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相对” 高薪面前,任何的喊冤叫屈都是苍白无力的
2021年剛開始,我的朋友圈就被一樁接著一樁的 “噩耗” 連番轟炸。
1月1日,曾在《巴啦啦小魔仙》中飾演 “凌美琪” 的孫僑潞不幸去世,年僅25歲,死因是常年熬夜,再加上飲酒過量而導致的猝死。
1月3日,我在網上看到有關「拼多多23歲女員工,凌晨加班后猝死」的報道,聽說是因為一個月連續(xù)工作 300+小時以上,所以才導致的突然猝死。
有人說:“300+小時?太夸張了,不可能吧?”
相比娛樂圈的那些事,我畢竟在互聯(lián)網圈混飯吃,也有不少朋友曾經在拼多多工作過,用他們的話說,什么早10點到晚11點,什么周末來加班,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所以粗略算一下,這個數(shù)字似乎真不夸張。
1月6日,網上又爆料出一則 “應屆生因拒絕996而被申通快遞辭退” 的消息。
好了,看完這三則消息之后,你的心情怎樣?
是不是像那些自媒體寫的那樣,說什么資本家就是滿嘴的銅臭味,在他們眼里,普通員工還不如一只臭蟲,就活該用命換錢花?
或者感嘆打工仔活著不容易,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的人類,看不透的虛偽?
還是不屑一顧,認為大家都是在拿命換錢,沒必要大驚小怪感覺自己損失了?
……
上周六清晨,我還躺在床上,微信上就有位讀者把相同的問題拋給我,問我怎么看?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寫公眾號近四年來,一不追逐熱點,二不討論八卦,三不推廣告,立足自己的經歷與見聞,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回憶和感悟。
所以我就看了一眼,未加思索,直接回答:“我既不是當事人家屬,也不是身邊朋友,沒資格對這幾件事說三道四?!?/p>
等了一會,她說:“嗯,我知道,但你工作那么多年,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或者結合你自己的經歷談一談?”
對,你沒看錯,是 “她”,不是 “他”。
既然人家妹子都這么說了,裝逼也好,顯擺也罷,我干脆起床打開電腦,思索了片刻之后,一字一字開始敘述。
1
客觀:面對競爭,以短跑的速度跑長跑
在「拼多多23歲員工猝死事件」發(fā)生后,無論主流媒體還是一些自媒體都借此發(fā)表過很多報道。
當然,有些是借題發(fā)揮,但也有些不僅剖析的相當透徹,而且分析的還有理有據(jù)。
來瞧瞧這張圖,這些年,拼多多也好,拼夕夕也罷,他們都在忙些什么?
說得很好聽,那叫 “造福民眾”,但實際上呢?不是干著 “老酒裝新瓶” 的把戲,就是不斷 “挖掘” 著人類的惰性和貪欲,從而達到推動自己業(yè)務的發(fā)展。
當然,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你不觸碰法律的高壓線,甚至觸碰一些所謂 “道德底線”,只要能賺錢,只要有人買單,通常也是可以被大眾接受的。
有哥們說,這叫 “應用場景創(chuàng)新”,懂不?
但問題就是,什么新零售也好,什么新電商也罷,這種 “快速獲取流量之后,倒逼供應鏈” 的玩法,基本都是以 “控成本,搶時間” 為原則。
咱們拿拼多多和美團這兩家公司來說,不到半年就進入了除北京和上海之外的幾乎所有的中國省會城市,而且聽他們內部的人說,像「多多買菜」這種新業(yè)務,什么上線時間呀,什么招募團長的活動截止日啦,差不多都是在系統(tǒng)、運營都還是一張草圖的時候,就已經跟外界拍著胸脯承諾 —— “放心!咱們1月20日就開團!”
“什么?今天1月15日,你說1月20日就開賣?瘋了吧?”
不,他沒瘋。
“這是公司戰(zhàn)略目標,這是本季度業(yè)務攻堅戰(zhàn)役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打贏則生,打敗則亡!”
