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R 成像技术学习(三)—— LOFIC
HDR 成像技術學習(一)
HDR 成像技術學習(二)
????????我們拍攝的照片來自傳感器上的像素,它們將光處理為電信號,組合起來輸出畫面。當捕捉對象亮度過強,大量電荷擠在單個像素內,生成的圖像就會過曝。
????????LOFIC(Lateral Overflow Integration Capacitor,橫向溢出集合電容)的基本思想在于,當電荷超過像素原本能承載的最大限度(最大阱容),多余的電荷就會流到相鄰的電容里,而不至于溢出來。這樣,高亮畫面就能清晰顯示了。簡單示意如下:
? ? ? ? ?其像素結構如下所示:
? ? ? ?像素電路由全耗盡光電二極管(PD)、轉換開關(T)、將電荷轉換為電壓的浮動擴散(FD)、復位開關(R)、源極跟隨放大器(SF)、 像素選擇開關(X)、橫向溢出積分電容器(? )和FD與CS之間的連接開關(S)。 高滿阱容量是通過橫向溢出積分電容器??實現的,該電容器在積分時間內對從 PD 溢出的光電子進行積分。 較低的輸入相關噪聲是通過更高的轉換增益和最小化 FD 電容來實現的。 因為抑制了附加電路元件,所以可以實現小像素尺寸。 ?
????????曝光時只要PD達到飽和阱容的一半(Skim level)就會觸發相關電路動作把電荷轉移到CS電容上。讀出時,首先讀取PD信號,隨即再讀取PD和CS電容和總信號。英文skim 常用語描述在水上撇油脂的動作,所以LOFIC 又稱為 Skimming pixel。
???????? 其工作時序如下:
????????
- t1:在曝光之前,開關T、R和S導通,以復位FD和。
- t2:此時,復位噪聲N2保持在 + 。噪聲N2還包括由SF的閾值電壓變化引起的固定模式噪聲。
- t3:在積分周期? 期間,信號電荷在 PD 處積分直至達到飽和,然后溢出電荷通過開關 T 在 ? + 處積分。此操作使來自 PD 的溢出電荷能夠用于信號。
- t4:積分后,通過關閉開關 S 將 FD 與 LOFIC 電容器隔離。分配給FD的電荷作為信號N1讀出。N1包含FD LOFIC 暗電流、熱噪聲和 SF 晶體管閾值電壓變化引起的固定模式噪聲。
- t5:通過打開開關 T 將信號電荷從 PD 轉移到 FD。
- t6:從 PD 轉移到 FD的信號電荷作為信號 S1 + N1? 讀出。
- t7:通過打開開關 S,在 PD、FD 和 CS 處積分的所有信號電荷在 + ?處混合,然后作為信號 S2 + N2讀出。
- t1’:+ ? 通過打開開關 T 和 R 進行復位。
- t2‘:在關閉開關 R 和 T后讀出下一場的復位噪聲 N2’。噪聲 N2’還包括由 SF 閾值電壓變化引起的固定模式噪聲。
- 從每個像素讀出信號 N1、S1+N1、S2+N2 和 N2’。
這里讀出了兩次信號,可以看做是兩次曝光下的數據,就此完成HDR模式。
? ? ? ?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讀出過程,見下圖:
??????LOFIC光電轉換特性如下圖。 高靈敏度信號 S1 在小 FD 電容處被轉換。 FD+LOFIC電容實現了高滿阱容量信號S2。 由于 S1 和 S2 信號對入射光都具有線性響應,因此通過將 S2 信號替換為飽和 S1 信號,可以簡單地再現高滿阱容量信號。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HDR 成像技术学习(三)—— LOFIC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 - hadoop,mapr
- 下一篇: C#带按钮的文本框TextBoxC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