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瘾群落调查
到底有多少青少年患上網癮?答案是驚人的400萬。在此前舉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李建國稱,目前我國約4000萬未成年網民中“網癮少年”占10%左右,主要原因是迷戀網絡游戲。華中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網癮斗士”陶宏開則對記者稱:“我看過另外一份報告,青少年網癮人群的數量高達1000萬”。 據此可想,包括網癮少年在內的網癮人群數量更是天文數字。不管是1000萬還是400萬,都是驚人的。而網絡游戲,被稱為是網癮的罪魁禍首。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網癮人士,揭示了網絡游戲讓他們瘋狂的心路歷程。 網癮的十大級別 陶宏開(“網癮斗士”、華中師范大學教授) “關于什么是網癮,社會上存在一些不同的判斷標準,有的側重于上網時間的長短以及對電腦和網絡的依賴;有的主要看上網的表現狀況,特別是上網后行為的非理性程度。我比較傾向于后者,按照玩家對網絡依賴的非理性程度的高低,將網癮劃分為十個級別。” 1.在正常的學習或工作時段里,下意識地喜歡偶爾上上網,但沒有產生明顯的自己或他人能覺察到的負面影響; 2.不自覺地上網次數增多,或時間逐漸加長,甚或兼而有之,但在感覺到對學習或工作有所影響后,自己基本上還能夠控制得住; 3.對上網產生了較濃厚的興趣,自己開始有些失控了,雖然在家長、老師或他人的提醒教育下,能夠有所改進,但對學習或工作已經造成一些明顯的負面影響; 4.開始依戀上網,并對家長的注意和限制產生反感情緒,對老師的提醒和批評心懷抵觸不滿,逐步對學習或工作失去興趣,但在外界的壓力之下,沒有繼續明顯的惡化; 5.有時瞞著家長、老師去上網,為了躲避批評,漸漸以撒謊的方式為自己的上網行為作掩飾,開始喜歡泡吧,但在經過嚴厲的批評和適當的幫助后,還能夠有所認識和暫時的收斂; 6.一離開網吧或不上網就會感到煩躁不安,對網絡產生了顯然的依戀心態,放學后不按時回家,周末或節假日常常見不著人,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找理由曠課、逃學,省下吃飯的錢去網吧打游戲、聊天,在家里不愿意與父母溝通,在學校里欺騙老師; 7.明確表示對上網的濃厚興趣和迫切要求,天天都要上網,對任何人的勸導和幫助都當作耳邊風;為了要上網,時常與父母或老師發生沖突;為了籌措網資,在家里想方設法地向父母要錢、騙錢,在外面以種種理由向他人借錢,公然把學習或工作不當回事; 8.已經對網絡產生嚴重的依賴性,上網已經成為生活中最主要的內容,長時間曠課、逃學,公開連續上網,在家里通宵達旦地打游戲、聊天,或在網吧里泡著徹夜不歸、連日不回,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不正常的表露,甚至出現暴力傾向,有時偷父母的錢; 9.完全放棄學習、工作,不顧一切地天天上網、泡網吧,對網絡生活產生強烈的依賴感;若父母干涉,非罵即打,暴力逼錢,離家出走,對家人基本上 毫無親情,有的不惜傷害親人,甚至因“癮”生恨,威迫父母分居或離婚;在外面,強行向他人借錢 、要錢、騙錢,甚至有偷他人的錢、或其它小偷小摸等的惡性行為表現; 10.為了上網,失去理性地走上犯罪道路。 依此標準,如果其表現出的非理性程度在五級以下,屬于一般的上網行為,開始有可能的網癮傾向。