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学习笔记】三十六 保护模式十:通过中断发起任务切换----中断任务
上一篇文章學習了:OS學習筆記】三十五 保護模式十:中斷描述符表、中斷門和陷阱門
本篇文章接著上一篇文章學習中斷任務。
我們在前面文章中一直在說通過中斷發起任務切換,本文就是將之前沒有說明白的內容:通過中斷發起任務切換講明白。
1、 中斷任務
當中斷和異常發生時,如果根據中斷向量從IDT中找到的描述符是任務門,則不是進行一般的中斷處理過程,而是發起任務切換。如下圖,是通過中斷發起任務切換的原理:
用中斷發起任務切換,直覺上的好處是方便。比如,因為硬件中斷的發起是客觀的,很容易用它來實現一個剝奪式的、搶占式的多任務系統。這就是硬件調度機制。
不過,這并不是它最主要的目的。想象一下,當前任務正在執行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終止類型的異常,比如雙重故障,會怎么樣?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用iretd指令返回到哪個任務繼續執行時不可能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把雙重故障的處理程序定義成任務,非常恰當。當雙重故障發生時,執行任務切換,切換到內核中的任務中去,從容的將發生故障的任務從從系統中抹去,回收內存空間,然后重新調度其他任務執行,會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具體的說,在中斷機制中使用任務門有以下好處:
- 被中斷的那個程序或者任務的整個執行環境可以被完整的保存起來(保存帶它的TSS中)
- 由于接管任務的是一個全新的任務,因此,可以使用一個全新的0特權級棧。這可以有效的防止因當前任務的0特權級棧遭到破壞而使整個系統崩潰
- 由于是切換到一個新的任務,因此,它有一個獨立的地址空間
當然,和一般的中斷胡成立過程相比,利用中斷發起任務切換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速度很慢,畢竟要保存大量的機器狀態,并進行一些列的特權級和內存訪問的檢查。
由中斷和異常而發起的任務切換時,不再保存CS、EIP的狀態,但是在任務切換工作完成后,處理器要把錯誤代碼壓入新任務的棧中(如果有錯誤代碼的話)。
任務是不可重入的,因此,在進入中斷任務之后和執行iretd指令之前,必須關中斷,以防止因相同的中斷再次發生而產生常規保護異常。
2、錯誤代碼
上面提到了錯誤代碼。下面我們簡單介紹錯誤代碼。
有些異常產生時,處理器會在異常處理程序或者中斷任務的棧中壓入一個錯誤代碼。通常,這意味著異常和特定的段選擇子或者中斷向量有關。
如下圖是一個錯誤代碼的格式:
- EXT位:異常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此位為1時,表示異常是由NMI、硬件中斷等引發的。
- IDT位:用于指示描述符的位置。次位為1時,表示段選擇子的索引部分(錯誤代碼的位15-位3)是指向中斷描述符表(IDT)的。為0時,表示段選擇子的索引部分是指向GDT或者LDT的。
- TI位 :僅在IDT位為0的時候才有意義。當TI=0時,表示段選擇子的索引部分指向GDT,否則指向LDT。
- 段選擇子的索引部分用于指示GDT/LDT內的段描述符,或者IDT內的門描述符,它就是我們平時所用的段選擇子段選擇子的高13位
- 有時候,錯誤代碼可能全是0,這表示異常的產生并非由于引用了一個特定的段,也有可能是想要引用一個段,但是那個段的描述符是空的。
3、總結
本文主要學習通過中斷發起的任務切換,以及學習以下錯誤代碼的格式以及各個位代表的含義。
詳細的內容還是要參考原書籍,這里只是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學習探討加個人:
qq:1126137994
微信:liu1126137994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OS学习笔记】三十六 保护模式十:通过中断发起任务切换----中断任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Roboto 字体
- 下一篇: fatal error LNK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