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小学生教我写代码、学历史:我卷不动了 我躺平了
當我第一次看到「B站知識區內卷現狀」這個話題時,我以為是又有新的羅翔在網絡上講課了。
但當我看到內容后,被徹底震驚了,確實有老師在講課,只不過年齡有點意外。
就像是這位程序員UP主,只有8歲。
以前我們都調侃30歲不到的程序員白發蒼蒼,如今這一看就像是程序員們已經修仙成功,練出了返老還童的神功。
這種變化還真是大米飯跳芭蕾——反轉了。
另外他還錄制了兩期英文視頻,所以與其說他是在給網友出教學攻略,倒不如說是在鍛煉自己。
而8歲的我,英文也會讀apple,只不過當年的apple在印象中還只是可以吃的蘋果。
當然,偶爾我也會和伙伴開個「研討會」,討論為什么小當家總是憋著幾張稀有水滸卡不出,為此還會爭論得面紅耳赤。
不過說回來,這樣的視頻或許會讓人感覺意外,但無非是在起跑線上比別人多跑了幾步,卷在哪呢?
卷在知識區里,這樣的孩子還挺多的。
例如下面這位程序員6歲,年紀輕輕就已經在網絡開課了:
他的天賦樹里點上了數學和編程,所以還有一些關于數學的視頻:
望著這些投稿作品,我一時間忘記這些視頻提出的「問題」自己是否會做,只是覺得自己的童年是不是有點問題。
還有這位探索者Ongo,他是一位熱愛程序與算法的年輕人,已經7歲了。
或許是年齡的差異,讓他顯得比8歲的程序員更活潑了一點,又比6歲的程序員多了一絲沉穩。
當然,他也是從6歲就開始分享編程知識了,這讓我極為震撼。
有意思的是,這位程序員曾在一次教學視頻中掏出了一本《算法競賽入門經典》,彈幕當場被問號淹沒,不少人表示自己在起跑線上迷失了方向,因為自己大學才看這本書。
據說這書400多頁,真的是小孩子能讀完的么?
放松的時候,小老弟還會彈彈鋼琴,多才多藝了屬于是。
更讓不少網友裂開的是,據小哥說自己的朋友都已經開始講解微積分了。
此刻我想盡力從我的大學記憶中檢索一下微積分這個關鍵詞,但后來想想還是算了,現實已經足夠痛苦,又何必去記憶里自找苦吃。
下面這一位更是重量級,小學生vita君,這位少年是一位數學和編程愛好者,四年級了。
小伙子課程講得不錯,但我更喜歡看彈幕老哥的各種破防瞬間。
有六年級的網友看了懵逼,也有大一的同學表示自己也聽不懂,從某個角度來說,學渣在學習面前跨越了時間與空間,順著互聯網找到了共鳴。
什么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把問號打在彈幕上。
知名科普段子手畢導還去圍觀過,同樣很驚訝原來小學生的真正實力深不可測。
另外他還是《最強大腦》第8季的參賽選手,厲害了。
除了編程少年們,互聯網的知識區中還有不少正在發光的孩子。
例如保守派車迷劉同學,也是一位小學生,聊起車來頭頭是道。
小劉從去年10月開始出視頻,期間9個視頻播放量最高有700多萬,最少也有10多萬。
聊過寶馬,講過本田,談過豐田,很多人覺得他的談吐不凡,講得未必全對,但也確實應該是對汽車知識有過一些了解。
還有官方賬號來圍觀過。
但這種實力也不免讓網友替他感覺悲傷,畢竟他想開車,還要等上不少時光。
而下面這位UP主名叫黃埔之星,他年紀稍大,14歲的他喜歡歷史,在念中學。
他在B站上發布的一個聊英國歷史的視頻,收獲了700萬的播放量。
他讓大家叫他小許,但大家直呼他許「教授」。
或許對于歷史知識儲備更多的人來說,他所講的內容還有瑕疵,但這種概括知識并愿意講述分享的做法,還是折服了大多觀眾。
網友們看完不禁感嘆,你的童年我的童年確實不一樣。
不過在互聯網,一件事有了知名度后就會引來爭議。
例如他們視頻中的一些知識點存在錯誤,其實并沒有那么專業。
還有很多人擔心大家瘋狂刷梗,會造成「捧殺」情況,也有人好奇父母在這背后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態度。
當然,也有人注意到他們過早地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
這就過分了,這個發型問題,估計要問教導主任。
而在我看來,或許孩子本身并沒有意識到在搞什么內卷,只不過是我們這些成年人,感受到了時代的變化罷了。
隨著互聯網與科技的發展,我們曾經獲取信息的途徑和現在已經算是天差地別。
而一些孩子的天賦也會隨著互聯網被逐漸放大,走出一條我們以前沒有想象過的道路。
就像是現在的孩子,能看到中國宇航員在自己國家的空間站里,通過一個個實驗來講解物理知識。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B站小学生教我写代码、学历史:我卷不动了 我躺平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国民营企业数量10年翻两番:占比超92
- 下一篇: 国内玩家最想要的来了!《微软飞行模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