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卫系统建设方案(智能垃圾分类收运管理)
第8章 智慧環衛系統建設
8.1 環衛設施管理子系統
環衛設施管理子系統致力于建設完成環衛基礎設施臺賬的數字化管理,通過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技術,對環衛設施信息進行地圖管理和統計分析。
8.1.1 設施數據庫管理
基礎設施數據庫參考建設部城鎮建設行業標準CJ/T171-2002《城市環境衛生設施屬性數據采集表及數據庫結構》的要求進行設計,共包括主次干道、垃圾收集點、垃圾收集站、公共廁所、垃圾處置場、公共場所共六大類設施。
鎮城管分局在鎮內已投放18m3的連體垃圾箱18個, 2.2m3的小型收集箱400個,預計先后投放660L、240L、120L垃圾桶共7100多個,進一步完善垃圾收運系統,提升垃圾收運質量。雖然在街上已擺放了2300個垃圾桶,但很多群眾都不愿意把垃圾放在垃圾箱里面,有些人刻意把垃圾桶踢壞、破壞的這些行為,通過本管理子系統,將大大減少此類現象。
數據庫實現環衛基礎設施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設施名稱、行政區劃、地址、建設時間、面積、日處理量、負責人、聯系方式等關鍵詞信息。
實現設施數據標準化、精確化管理,設施查詢方便、實用。
8.1.2 設施GIS管理
運用WEBGIS技術,對設施位置狀況進行定位管理,可在地圖上對設施位置進行在線標注、屬性查看、分布查詢等。在線查看基礎設施基本屬性信息,信息進行定期更新,實現設施分布狀況直觀掌控;方便直觀顯示設施運行情況,設施狀態(正常、在建、維修、拆遷等)一目了然。
8.1.3 設施日常管理
設施日常管理規范基礎設施的大型變更流程,實現設施狀態變更(新建、拆除)的實時跟蹤,基礎設施狀態同步更新。
8.1.4 匯總統計管理
運用報表引擎及數據挖掘等技術,實現了環衛設施分布、數量、使用情況的匯總,通過設施匯總數據,可直觀掌握設施變化狀況、各行政區域類設施數量分布狀況等。
8.1.5 設施可視化規劃管理
運用可視化地圖、數據模型等技術,基于服務面積、服務人口、歷史垃圾量等數據提供科學的布局建議。具體包括設施布局狀況的在線查詢、布局合理性分析、布局建議生成及規劃方案的自動生成。
8.2 中轉站管理子系統
中轉站管理子系統主要實現城市垃圾中轉站(壓縮轉運站)作業情況及車輛進出情況的全過程智能化監管,通過垃圾轉運環節的有效監控,可確保城市生活垃圾的高效和規范轉運。
8.2.1 中轉站數據臺賬管理
運用數據庫技術,建立標準、規范中轉站(壓縮轉運站)數據庫信息,包括:中轉站名稱、啟用日期、所屬區域、所屬街道、照片、服務面積、服務人口、地址、責任單位、責任人、聯系方式、配套設備情況、GPS坐標等。
通過系統建立可實現中轉站信息的精細化和標準化管理,并通過GIS地圖直觀展現全市中轉站的位置分布狀況。
8.2.2 中轉站視頻監控管理
實現了中轉站出入口等關鍵點位的在線視頻監控,監管中心可任意切換中轉站監控視頻,便于直觀了解所有中轉站周邊環境衛生狀況及作業是否規范。
由于垃圾運輸車輛進場作業時間較早,所以監控設備選用高清、帶紅外夜視拍攝功能的戶外防水槍機和半球機。從而確保中轉站每日按時“開張”、創建干凈靚麗的中轉站環境,杜絕中轉站安全事故的發生。
8.2.3 語音對講管理
雙向語音對講系統是將音視頻流通過局域網或廣域網進行傳送,由監控中心平臺進行集中管理,在告警現場和事件處理人員之間快捷的建立音頻對話機制,為中轉站應急情況、環境衛生不達標等情況下建立簡單有效的及時溝通方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8.2.4 車輛出入管理