“不就少睡幾晚覺嗎?年輕人,要努力!要拼搏!我們必勝!!”
怎么樣?這番話熟悉嗎?
直到多年后,我才漸漸懂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什么至關重要,什么攻堅,差不多已淪落為喊你加班,把你轉型成一臺機器的口頭禪了。
什么?你敢在上戰(zhàn)場的時候退縮?那沒說的,不僅當場擊斃(當即解聘),還會在你的臉上烙上 “害群之馬” 的標記。
好了,說到這里,相信有人會笑出聲。
“虧你還在圈子里混了那么多年,咋了?古代開疆拓土的時候,不死人嗎?現(xiàn)代企業(yè)擴展業(yè)務,不需要人投入嗎?”
“互聯(lián)網,玩的就是快速試錯,小步快跑,懂不?”
是,您說的有道理。
今天的中國,無論企業(yè)的發(fā)展,還是個人的成長,都需要艱苦奮斗、不懈奮斗,甚至敢闖、敢干、敢拼,這無可厚非。不過我覺得,這些只是一家企業(yè)文化的精神,一種凝聚力,一種價值觀,一種推動不斷發(fā)展進步的動力。
可有些公司,尤其在面對競爭的時候,習慣把這些東西當成了 “生死令牌”,無視科學規(guī)律(人體極限),強迫員工的思想達到 “操著賣粉的心,掙著賣白菜的錢” 的高度,并長時間 “以短跑的速度跑長跑”。
稍有不從,稍有反抗,就以 “砸飯碗” 相要挾。
沒辦法,誰讓咱們是窮人家的孩子呢?算了,從了吧。
但這樣長此以往,那些身體底子還不錯的,時不時生個小病,繼續(xù)茍延殘喘的活著,而那些身體底子不咋地的,甚至還有一些有隱患的……猝死,無非就是個時間問題。
有人說,這種企業(yè)的老板良心都被狗吃了。
有人說,這種企業(yè)說好聽,這叫道德強奸,說不好聽,這就叫草菅人命。
怎么樣?吐吐槽,發(fā)泄發(fā)泄,開心了嗎?但開心不解決問題,存在即合理。
在互聯(lián)網后時代,人們手機上的App越來越多,各行業(yè)也在繼續(xù)投入金錢和精力,這場爭奪用戶時長的游戲也就會一直持續(xù)下去。
2021年,這場游戲越來越像一場無限戰(zhàn)爭。
俗話說,商場如戰(zhàn)場。讀過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自古以來,但凡戰(zhàn)爭,加冕為王的永遠是老板,而充當炮灰的永遠是老百姓。
老板與員工永遠是對立的,一個理直氣壯的打,一個莫名其妙的挨,怪誰呢?
不是有人說,沒有專制就沒有進步,沒有剝削就沒有發(fā)展嗎?
你別說,還真是這么個道理。
2
主觀:你才有病呢!我的身體棒棒噠!
我媽曾經說過:“永遠別忘了,你一切的奮斗,都是為了讓愛你和你愛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p>
但在我看來,奮斗也好,勤奮也罷,這玩意是個偽命題。
在我接觸的大多數(shù)程序員中,從農村出來的,或是家庭條件比較窮苦的占比還是比較高的。
對他們來說,雖然投胎的技術不咋地,但卻在成年之后遇上一個好時代。
回望互聯(lián)網和數(shù)字化高速發(fā)展的這十幾年里,與那些靠關系、靠背景、靠出生的工作相比,程序員這個工種,相對還是比較公平的。
你有能力,不怕苦,甚至都不太用說話,靠一副鍵盤,一個鼠標,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比其他行業(yè)更多的回報的機會。
設想下,在其他行業(yè)中,如果你啥靠山都沒有,想拿到月薪過萬的薪資,那需要論資排輩多少年?遭受多少磨難?但在這十幾年里,對一名程序員來說,如果你的運氣不是太差,一般只需要三年就可以達到。
好了,說到這里,相信有些人的嗓子眼又開始刺癢了。
“月薪過萬也能算高薪?你別總是拿二十年前的事情來給別人說教行不行?”
