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runner学习记录一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loadrunner学习记录一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一、什么是性能測試?
使用自動化測試工具對產品按一定的性能指標進行測試,解決性能瓶頸,給用戶最好的體驗。
二、性能測試的目的?
目的是驗證軟件系統是否能夠達到用戶提出的性能指標,同時發現軟件系統中存在的性能瓶頸,優化軟件,最后起到優化系統的目的。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評估系統的能力,測試中得到的負荷和響應時間數據可以被用于驗證所計劃的模型的能力,并幫助作出決策。 2.識別體系中的弱點:受控的負荷可以被增加到一個極端的水平,并突破它,從而修復體系的瓶頸或薄弱的地方。 3.系統調優:重復運行測試,驗證調整系統的活動得到了預期的結果,從而改進性能。 檢測軟件中的問題:長時間的測試執行可導致程序發生由于內存泄露引起的失敗,揭示程序中的隱含的問題或沖突。 4.驗證穩定性(resilience)可靠性(reliability):在一個生產負荷下執行測試一定的時間是評估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是否滿足要求的唯一方法。 三、性能測試類型? 性能測試類型包括負載測試,強度測試,容量測試等。 負載測試(Load Testing):負載測試是一種主要為了測試軟件系統是否達到需求文檔設計的目標,譬如軟件在一定時期內,最大支持多少并發用戶數,軟件請求出錯率等,測試的主要是軟件系統的性能。 壓力測試(Stress Testing):強度測試也就是壓力測試,壓力測試主要是為了測試硬件系統是否達到需求文檔設計的性能目標,譬如在一定時期內,系統的cpu利用率,內存使用率,磁盤I/O吞吐率,網絡吞吐量等,壓力測試和負載測試最大的差別在于測試目的不同。 容量測試(Volume Testing):確定系統最大承受量,譬如系統最大用戶數,最大存儲量,最多處理的數據流量等。 性能測試中包含以下測試類型: 基準測試 - 比較新的或未知測試對象與已知參照標準(如現有軟件或評測標準)的性能。 爭用測試:- 核實測試對象對于多個主角對相同資源(數據記錄、內存等)的請求的處理是否可以接受。 性能配置 - 核實在操作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測試對象在使用不同配置時其性能行為的可接受性。 負載測試- 核實在保持配置不變的情況下,測試對象在不同操作條件(如不同用戶數、事務數等)下性能行為的可接受性。 強度測試- 核實測試對象性能行為在異常或極端條件(如資源減少或用戶數過多)之下的可接受性。 容量測試- 核實測試用戶同時使用軟件程序的最大數量。 性能評價通常是和用戶代表一起協作并且以多級方法執行的。 性能分析的第一級涉及單一主角/用例實例的結果評價和多個測試執行的結果比較。例如,在測試對象上沒有其他活動的情況下,記錄單一主角執行單一用例的性能行為,并將結果與相同主角/用例的其他幾個測試執行進行比較。第一級分析有助于確定可以表明系統資源中存在爭用的趨勢,該趨勢將影響從其他性能測試結果所得出的結論的有效性。 分析的第二級檢查特定主角/用例執行的摘要統計信息和實際數據值,以及測試對象的性能行為。摘要統計信息包括響應時間的標準偏差和百分位分布,這些信息顯示了系統響應的變動情況,正如每個主角所見到的一樣。 分析的第三級有助于理解性能問題的起因和加權值。該詳細分析采用低級數據并且使用統計方法,幫助測試員從數據中得出正確的結論。詳細分析為決策提供客觀和定量的標準,但是它耗時較長,并且要求對統計學有基本的理解。 當性能行為差異確實存在,或是由于某些與測試數據收集相關的隨機事件引起時,詳細分析使用統計加權值的概念來幫助理解。即認為在基本級上,任何事件都具有隨機性。統計測試確定是否存在無法用隨機事件解釋的系統差異。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uogangsky/p/6033902.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oadrunner学习记录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DAVINCI DM365-368中 l
- 下一篇: 测试团队月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