通過在中轉站安裝出入口抓拍設備、RFID設備,通過號牌識別結合車輛配備RFID身份卡,車輛進站自動識別身份并打開道閘,非法車輛無法進入中轉站。
垃圾運輸車在中轉站驗證成功以后,由網絡將車輛的數據到數據中心后臺服務器,由后臺管理軟件進行統一的處理統計。
8.2.5 垃圾轉運計量監管
實現了中轉站計量數據的在線采集、實時傳輸及查看,系統通過在中轉站安裝“無人值守稱重系統”或與現有的中轉站地磅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實時采集中轉站實時進站的垃圾量數據。
實現中轉站實時中轉量精確掌握,中轉站服務范圍、人口垃圾量的分析,確保垃圾及時中轉。
8.2.6 中轉站滲濾液監管
實現了中轉站滲濾液水質、水量相關指標的在線監測,實時掌握每日滲濾液水量及水質達標狀況。
確保中轉站滲濾液無害化排放,同時對污水池液位超過警戒線的情況進行預警,并調度最近吸污車進行污水轉運。
8.2.7 中轉站臭氣監管
中轉站除臭管理系統實現中轉站臭味情況的監管以及除臭體系的運作監管。中轉站安裝臭氣監測儀器,實時監測中轉站整體氣味的管理,設置管理閾值,當中轉站氣味達到一定程度時,系統進行預警,同時觸發現場除臭設備,進行除臭作業;或是遠程提醒現場作業人員進行除臭作業。
8.3 環衛車輛監管子系統
8.3.1 實時監測管理
通過安裝車載一體機實現機掃車、灑水車等機械化作業車輛的實時位置與作業狀態的在線查看與追蹤。具體包括實時GIS位置、地址、速度、方向、行駛路線、點火狀況等信息,同步實時預警車輛違規行為。根據車輛作業位置,形成軌跡路線。
8.3.2 作業軌跡跟蹤
作業軌跡跟蹤實現環衛車輛歷史作業軌跡查詢和回放,系統通過圖形化方式的地圖上回放車輛作業全過程,便于對車輛的監管。
8.3.3 作業規則管理
作業規則管理實現環衛作業車輛的排班管理,車輛的作業標段(路段)、作業時間、作業趟數均形成量化的任務指標,方便核算車輛的任務完成情況。作業規則的制定是車輛實時監測數據的比較基礎,是作為車輛任務完成情況的判斷指標。
8.3.4 作業狀態監管
車輛作業狀態監管子系統主要監管對象為清掃、灑水車,有些作業車輛會出現“空駛”狀態,即車輛在作業時沒有開啟真正的作業功能(如洗掃一體車在作業時必須開啟清掃、灑水功能)。通過車載智能一體機設備,對各種作業車輛在規定路段未開啟作業裝置系統的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實行預警,杜絕“空駛”,保證車輛的安全可控性,提高作業效率。
8.3.5 車輛油耗監管
通過車載一體機與超聲波傳感器對油耗異常進行在線預警,實現作業過程車輛油耗數據的實時采集車輛油箱的實時油量,實時回傳到監控中心,用戶可在地圖點擊車輛查看每輛車的實時油量數值,并可對車輛百公里油耗與實際油耗進行對比分析,同時生成每日車輛作業里程及油耗報表。既及時查明原因,遏制違規行為;又能使部門之間相互監督,提高了油料管理的時效性及工作效率。
8.3.6 違規作業管理
違規作業預警管理主要實現作業車輛作業過程中的各類違規現象進行管理及設定。主要包括越區設置、越線設置、超速設置、“空駛”預警設置、軌跡偏離預警設置、油耗異常設置、超時停車設置七種。
8.3.7 車載視頻監管
通過清掃、洗掃、掃水、除雪車等作業車輛安裝車載監控攝像頭,對車輛清掃、灑水、除雪作業后路面狀況遠程監控及實時狀況抓拍,同時支持駕駛室內安裝顯示屏查看作業后道路狀況。通過遠程可視化監控,清掃質量問題快速響應、處理。
