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 9000 及阻抗匹配学习笔记(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阻抗匹配的相關考量
1定義
1.1微帶線
 ???微帶線(microstrip):微帶線是一根帶狀導線,指只有一邊存在參考平面的傳輸線,頂部和側邊都曝置于空氣中(也可上敷涂覆層),位于絕緣常數 Er 線路板的表面之上,以電源或接地層為參考。有非嵌入/嵌入兩種。
1.2帶狀線
 ???帶狀線(Stripline):帶狀線是置于兩個參考平面之間的帶狀導線,在絕緣層的中間,有兩個參考平面,H1和H2代表的電介質的介電常數可以不同。
1.3參考層
????所有阻抗控制信號線都有參考層,有相同層的,有不同層的,一般是不同層的,除非客戶特別注明為共面。參考層判定準則:找到阻抗控制信號線,其正下方和正上方的最鄰近的銅面即為參考層。(簡單說如后面所說的GND/VCC參考層)
 2阻抗分類
 
特性阻抗的分類:
 ?????目前常見的特性阻抗分為:單端(線)阻抗、差分(動)阻抗、共面阻抗此三種情況。
2.1單端(線)阻抗:
 英文single ended impedance ,指單根信號線測得的阻抗 。
2.2 差分(動)阻抗:
 英文differential impedance,指差分驅動時在兩條等寬等間距的傳輸線中測試到的阻抗。
2.3??共面阻抗:
 英文coplanar impedance ,指信號線在其周圍GND/VCC(信號線到其兩側GND/VCC間距相等)之間傳輸時所測試到的阻抗。
3 阻抗影響因素:
?
 ???3.1 Er:介質介電常數,與阻抗值成反比?
???3.2 H1,H2,H3...:線路層與接地層間介質厚度,與阻抗值成正比。
???3.3 W1:阻抗線線底寬度;W2:阻抗線線面寬度,與阻抗成反比。
??????????A:當內層底銅為HOZ時,W1=W2+14um;內層底銅為1OZ時,W1=W2+20um;當內層底
?????????????銅為2OZ時W1=W2+40um 。
??????????B:當外層底銅為HOZ,W1=W2+25.4um ; 外層底銅為1OZ時,W1=W2+40um ; 外層層底銅
??????????????為2OZ時,W1=W2+60um。
??????????C: W1為原稿阻抗線寬。
???3.4 T:銅厚,與阻抗值成反比。
?????????A:內層為基板銅厚,HOZ按15UM計算;1OZ按30UM計算;2OZ按65UM 計算.
?????????B:外層為銅箔厚度+鍍銅厚度,依據孔銅規格而定,當底銅為HOZ,孔銅(平均20UM,最小18UM )時,表銅按40UM計算;孔銅(平均25UM,最小20UM)時,表銅按45UM計算;孔銅單點最小25UM時,表銅按50UM計算。
?????????C:當底銅為1OZ,孔銅(平均20UM,最小18UM )時,表銅按50UM計算;孔銅(平均25UM,
????????????最小20UM)時,表銅按55UM計算;孔銅單點最小25UM時,表銅按60UM計算。
???3.5 S:相鄰線路與線路之間的間距,與阻抗值成正比(差動阻抗)。
???3.6??C1:基材阻焊厚度,與阻抗值成反比;C2:線面阻焊厚度,與阻抗值成反比;C3:線
?????????間阻焊厚度, 與阻抗值成反比??;CEr:阻焊介電常數,與阻抗值成反比。
?????????A:印一次阻焊油墨,C1值為30UM ,C2值為12UM ,C3值為30UM 。
?????????B:印兩次阻焊油墨,C1值為60UM ,C2值為25UM ,C3值為60UM 。
?????????C:CEr:按4.2。
 4 雙層板阻抗設計推薦
 
100歐姆差分阻抗推薦設計
1、包地設計:線寬、間距 7/5/7 mil
???????????????????????地線寬度》20 mil
???????????????????????信號與地線距離6mil,每400mil內加接地過孔
?2、不包地設計:線寬、間距 10/5/10 mil
?????????????????????????差分對與對之間距離》20 mil(特殊情況不能小于10mil)
?????????????????????????建議整組差分信號線外采用包地屏蔽,差分信號與屏蔽地線距離》35mil (特殊情況不能小于20mil)
90歐姆差分阻抗推薦設計
1、包地設計:線寬、間距 10/5/10 mil
???????????????????????地線寬度》20 mil
???????????????????????信號與地線距離6mil或5mil,每400mil內加接地過孔
2、不包地設計:線寬、間距 16/5/16 mil
???????????????????????差分對與對之間距離》20mil
????????????????????????建議整組差分信號線外采用包地屏蔽,差分信號與屏蔽地線距離》35mil (特殊情況不能小于20mil)
優先使用包地設計,走線較短并且有完整地平面可采用不包地設計
參考參數: 板材FR-4,板厚1.6mm+/-10%,板材介電常數4.4+-0.2,銅厚1.0OZ(1.4mil),阻焊油厚度0.6+-0.2mil,介電常數 3.5+-0.3
有圖可以看出,包地設計的含義就是,比如差分線,周圍布上地線形成包地。不包地設計就是單純的布線,然后鋪銅。
5 四層板阻抗設計推薦
100歐姆差分阻抗推薦設計
???????????????????????線寬、間距 5/7/5 mil
???????????????????????差分對與對之間距離》14mil(3W準則)
???????????????????????注:建議整組差分信號線外采用包地屏蔽,差分信號與屏蔽地線距離》35mil (特殊情況不能小于20mil0
90歐姆差分阻抗推薦設計
???????????????????????線寬、間距 6/6/6 mil
????????????????????????差分對與對之間距離》12mil(3W準則)
?在差分對走線較長情況下,USB的差分線建議兩邊按6mil的間距包地以降低EMI風險(包地與不包地,線寬線距標準一致)
參考參數:?板材FR-4,板厚1.6mm+/-10%,板材介電常數4.4+-0.2,銅厚1.0OZ(1.4mil),阻焊油厚度0.6+-0.2mil,介電常數 3.5+-0.3 ,半固化片(PP),2116(4.0-5.0mil),介電常數4.3+-0.2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SI 9000 及阻抗匹配学习笔记(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cb天线和纯铜天线_PCB天线和FPC
 - 下一篇: 模态框里使IMG的Src能动态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