題,電競圈也開始了偷師傳統體育圈。
例如開始建場館,搞主客場制,希望賺取一波門票費;開始搞各種聯名,賣周邊回血等等。
而這一切,可能還要等電競行業進一波發展,還有相關賽事制度的完善吧。
至少在看了 A 隊的財報之后,對于那些想搞電競戰隊的人我想說:沒錢的話,暫時就別趟這渾水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世界第一”电竞战队的财报里 写了5个字:穷人不配玩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定北京车展发布!理想L9紫色版实车曝光
- 下一篇: 水晶动力宣布古墓丽影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