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ama格式_想发SCI?期刊引用格式选好了没?
我~芳~老師~又回來開坑了哈哈哈哈哈!!!
對于一心想要沖向SCI、EI頂峰,拉都拉不住的同學來說,我們需要把論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摳得死死的。合乎規范地引用科學期刊(Scientific Journal)絕對是最重要的細節之一!
首先一定要康康你打算發表的學術期刊是否有引文要求(Citation Requirement)。每個特定的學科都會對引用格式(Citation Style)作出不同的要求,即便是同一種學科中,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引用格式。
不同學科一般采用的引用格式如下:
(p.s.:但如果期刊有要求,大家還是按要求來哦~)
普通科學(General Science):CSE
心理學和社會科學(Psychology & Social Science):APA
醫學科學(Medical Science):AMA/NLM
生物學(Biology):CBE
化學(Chemistry):ACS
數學(Mathematics):AMS
物理(Physics):AIP
那么,到底引用是怎么樣子滴???
就決定是你了CSE,以你為例,好好讓眾愛卿好好感受一下引用格式!
CSE是 Council of Scientific Editors的簡稱 (o゜▽゜)o 具體來說,使用CSE這種引用方式的學科有生命科學、數學、自然科學。
- STEP 1
首先,我們來選擇一種文內引用(In-Text Citation)的格式, 文內引用是在學術論文的正文中進行的引用,它是一條線索,使用它的目的在于讓讀者順藤摸瓜地在論文末尾的參考文獻(Bibliography)處,找到引文的詳細來源。
一般有三種文內引用的格式可以選:
① Citation–Sequence/ Citation–Name system
Citation-sequence和citation-name都是通過標注引文編號的方式指向參考文獻。
具體來說引文編號的格式可能會根據期刊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可以標上標,放在方括號或括號中。 而編號出現在句號之前還是之后,也要看投稿期刊的具體要求。
例子來啦:Tortoises are susceptible to a variety of ectoparasites, including ticks and cloacal mites.[1]
那這兩種文內引用的格式有什么區別呢?玄機就在它們相似的名字里!
愛之深,黑之切~前面提到過,文內引用是一條線索,目的是讓想要了解更多信息的讀者去文末看參考文獻。而citation-sequence和citation-name就對應了兩種不同的參考文獻的排序方式。
在citation-sequence中,引用按其在文本中首次出現的順序列出。例如,如果作者Smith的參考文獻是本文中第一個提到的參考文獻,那么對他的文獻將在參考文獻列表中排第一位。而每次引用Smith的相同作品,我們都會在引文末標注相同的編號。
在citation-name中,參考文獻按照作者姓氏(Surname)首字母順序排列。同一作者的多本作品按標題字母順序列出。參考文獻按該順序編號,Adam亞當的作品編號為1,Brown的編號為2,依此類推。
② Name–Year system
在name-year system(有時又被稱為Harvard System)中,我們需要在括號內把作者的姓氏和論文的出版年份在引文文末標注出來,姓氏和出版年份之間要打空格。
暈不暈?暈不暈?!!!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Appropriate treatment of ecto-parasitic infestations in tortoises depends on the severity of the infesta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secondary infections(Smith 2012).
劃重點啦!!!這里的句號一定要標在右括號的后面。
如果引文的作者有兩位,則用“and”一詞分隔兩位作者的姓氏,
例如:(Abernathy and Smith 2008);
對于3位或更多位作者,只需提供第一位作者的姓氏,后接“et al.”,
例如:(Abernathy et al. 1998).
大噶還記得么?文內引用只是一個線索,最終是要對應到參考文獻的。使用name-year system的論文,不會給參考文獻編號。排序方式則和citation-name system相同,按作者名字的順序排序,同一位作者的多本作品按時間順序列出。
- STEP 2
前面的概念講清楚了后面的步驟就簡單多了!現在我們直接飛到文末,看參考文獻的格式咯。
第一步,最簡單!對于使用citation-sequence和citation-name的同學來說,我們先把每一個參考文獻條目前面都標上序號;使用name-year的同學就不用標序號了。
接下來依次寫作者的姓(surname)、名字的首字母(first initial),注意,名字的首字母和文章標題之間用英文句號隔開。
例如:Smith Z. Common ectoparasitic infestations in Steppe Tortoises.
對于具有多個作者的文章,按照原始出版物中給出的順序列出作者,作者的名字之間用逗號隔開,例如Smith Z, Robinson W, West D.
- STEP 3
上文章標題。眼明心亮的各位(彩虹屁~)肯定看到在上面的例子中,文章標題不需要使用斜體或用引號引起來,只需要將標題的首字母大寫就OK了(除專有名詞外),這是CSE這種引用格式的特色。
- STEP 4
是時候,把期刊名稱寫上了!在CSE中,期刊標題根據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標準進行縮寫。期刊標題首字母大寫,但不用斜體表示。同樣,文章標題和期刊名稱之間也要標英文句號,接下來的步驟都以此類推。
Duang,舉個栗子!
Smith Z. Common ectoparasitic infestations in Steppe tortoises. Faux J Vet Sci.
想找到期刊的標準縮寫,可以戳這兒哦~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database:http://www.issn.org/services/online-services/access-to-the-ltwa/
我知道有些同學已經忍無可忍了,有很多的話想跟芳老師說。芳老師在這兒給您請安了!
- STEP 5
在期刊標題后注明出版年份、卷數(Volume)、期刊編號(Issue)以及頁碼。不過對于一些電子期刊(Online Journal)來說頁碼也可以被替換為位置標識符,例如“位置編號(Location Number)”。 對于每卷發行多個期刊的期刊,我們還要寫上期刊編號。所以一個完整的CSE式引用就誕生啦:
Smith Z. Common ectoparasitic infestations in Steppe tortoises. Faux J Vet Sci. 2012;303(1): 42-78.
好啦,這一期的科學期刊引用小常識就搞定了,芳老師溜了溜了!
溜回哪里?溜回這里——Invisor大本營
最后最后,大家可以對InVisor芳老師多多支持哦~點贊點贊點贊哈!!!如果您對科研輔導、論文發表有任何想法的話,非常歡迎來狂撩芳老師喲~(一般人不會告訴他的客服微信:invisor001,備注“知乎學術科研”齁)????
參考資料:
2. https://writing.colostate.edu/guides/guide.cfm?guideid=12
3. https://jobsforeditors.com/cse-format.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的ama格式_想发SCI?期刊引用格式选好了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投标文件 医院弱电系统_智慧建筑办公楼弱
- 下一篇: flutter --- 使用dio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