“我稅前月薪兩萬多,但去掉房租(或房貸)、吃喝,基本也就只剩幾千塊了……”
“我們這叫遇上一個好時代?技術崗位多數(shù)集中在一線城市,我們不像你你命好,出生在上?!?/p>
“租房也好,買房也罷,高昂的生活成本就能把很多人攔在大門之外……”
……
是,你們說的這些都是事實。
怪不得什么猝死啊,什么一天跑四個城市的勵志故事呀,絕大多數(shù)都是窮孩子出生的打工人。
以IT圈為例,為什么在圈內上海、北京的本地人非常少?又苦,又累,雞叫做到鬼叫的作息時間,就多拿幾千塊錢,瘋了?
不僅都是家里獨生子女,而且父輩和祖輩都會留下一些房產,運氣再好點來個動遷,什么房呀,什么礦呀,不用努力就能得到。
有句話說得好,有些東西,你出生的時候沒有,可能這輩子也就都沒有了。
不,這句話對很多技術男來說等同于放屁。
為什么?
因為無論是學校、職場還是社會,再加上一些無腦自媒體的焦慮煽動,讓這些理科男不僅開始慢慢地忘記了自己,忘記了時間,更是忘記了 “健康” 是什么。
每天清晨,喊醒自己的不再是夢想,而是房貸、房租和水費、電費。
每個周末,比起去健身房運動,還不如在家里刷一刷抖音里的沙雕,看一看公眾號里的 “大神”,聽一聽《羅輯思維》里的上帝。
跟吸鴉片一樣,靠這些所謂的 “精神支柱” 來緩解下自己內心的焦慮和緊張。
每年春節(jié),從老家回到工作地之后,很多人都會拿出父母和孩子的照片,一邊流淚,一邊握緊拳頭對自己說。
“好好努力,我要通過奮斗,改變自己的命運!”
“好好努力,我要通過奮斗,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好好努力,我要通過奮斗,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
什么?你們勸我注意身體,少喝酒,不要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放心,放心,我身體嘣棒,吃嘛嘛香。
別的不說,即使連續(xù)三個晚上不睡覺,我都可以保持精力充沛,牛逼不?
牛逼,真是牛逼,但有句話說的好,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不過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因為缺乏經驗,因為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再加上焦慮和欲望的侵蝕……他們壓根就不知道自己的 “力” 有多少,你讓他怎么 “量”?
這幾張圖是一份上海外服聯(lián)合《大眾醫(yī)學》發(fā)布的《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shù)報告》,這幾天被炒上微博熱搜。
你們看第二張圖,這異常率98.75%什么概念?
說得直白一些,就是100個上海白領里面,從醫(yī)學角度稱得上 “完全健康” 的還不到2人。
其中,超過一半男性都查出體重超重(55.9%),而脂肪肝或脂肪肝浸潤(53.4%)
剩下,比較普遍的問題是血粘度升高(34.72%)、甘油三酯血癥(30.7%)、血尿酸偏高(28.12%)。
……
當然,這份報告也不必太當真。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這明顯帶有 “故意炒作” 的味道。
畢竟在一些 “磚家” 眼里,什么狗屁健身,什么垃圾太極拳,這些都是 “消耗生命” 的代名詞。
只有你買了他的專家門診,或是預約了他的NB理療課程,那你在他眼里才能算走上人生巔峰了。
3
“道理咱都懂,但這里工資高呀,我也無可奈何”
熟悉我的朋友或讀者都知道,我有位從事獵頭工作的老婆,我有不少文章的題材都來自于她的所見所聞。
去年的某天,我媳婦曾跟我說起過一個案例。
這位候選人A,36歲,因為抱怨加班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而且還要時不時出差等原因,找到我媳婦,希望能給他推薦一份相對輕松一點的工作。
他們約好見面溝通,整個過程還是比較愉快的,從我媳婦的角度來看,他也是比較優(yōu)秀的,應該很好賣。
幾周后,根據(jù)他的要求,我媳婦給他推薦了兩個崗位。
第一個,醫(yī)療圈內的TOP企業(yè),不僅穩(wěn)定、工作內容比較單一,而且還不用出差(甲方)。
只不過薪資和現(xiàn)在差不多,相當于平跳。
第二個,醫(yī)療圈內的新興(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不僅不太穩(wěn)定、一人多崗(就是你老板經常說的 “分人不分崗,工資那一份” 的鬼話),而且還要在入職第一年先到陜西分公司工作。
但是薪資比現(xiàn)在高60%,相當于起飛。
看完這兩個崗位的說明之后,這位候選人A,開始猶豫了。
……
好了,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疑惑,他猶豫?他為什么要猶豫?第一個崗位不是和他的訴求很符合嗎?
