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竹禅是谁画的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清代的竹禅是谁画的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八山疊翠詩”是寶塔詩的一種類型。所謂“八山疊翠”,是指詩中有八個“山”字堆疊起來,句式參差,猶如一座山峰,豎立八行,行行有山,高低四層,層層亦有山,亦諧亦莊,甚是有趣。清代龔煒《巢林筆談》載評,“高低寫作四層,壘成山形”,“索轉成文,清新可誦”,“巧制也”。 溯其本源,真正以“山”入題的寶塔詩始見于唐代令狐楚《山》,首句為單字,其后每兩句遞增一字,自上而下順讀即可。 山 聳峻 回環 滄海上 白云間 商者深尋 謝公遠攀 山巖泉滴滴 幽谷鳥關關 對島西連隴塞 猿聲南徹荊蠻 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馀麋鹿閑 至明代嘉靖年間,昆山人鄔景合開創“八山疊翠詩”這一體式,此后數百年間多有文人墨客為之,但真正傳諸后世的僅有寥寥幾首。據史料記載,鄔景合是一怪才,資貌平平,但卻滿腹經綸,因而被皇太后相中,以永福公主許之,于是他平步青云,成了嘉靖皇帝的妹夫,官拜駙馬都尉。后于清馥殿在直諸臣俱行祝厘禮,因他不俟禮成而出,且放浪狂言,嘉靖帝怒之,削職歸原籍。隆慶二年復官。卒贈少保,謚榮簡。逝者如斯,盈虛如彼,如今能讓我們聊以憑吊的就只有他傾心所作的兩首疊翠詩了。“八山疊翠詩”是鄔景和游覽蘇州半山寺之時,目睹山之秀美、寺之雄奇、景之清幽之后,詩興蓬發而創。此詩形狀如山,讀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第一二行連讀,然后從第三行開始,每行拿出一半,向右盤旋而下,讀至末行再向左,再盤旋而上,即成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詩,而且中間兩聯對仗工整。 原詩:《八山疊翠詩.游寫蘇州半山寺》 山山 遠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樂歸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蘇城樓閣擁山 堂廟舊題村苑閬疑 竹禪塔留莊作畫實 絲新醉侑歌漁浪滄 詩解: 山山遠隔半山塘,心樂歸山世已忘。 樓閣擁山疑閬苑,村莊作畫實滄浪。 漁歌侑醉新絲竹,禪塔留題舊廟堂。 山近蘇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此詩或寫做前尖式,讀法與上相同。見下: 山疑實滄 山世擁閬畫浪 山塘歸已閣苑作漁 山隔半心樂忘樓村莊歌 山遠光百千三城題留侑 山映峰四蘇舊榻醉 山里近廟禪新 山堂竹絲 后來鄔景和游覽蘇州吳縣洞庭包山靈光寺時又寫了一首變體山形“疊翠詩”,題為《包山疊翠詩--游西山靈光寺》。 山山 靈異 山鄰有山 擇后四神 山前山季游山 遍訪都春是盡 山外野山山色映山 人至慕山山眼照山 樂因是歸光如鏡鏡 真尋俗世貪不身隨 此詩以九個山字在外,五個山字在內,暗隱“包”字。讀法同《八山疊翠詩.游寫蘇州半山寺》,讀詩的“路徑”迂回曲折,沿其吟讀走向,大抵為一“亞”字狀。 詩解: 山山靈異有山神,四季游山盡是春。 山色映山山照眼,山光如鏡鏡隨身。 不貪世俗尋真樂,因是歸山慕至人。 山外野山都訪遍,山前山后擇山鄰。 由于此詩形制特殊,寫之較為難能,故自明朝以降,所見作品不多。我長期以來搜集到的僅有十數首,仔細研究后發現其中竟多有抄襲之作,現摘錄三首,聊博一笑。 第一首是清朝王爾烈所作: 山 角下 山八青山 天到路角 山遠我彎高山 天說都響水流 山間人人潺潺深山 此宿夜行般千語鳥 多艱險曉叫叫得行 涉跋途長難里萬人 詩解: 山下青山路角彎,高山流水響潺潺。 深山百鳥千般叫,叫得行人萬里難。 長途跋涉多艱險,曉行夜宿此山間。 人人都說天山遠,我到天山八角山。 第二首清代某詩人寫的《游霍山》,原詩如下: 山山 外霍 山青是山 路曲講名 山青彎我好山 流水響說道東 山深潺潺人人關三 百鳥聲聲為夜半定 行上路叫俗客湖江 人萬里難勸君莫作 詩解: 山外青山路曲彎,青山流水響潺潺。 深山百鳥聲聲叫,路上行人萬里難。 勸君莫作江湖客,俗為夜半定三關。 人人說道東山好,我講名山是霍山。 (注:霍山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山(五岳五鎮)之一。古時華夏名山有五岳、五鎮,五岳為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鎮為東鎮沂山、西鎮吳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無閭山、中鎮霍山。“中鎮霍山于霍州”,名排五鎮之首。) 第三首見于江西宜黃縣二都石鞏寺石壁和浙江東康縣一座名山上的一塊詩碑。除所述山名不同,余皆一致。石鞏寺壁上題為《鐵牛山》詩,抄錄于下: 山 牛下 山鐵青山 獅到曲路 山好我彎高山 獅說盡響水流 山關人人潺潺深山 守神有夜呀呀鳥百 虧心事半叫路上行 做莫人為難分十人 此詩讀為: 山下青山路曲彎,高山流水響潺潺。 深山百鳥呀呀叫,路上行人十分難。 為人莫做虧心事,半夜有神守山關。 人人盡說獅山好,我到獅山鐵牛山。 從以上三首可以看出三者皆為因襲而來,由于成詩年代久遠,所出不詳,故也無法判斷究竟誰是第一作者了。 “八山疊翠詩”并非僅限于寫山,寫別的題材也可以。近代有人就寫過“八柳疊翠詩”和“八梅疊翠詩”等,這里就不贅述了。(完) 附:拙作《八葉疊翠詩》和《包葉疊翠詩》錄于下,謹供諸君雅賞: 一、《八葉疊翠詩》 葉葉 盈柯 葉春翠葉 萬香瓊新 葉底尋棱玉葉 賀相遙塵纖擾 葉投紫電清風生葉 顰游鳳馭美妒云流 液筠心早酒催辰旭 吮龍涵微露月親日 詩解: 葉葉盈柯翠葉新,瓊棱玉葉擾纖塵。 清風生葉流云妒,美酒催辰旭日親。 月露微涵龍吮液,筠心早馭鳳游顰。 葉投紫電遙相賀,葉底尋香萬葉春。 二、《包葉疊翠詩》 葉葉 含嬌 葉情萬葉 落惜香菁 葉舞葉溫秀葉 燼蘭積鳴箏玉 葉猶抱葉葉懷春葉 英華潤葉葉笑懷葉 色歡腸入隱秋鴻鴻 冷逐風臨酒卮聲隱 詩解: 葉葉含嬌萬葉菁,香溫秀葉玉箏鳴。 葉懷春葉葉懷笑,葉隱秋鴻鴻隱聲。 綠韻臨風揮暖色,歡腸入葉潤華英。 葉猶抱葉堆蘭燼,葉舞葉飛傳葉情。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清代的竹禅是谁画的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