但要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導措施,及時加以矯正,應該 不會產生不良的后果。若上網的非理性表現在五級以上,那就是網癮了,需要及時的關注引導和心理治療。八到十級屬于重度網癮,要完全解決好需要很大的力度。 不參加高考去做網管 網游:《奇跡》 上癮者:戚正(化名) 上癮指數:9級 上癮元素:裝備至上、隨機掉落的寶石 “瘋狂,真的很瘋狂,那時候心里只有游戲,什么學習、高考都被我拋在了腦外。”雖然三年多沒怎么接觸網游,但是高中時沉迷網游的瘋狂已是戚正腦中抹不去的記憶。 坐在記者面前的戚正顯得有些寡言,臉上依然有著些許稚氣。為了網游,他讀高中時頻繁逃課并將大部分生活費和壓歲錢全部花在打游戲上;不參加高考,去網吧做網管只為能免費玩游戲;“貪污”網吧營業款而被老板逐出…… 讓戚正曾經瘋狂的網游名叫《奇跡》。 每年花一萬多元打游戲 讀初中時,戚正就已經開始玩游戲,但只是偶爾玩玩,他的學習成績也相當不錯。情況的轉變發生在戚正讀高二時,那時班上一些男生開始喜歡玩《奇跡》,為了增進同學“友情”,他也參與進來。 開了賬號、充了點卡,玩了幾次之后,戚正覺得這款游戲挺好玩的,開始陷入其中。起初,他和同學在中午休息時間或者下午放學后鉆進學校附近的小網 吧玩個痛快。隨著迷戀程度的加深,他們覺得打游戲的時間越發不夠,進而經常逃課,“一個星期總要逃個幾次吧,老師叫了幾回家長過來,但起不了多大作用,老 師后來也失去信心了。” 除了功課荒蕪、成績下降,戚正幾乎將他所有的錢包括生活費、壓歲錢在內,都用在了網游上,高二、高三時每年游戲花費總在一萬元以上。“我自己也算過這筆賬的,那時我每月的生活費在六七百元左右,80%都花在《奇跡》上,每年五六千元的壓歲錢也全部用上。” 戚正讀高二時的那個春節,《奇跡》推出了一項活動:充一張點卡就送一顆“寶石”。而有了“寶石”就可以升級裝備,這讓戚正心動不已。于是戚正拿 出了3000元購買了100張點卡,然后跑到網吧里,找到幾個熟悉的人,向每個人“贈送”了十幾數張卡,跟他們說:“這些點卡充的點數全部歸你們,只要你 把那顆‘寶石’給我就行了。”“點數是用來計算游戲時間的,不能用來升級裝備,當時我有足夠的點數,不過很想要‘寶石’,所以就買了很多卡。”戚正回憶 說。現在戚正依然保留著許多《奇跡》的充值點卡:“沒有什么特別原因,只是留著。” 為升級裝備“貪污”網吧收入 進入高三后,功課壓力加大,但是戚正并沒有從《奇跡》中抽身而出,反而越陷越深。那年,戚正家所在的盧灣區某街道拆遷,父母拿著拆遷款在莘莊買 了房子,而他則依然在原來的高中讀書,平時住在一個原先的老鄰居家中。父母每天不在身邊看管,戚正覺得越發自由了,逃課打游戲逐漸成家常便飯,甚至是通宵 打游戲。有時通宵打累了,戚正白天干脆就躺在鄰居家里睡覺,連學校都懶得進。住了半年多的時間,鄰居將其趕出了“家門”,但戚正很快就找到了落腳點。因為 跟網吧老板已相當熟悉,商量之后,網吧老板讓他每天晚上來這里當網管。戚正很樂意,這樣不但能免費上網,而且每個月還能拿些工錢。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著,快到高考了,戚正覺得自己肯定考不上大學,就決定不參加高考,父母得知后也無法可施,干脆懶得管他。就這樣,在同學參加高考時,戚正依然在網吧里玩游戲。 升級裝備要花很多錢,父母斷了他的經濟來源,光靠網吧老板給的那點工錢根本不夠,于是他打起了網吧營業款的主意。不過,“貪污”了幾次之后被老板發現,戚正又一次被驅逐出門。 點評 《奇跡》游戲理念是“裝備至上,隨機掉落”,這吸引了眾多玩家。為了獲取好裝備,玩家不惜重金購買他人賬號,或從其他途徑購買能夠升級裝備的“ 寶石”。