是,但在我媳婦的軟磨硬泡之下,他最終選擇了第二個崗位,并順利拿到了Offer。
相信有人要怒了:“你這啥狗屁案例!既然第一個崗位的匹配度那么高,為啥死拉硬拽的給人家推第二個?”
這有什么奇怪的?你要知道,獵頭靠什么活著?靠傭金。那么傭金的多少又依賴什么?候選人的薪資。
換句話說,候選人的薪資越高,那么獵頭就賺得越多。
如果你是我媳婦,你會怎么選擇?
別告訴我你凡事都會站在別人立場想,再說了,在投資領域的候選人,誰都不是傻子,絕不可能憑某某某的幾句話就改變自己的立場。
你不信?那你聽聽他自己是怎么說的。
在接到Offer的第二天,為了表示感謝,候選人A約了我媳婦吃飯。
回來之后,媳婦跟我大致說了下他們交談的內容,其中有一幾句對話讓我印象深刻。
……
我媳婦問:“我也不明白,為什么你最終還是選擇了第二個崗位?你不是說你媳婦最討厭你出差嗎?這下可好,常出差搞成了常駐點……你媳婦怎么說?”
候選人A:“能怎么說?被我說服了唄?!?/p>
我媳婦不解,忙問:“說服?你厲害,怎么說服的?”
候選人A:“你知道我的,雖然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上海讀的,但運氣不是很好,第一份工作做的不是很順。”
“到了該升職的時候,沒我的份?!?/p>
“到了該加薪的時候,頂頭上司卻跳去了競爭對手那里?!?/p>
“上家公司是我進入職場后的第二家公司,雖然收入還算穩(wěn)定,但業(yè)績表現(xiàn)平平,我也沒有太多表現(xiàn)的機會?!?/p>
聽到這,我媳婦打斷他:“不對吧,你不是說是因為加班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和出差的原因嗎?”
他點了點頭,說:“這話不矛盾啊,正是因為公司業(yè)績一般,所以我也好,我媳婦也好,也就認了?!?/p>
“錢少一點也就算了,那就朝九晚五唄,但總不能錢又少,人又見不著吧?”
我媳婦聽明白了,點了點頭,繼續(xù)說:“你去了這家公司,肯定比原來更忙了,我記得你有哮喘,還有脂肪肝是吧?身體沒問題吧?”
他笑了,拍了拍胸脯(我媳婦還給我學了下)說:“我才36歲,還能再拼幾年呢。身體這東西,扛一扛就過去了?!?/p>
“就像你說的,我一個農村出來的窮孩子,大學也讀了,研究生也讀了,快40了,混了個逼樣,怎么對得起家人?”
“至于身體、陪伴時間……道理咱都懂,但這里工資高呀,我也無可奈何?!?/strong>
……
當時聽完我媳婦的敘述,我沉默了很久。?
