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钟域电路设计——结绳法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跨时钟域电路设计——结绳法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信號從快時鐘域到慢時鐘域過渡時,慢時鐘可能無法對快時鐘變化太快的信號進行采樣。
之前的同步器法對兩個時鐘間的關系有要求,結繩法適用于任何時鐘域之間的過渡。
結繩法的原理是將快時鐘信號的脈沖周期延長,等到慢時鐘周期采樣后再“解繩”,還原為原來的脈沖周期寬度。
一、數據驅動結繩
利用數據的邊沿做時鐘,可將脈沖延長,直到采集到數據,然后復位。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clkB域需要等待三個clkB才會在最后一個寄存器輸出并完成輸入端的復位。所以如果Din_clkA變化較快,即持續時間小于三個clkB(Din_clkA的頻率大于clkB的1/3),那么Din_clkA的變化將無法采樣到。
這種方案適合采樣數據較少的控制信號。
二、數據SR結繩
利用數據作為異步復位、置位信號。
將觸發器的輸出展寬為單時鐘周期的脈沖
三、握手協議結繩
其時序圖如下:
?
結繩法可以解決快時鐘向慢時鐘過渡的問題,適用范圍廣,但是實現較為復雜,且效率不高。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跨时钟域电路设计——结绳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 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
- 下一篇: WPF--TextBlock的Too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