視頻安裝位置根據需求安裝位置一般為掃把左右、車輛后側、車輛油箱、駕駛室內等。監管車輛作業后的路面清潔情況,實時掌控作業質量;監測油箱部位,防止不規范行為發生;車內監管駕駛員狀態與是否闖紅綠燈等。
8.3.8 智能統計管理
基于車載智能一體機采集到的車輛作業過程數據,系統運用數據分析儀對海量數據進行二次分析,實現車輛作業里程、作業趟數、油耗、違規次數等自動累積,通過比對作業規則實現車輛清掃任務執行情況的精細化管理,改變傳統僅僅通過回訪軌跡來核算工作量的模式,實現清掃任務量化考核。
8.3.9 車輛調度管理
車輛調度監管包括日常排班派發與應急調度,日常排班派發是將環衛處或者車輛運輸單位將日常車輛作業規則發送至指定車輛;應急調度實現車輛在運行過程出現異常情況時,進行備用車輛調度,保證環衛作業正常完成。車輛上安裝車載調度屏,實現調度信息的獲取。同時可以通過調度機制將預警信息與智能統計信息,提醒車輛及時調整至規范作業狀態。
8.3.10 基礎信息管理
運用數據庫技術實現環衛車輛基本信息的管理,包括車牌號、發動機號、作業類型、所屬作業隊伍、所屬部門、服務區域、品牌型號、載重量、開始使用時間、使用年限等;
系統支持車輛數據的批量錄入、權限范圍內增刪改查、支持匯總統計。
匯總統一管理模塊通過一定的查詢條件,形成統計報表。如查詢某一區域所有車輛數量分布、某一區域除雪車數量等,支持導出打印。
查詢條件主要包括區域、類型與自定義報表。
8.4 環衛人員監管子系統
8.4.1 作業區段管理
根據環衛處排班模式將作業路段與環衛處環衛人員和保潔公司進行綁定,以路段或者區域為排班單元,每個路段都安排人員進行清掃,保潔公司的排班信息由各保潔公司進行自行排班。環衛處在系統中可以查看路段綁定情況,環衛管理部門根據地圖或者列表進行查看,方便目前路段的管理情況,為排班打下基礎。
根據作業人員的不同的作業類型,運用區域技術與圖元技術將作業區段實現劃分規范化管理。劃分類型主要包括區域性作業類型,實現科學管理;道路保潔實現路段管理;基礎設施類(如公廁、垃圾站等)等保潔工作類型,實現以基礎設施為中心,圈定一定范圍區域作為人員保潔區域;停車場實現固定點考勤管理。
8.4.2 人員臺賬管理
人員臺賬管理通過數據庫技術將所有保潔公司的環衛工人進行數據庫管理,明確是否需要進行定位功能,為實時監管奠定基礎。同時對人員數據進行精確掌握,環衛工人補貼核撥無誤。
8.4.3 作業排班管理
作業排班管理功能實現保潔公司或者環衛工人與作業區域、路段和基礎設施的匹配,對班次的屬性信息進行設定,設置環衛人員的作業排班信息,包括人員姓名、作業地點、作業時間要求等。
8.4.4 實時定位管理
環衛工人經常出現聚眾聊天和隨意離崗的現象,環衛工人在崗期間會離開崗位一段時間,系統將人員與作業區域綁定,通過要求環衛人員安裝統一的定位移動APP,實現對環衛人員最新位置的采集,同時實現人員作業狀態的監管。
8.4.5 作業記錄管理
人員作業記錄管理是根據人員定位信息將環衛工人的作業軌跡進行散點圖匯總,形成當天作業記錄匯總,作業點圖可進行回放,方便管理人員知道環衛作業人員的作業的動態變化,系統自動統計在崗的點、脫崗的點。
系統支持工號、姓名和作業區域等關鍵字段進行查詢,支持單條記錄查詢與多條記錄查詢,單條記錄查詢時根據工號依次查看。
8.4.6 違規信息管理
環衛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出現的違規異常情況進行集中管理,主要類型包括遲到管理、違規滯留、違規脫崗、作業量不足、異常離線。系統針對這四種違規類型進行后臺設置。
8.4.7 數據匯總統計