想想是啊,什么996,什么007,什么加班累……
薪資給到跟普通公司一樣的時候,你說996是資本主義的美麗新世界,年底給你15薪的時候,你又說年輕人應該多吃點苦,多鍛煉鍛煉,忙才有成長。
沒給加班費的時候,你說老板是傻逼,如果給你加班費的話,你又說信不信我能加班加到你破產。
時不時讓你出差的時候,你說沒時間陪老婆和孩子,自己內心充滿著罪惡感……換一份工作,讓你在外地駐點一年,但工資給你翻一翻,還給你股權的時候,你卻又跪地磕頭,連連說 “感謝老板栽培!”
在我看來,抱怨這個,抱怨那個,關鍵就是錢沒給夠。
在我看來,在 “相對” 高薪面前,任何的喊冤叫屈都是蒼白無力的。
看完上面這幾句話,相信有人會怒懟:“你說的什么狗屁歪理?你覺得資本家們的剝削還不夠深嗎?我們賺的都是辛苦錢,好不好?”
其實吧,無論是拉糞車的張三,還是寫代碼的李四,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的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奮斗著,但幾乎99%的人都會認為,自己的收入和自己的付出不匹配,自己應該拿更多的工資。
但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家公司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中,給予不同崗位的 “相對” 薪酬是不一樣的。
對企業(yè)來說,無論你說它剝削也好,無道德底線也罷,想在面對競爭的時候活下來、發(fā)展起來,“以短跑的速度跑長跑” 一定是必然的選擇。
但對個人來說,你是不是愿意陪跑,你是可以選擇的。
換句話說,企業(yè)跟你簽訂的是聘用合同,又不是賣身契約,只要你覺得累了,覺得膩了,老子不想伺候了,你是可以隨時離開的,但現(xiàn)實情況真的是這樣的嗎?
在我二十年的職業(yè)里,無論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還是聽圈內朋友和媳婦所敘述的,大多數(shù)的案例卻恰恰相反。
就像上面那位候選人A一樣,雖然家庭和身體的處境非常尷尬,內心中的那一絲理智也迫使他大膽尋找那一份凈土,但結果呢?
降薪?不行,我還有房貸要還呢。
才十二薪?不行,我們把十四薪寫進合同的,你這沒保障啊。
不給股權?年底不分獎金?你是不是騙子啊?
……
就這樣的,慢慢地,那句話就變成了自己內心最愿意相信的幾句話。
“我找了都一年了,沒有合適的,我也沒辦法……”
“算了,我還年輕,沒那么倒霉吧?不就是脂肪肝嗎?不就是甲亢嗎?抗一抗就過去了。”
“等我把房貸還完,我就回老家養(yǎng)老!干完這一票,我就退休了!”
“反正也找不到,先干著再說吧。”
……
對大部分人來說,一旦進入這片沼澤地,只會越陷越深,很難自拔。
畢竟和其他疾病的毒性比起來,窮才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病。
寫在最后
好了,寫到這里差不多該結束了。
在過去的十年里,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和崛起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因為需求量在那擺著,所對應的速度也在那擱著,所以無論機會還是薪資、獎金,確實要比傳統(tǒng)公司的高很多。
再加上一些科技文化、技術氛圍的渲染,的確吸引了大批的年輕人投入其中。
在這些人之中,有人運氣不錯,還不到35歲就已經賺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開始回憶過去,暢談人生哲理,也有人運氣不好,到一家公司,垮一家公司,40歲了,還碌碌無為,整天唉聲嘆氣,自命不凡。
對于前者,我高舉雙手,為他鼓掌。
對于后者,我只想對你說:“我不想說什么大道理,我只是覺得,人生除了循環(huán)的把房子變大,車子的牌子變得更高級,然后把自己和家人的戶口往一線城市里塞之外,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愉快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
工作之余,你可以去游泳啊,劃船啊,遠足啊,又不花什么錢。
如果對運動沒興趣,有充足的的業(yè)余時間,也可以看看書,每個月花1000塊,找一個喜歡的興趣愛好開展開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什么?相比之下,你還是癡迷于 “如何在35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
嗯,也有道理。
那祝您好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在 “相对” 高薪面前,任何的喊冤叫屈都是苍白无力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使用 C# 中的 ValueTupl
- 下一篇: IdentityServer4(六)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