有的玩家為了獲得同怪物戰斗時掉落的“寶石”(掉落的幾率非常之小),十幾個小時都在游戲中睜大著眼睛。費錢、費時間,《奇跡》的殺傷力不同凡 響。 游戲打到“臨產”才罷手 網游:《魔獸世界》 上癮者:鄭潔、張濤、劉斐(化名) 上癮指數:9級 上癮元素:虛擬世界中的“會花” 拉女友一起下水玩 “魔獸,真的是有魔力的。”劉斐吐出一口煙圈,緩緩說道。“可以讓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沉迷到他自己都難以想像的地步,更不要說那些整天在網游里吆五喝六的小孩子了。” “我們這種三十多歲的人下了班應該干嘛?運動、飯局或者加班,或者回家陪家里人……但如果你迷上了網游,這些對你都不可能有吸引力了。”劉斐玩 《魔獸世界》4年了,從剛上班那時玩通宵到現在每天和太太“夫妻老婆檔”玩三小時,已經算是收斂不少了。但他身邊的同齡人,可不是個個“見好就收”的。 2005年,同為雜志社編輯的劉斐和張濤一起迷上了《魔獸世界》,當時遭到張濤女友鄭潔的強烈反對,為了既能玩游戲又能不得罪女友,張濤做出了一個至今讓他后悔不已的決定——拉女朋友一起玩。 一開始,鄭潔覺得陪男友玩玩也好,不就是打打怪獸拿拿裝備嗎?等自己玩好了還可以好好教育一下幼稚的男友。剛玩時,鄭潔25歲,為了和游戲里的 年輕玩家打成一片,她在游戲工會中自稱19歲,還在念大學。頭幾個星期,張濤覺得簡直就是生活在天堂,玩游戲時女友不吵也不鬧,還時不時向他“虛心請教” 攻略,張濤覺得自己這招“誘敵深入”實在是高。 可惜好景不長,他漸漸發現女友好像變了一個人,下班回家也不做飯,也不再喜歡粘著自己,連以前最喜歡的周末逛街也不去了。在外貿公司工作的鄭潔 收入不菲,打了《魔獸世界》后,卻是打游戲比上班認真。上班不去可以不用請假,但不去游戲工會一定要請假。久而久之,張濤也習慣了。結婚后,兩人對《魔獸 世界》的迷戀依舊。 “現在他們夫妻倆每晚七點準時上線打,11點下線,像上班一樣。鄭潔比她老公打得還起勁,”說起好友,劉斐也是一臉無奈,“現在只要是晚上去張濤家,就可以看到他們夫妻兩人一人一把小椅子,背對背坐在陽臺上打游戲。” 夫妻在游戲里行同陌路 一般來說,玩網游的很多情侶在網游世界里也都以“神雕俠侶”身份出現,但鄭潔和張濤雖然身處同一個服務器卻一直是形同陌路,因為鄭潔不可能讓丈 夫來“破壞”自己在網游世界中的完美形象。“網游里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在現實生活中享受不到的待遇,女生都喜歡‘裝嫩’,鄭潔一開始就說自己是19歲,現 在4年過去了,她玩的游戲工會里所有人也仍然認定她只有23歲。”劉斐說。鄭潔聲音很年輕,《魔獸世界》玩家都采用語音聊天,幾年下來,鄭潔早就是所在服 務器里出名的美女,“可以說是他們工會的‘會花’了,很多人跟在她后面追求她,她根本不可能請假說自己要生小孩停玩幾個月。”所以,懷孕期間的鄭潔對《魔 獸世界》的熱情不減,穿著防輻射服一直打到臨產前一個月才罷休,把一旁的張濤急得不行。 現在,鄭潔的寶寶已經8個月大了,她在寶寶一個月的時候就“重返戰場”繼續打游戲,繼續享受“會花”的待遇。劉斐說,寶寶倒是也很乖,很少哭鬧,但每次去張濤家,都看到寶寶一個人躺在搖籃里,就覺得網游的力量真的是無窮大。