根據監管信息進行數據統計,形成各種報表,方便監管人員進行管理決策。統計范圍包括作業公司作業過程統計、人員考勤信息統計和違規情況統計。
8.5 作業質量考核子系統
作業質量考核子系統基于移動終端技術,實現環衛作業質量的移動、現場化考評,通過科學、標準的評分辦法,對作業結果進行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分,從而實現環衛作業質量考核的智能化。
8.5.1 智能抽樣管理
通過自定義抽樣規則,可智能生成每次的作業考核內容,例如可按常規的鄉鎮、所、及各保潔公司等條件進行抽樣,可按考核覆蓋率、黑名單、上次考核不達標等有針對性的條件進行智能抽樣。系統支持條件抽樣外,支持地圖抽樣,可地圖選定一塊區域進行抽樣。
智能抽樣管理保證考核內容確定的公平、公正,確保作業考核的覆蓋率和科學性。
8.5.2 移動考核管理
運用自帶手機安裝專用APP實現現場作業考核,考核人員可把現場考核情況實時上報到作業監管中心(或區及作業單位),包括現場檢查情況、扣分內容、扣分項(標準)、照片、地理位置等信息。
實現作業考核的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反饋。
8.5.3 考核GIS管理
通過移動考核終端,可以實時查看考核人員位置信息,達到對考核人員的在崗情況與實時位置信息,同時可以結合考核結果與位置信息,發現問題發生地點,及時調度車輛或者人員進行處理。8.5.2 作業考核統計分析
運用數據分析及數據挖掘技術,系統可針對問題的統計分析報表,得出各鄉鎮、所及保潔公司的考核得分,同時分析出在作業保潔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分析各問題高發的時間段,根據各單位的歷史得分,對各單位作業質量進行科學評估。
8.5.3 考核標準管理
建立環衛作業考核的標準數據庫,將道路保潔、公廁、轉運站的考核標準(市容標準、考核標準)進行錄入,可通過逐級定義考核類別、項目、扣分項(加分項)、扣分規則、整改時間等信息,進行考核標準的版本管理。
標準可進行自定義修改,如加分項的增加,加分項是指在作業過程中具有較為優秀或者創新的做法進行加分。
8.6 環衛場站出入口管理
8.6.1 系統結構
?
8.6.2 系統組成
出入口控制系統由前端子系統、傳輸子系統、中心子系統組成,實現對車輛的24小時全天候監控覆蓋,記錄所有通行車輛,自動抓拍、記錄、傳輸和處理,同時系統還能完成車牌、卡片與車主信息管理等功能。
8.6.3 系統功能
8.7 環衛作業車輛視頻監控
車載作業監控系統是專為車載安防領域設計的新款視頻監控設備。它采用了嵌入式處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統,采用H.264音視頻壓縮/解壓縮技術、GPS全球定位技術、4G無線通訊技術等對各類環衛車進行24小時監控。系統可進行音視頻同步錄像、全球定位、無線音視頻實時傳輸,同時主機上預留多種接口,可以與車載顯示屏、車載攝像機、車載拾音器等車載設備連接。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智慧环卫系统建设方案(智能垃圾分类收运管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DK源码——利用模板方法看设计模式
- 下一篇: android按钮控件常见问题,An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