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赛>华为杯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经验分享--数模之星提名
從0到1的數模之路
“篤學力行,不畏難;守正求新,為攻堅”!這是我們在“數模之星”答辯現場喊出的口號,代表著我們對數學建模努力實踐、追求創新的態度。在杭電的日子里,我參加過一次校賽,兩次國賽,從成功參與獎到數模之星提名獎,一路走來,困難和挫折自是形影不離。但正是在一次次歷練中,在一次次總結和改變后,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下面分享一下我參與數學建模比賽的領悟與心得。
一、參賽動機:
1、“簡歷上拿得出手,面試時說得出口”:在全國研究生數模競賽組委會、秘書處東南大學、各大承辦高校和贊助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已成功舉辦十余次,并且參賽單位與參賽隊伍數量多,社會認可度高,含金量高。
2、“讓人興奮的連鎖反應”:主辦方給予的現金獎勵(冠軍5w,亞軍4w,季軍3w,數模之星1w,一等獎2.5k,華為專項獎5k),學校也給了豐厚的獎勵(一等獎9k,二等獎6k,三等獎3k,成功參與都有0.6k,還有三天飯票美滋滋),除了金錢上的獎勵外,還加科研分、作為科創項目的結題條件等等,一連串良性的甚至讓人興奮的連鎖反應就這樣撲面而來。
3、“滴水成流”:借著數模競賽的東風,作為一名在校研究生,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數學建模相關知識,有更好的機會去展示在數學建模方面的才能,學到的知識甚至可以為科研助力,更好地做到學以致用。
二、參賽經歷小記:
研一作為隊員參加了“華為杯”第十六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了成功參與獎,初次參賽毫無比賽經驗,題目求解并不完美,論文也草草寫完,結果是注定的。有了一次參賽的經驗,研一下學期報名了校賽選拔,遺憾的是校賽也只是三等獎。研二參加了“華為杯”第十七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我們是抱著“保三爭二”的心態去的,最終獲得了一等獎并獲得了現場答辯的資格,著實讓我興奮了好一陣。這次賽題我們選擇的常規題型-B題,從選題人數上就可以看出,參賽總隊伍一萬七千多支,有效交卷隊伍一萬四千多支,其中B題就占據了半壁江山(七千多支)。我們拿出了半天的時間進行題目選擇,在確定題目后,我們簡單的進行了一下成員分工,確定每個人主要負責哪一道題目,在每道題目的完成上,一個人是主力,其余人是助力,出謀劃策,這樣的規劃可以較快的完成題目。
在具體解題過程中,我們拿出了半天的時間去查閱與題目相關的文獻,搜集解決問題的相關方法并列出來,方便使用。每個人把自己負責的題目解決完成后,針對題目寫出草稿,匯總到專門負責論文的同學這里,最后論文初稿完成后,三個人一起潤色,期間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去繪圖和繪制表格,摘要和目錄也廢了很多心思,臨交卷的前一個晚上通宵修改了論文,最終論文查重4%左右。解題過程中,我們隊伍開始勁頭十足,中間有過低潮期,不過最終還是堅持了下去。
由于疫情的原因,答辯會一拖再拖,最終確定時間是4月份,我們提前一個月著手制作答辯ppt,由于答辯時間8分鐘,評委提問5分鐘,所以對ppt的內容和答辯的節奏把控要求較高,期間修改了數十次之后才確定了最終的稿件。
三、參賽領悟:
成功往往垂青于有準備之人,數模競賽中自然也是如此。每年數模競賽時間相對較為固定,為9月中旬,準備參賽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前做好準備。
1、“廣泛撒網,重點培養”:
作為沒有參加過數學建模競賽的小白,可以跟隨學校數模組的老師,參與暑期學習班進行系統的學習。考慮到研究生數學建模的賽題類型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在日常學習和平時訓練中,前期可以“廣泛撒網”,盡可能多的學習建模的方法與技巧,后期可以“重點培養”,找到自己擅長的題型,攻于一點,比賽時直接選擇熟練的題型自然是得心應手,有的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就做自己擅長的,不要搞花里胡哨。
2、“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讀懂題意再做題,不要急于下手,明白每個題目的真正要求和難點,然后繪制一個整體的框架,理清解題思路。可以拿出半天的時間去調研,通過查閱文獻對這個問題有個精準的把握。
3、“大道至簡”:
復雜的事情簡單去做,解題過程中不要一味的追求華麗的模型,簡單的模型就可以求解的問題何必棄簡求繁呢,但是在簡單模型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獲得更好的效果這是可以的。
4、“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合理規劃好時間,全隊一起逐題解題不提倡,可能會導致虎頭蛇尾,題目做不完或者論文草草結尾,畢竟論文才是評判的標準,論文還是要追求精致的。建議團隊成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個人對各個題目都有參與的情況下完成自己負責的題目,論文也要與題目同步進行,作為隊長,要負責協調各項工作,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 時間規劃(9.17 8:00 ~ 9.21 12:00)
9.17~9.18(可以不熬夜) 選擇賽題、查閱文獻、交流分工
9.18~9.19 1~2題(一般較簡單)同時論文同步進行
9.19~9.20 3~4題(一般涉及建模)查閱文獻、論文書寫
9.20~9.21(通宵,修改論文) 5題,修改論文(重點論文書寫)
9.21 最后檢查一遍論文、交卷、休息
解題前規劃好時間,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論文書寫,并不是非得題目求解完成才開始寫論文,可以提前把論文框架搭建起來,后面只需要填充實驗內容即可。
5、“三人行,必有我師”:
誠然,能力強的人自然是我們選擇隊友時的首選,但是也不要忘記“水桶效應”,組隊時,盡量根據隊友分工均衡搭配,編程、建模、論文寫作都很重要,較于能力,合作更為重要,多交流,互相體諒,使三個人真正融合成一個團隊,發揮團隊的作用,必然得到“1+1+1>3”的效果。
雖然每個人有主要負責的題目,但是不參與其他題目的討論是不現實的,數學建模的題目是環環相扣的,集思廣益才能獲得更多的解題思路,在交流中也避免了鉆牛角尖的問題,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要置身事外搞隊友心態,團隊需要團魂。
6、“門面靚麗、內容精裝”:
題目求解的正確性固然重要,但論文書寫更是重中之重,評委最終還是看你論文進行打分的。論文寫作要簡單扼要、層次分明。簡單扼要就是論文寫作論點清晰,不要長篇大論的贅述,讓專家一眼就看到論文中的重點、創新點。層次分明就是論文寫作邏輯通順,問題重述、分析、求解、評價等按部就班,讓專家瞟一眼就覺得論文框架清晰、結構完整。論文寫作做到“三精致”:摘要、目錄精致,論文結構精致,圖表呈現精致。
四、參賽收獲:
作為“葫蘆娃”團隊的隊長,代表學校去參與“數模之星”的答辯,在為學校爭取榮譽的同時,也給自身帶來了巨大的成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唯有堅持到底,數模競賽才會取得成功。當你站在領獎臺上時,回憶起比賽時的點點滴滴,無疑是人生一份珍貴的回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研赛>华为杯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经验分享--数模之星提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机器学习python——python基础
- 下一篇: Java学习之SpringBoot整合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