“網游對成年人吸引力都這么大,對全無社會閱歷的小孩子就更不要提了。”劉斐說,在《魔獸世界》里如此沉迷的孩子遠比成年人多,很多玩家一開 口,就可以聽出是未成年人,稚氣未脫,說話也不懂禮貌,但他們比成年人有多得多的時間,所以會有更好的裝備、級別、人脈,這些虛擬世界里的優越感,會讓孩 子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在游戲里,直到不可自拔。 點評 盡管有防沉迷系統盯著,但一玩《魔獸世界》就是幾個通宵的孩子并不在少數,防沉迷系統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自稱骨灰級玩家的小語告訴記 者:“真正有網癮的大多數是自制力較差的青少年,他們只需要借用一個朋友或者親人的×××,填寫對方的姓名、×××號,就可以以成年人的身份玩了。而且這 套防沉迷系統本身也存在可笑的漏洞,目前魔獸在內地一共有9大區,每個區里有幾十個服務器。可在這幾百個服務器里,只有寥寥幾個是有防沉迷系統的。” 舞伴提出“×××” 網游:《勁舞團》 上癮者:小夭(化名) 上癮指數:8級 上癮元素:炫目的道具、“舞友” 山西太原的小夭覺得自己最近得了“多動癥”,只要一聽到音樂聲,手指頭就會不由自主的“跳動”起來,心里也只有一個念頭:“馬上找電腦上網。” 讓小夭如此著迷的就是網絡游戲《勁舞團》。為了它,進入高三的小夭已經無數次逃學,也把所有的零花錢都“貢獻”了。最近一次模擬考,小夭多門成績高掛紅 燈。“也想過不玩,可控制不住自己,一天不摸鍵盤 本篇文章來源于 ***基地-全球最大的中文***站 原文鏈接:[url]http://www.hackbase.com/news/2008-10-10/19712.html[/url]
“網游對成年人吸引力都這么大,對全無社會閱歷的小孩子就更不要提了。”劉斐說,在《魔獸世界》里如此沉迷的孩子遠比成年人多,很多玩家一開 口,就可以聽出是未成年人,稚氣未脫,說話也不懂禮貌,但他們比成年人有多得多的時間,所以會有更好的裝備、級別、人脈,這些虛擬世界里的優越感,會讓孩 子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在游戲里,直到不可自拔。 點評 盡管有防沉迷系統盯著,但一玩《魔獸世界》就是幾個通宵的孩子并不在少數,防沉迷系統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自稱骨灰級玩家的小語告訴記 者:“真正有網癮的大多數是自制力較差的青少年,他們只需要借用一個朋友或者親人的×××,填寫對方的姓名、×××號,就可以以成年人的身份玩了。而且這 套防沉迷系統本身也存在可笑的漏洞,目前魔獸在內地一共有9大區,每個區里有幾十個服務器。可在這幾百個服務器里,只有寥寥幾個是有防沉迷系統的。” 舞伴提出“×××” 網游:《勁舞團》 上癮者:小夭(化名) 上癮指數:8級 上癮元素:炫目的道具、“舞友” 山西太原的小夭覺得自己最近得了“多動癥”,只要一聽到音樂聲,手指頭就會不由自主的“跳動”起來,心里也只有一個念頭:“馬上找電腦上網。” 讓小夭如此著迷的就是網絡游戲《勁舞團》。為了它,進入高三的小夭已經無數次逃學,也把所有的零花錢都“貢獻”了。最近一次模擬考,小夭多門成績高掛紅 燈。“也想過不玩,可控制不住自己,一天不摸鍵盤 本篇文章來源于 ***基地-全球最大的中文***站 原文鏈接:[url]http://www.hackbase.com/news/2008-10-10/19712.html[/url]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hyuhan/104929
總結
- 上一篇: iOS中的小知识点
- 下一篇: AppScan下载安装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