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排序算法(7)——堆排序算法详解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经典排序算法(7)——堆排序算法详解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堆排序(Heap sort)是指利用堆(最大堆、最小堆)這種數據結構所設計的一種排序算法。堆是一個完全二叉樹的結構,并同時滿足如下性質:即子結點的鍵值或索引總是小于(或者大于)它的父節點。
一、算法基本思想
(1)基本思想
堆排序的基本思想就是:從最大(小)堆得頂部不斷取走堆頂元素放到有序序列中,直到堆的元素被全部取完。堆排序完全依賴于最大(小)堆的相關操作。
(2)運行過程
堆排序算法的運作如下:
1、創建一個最大(小)堆H;
2、把堆首和堆尾元素互換;
3、把堆的大小減1,重新構造一個最大(小)堆;
4、重復步驟2、3,直到堆的大小減少為1。
(3)示例
最大堆的構建:
堆排序過程:
二、算法實現(核心代碼)
C++實現: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x_heapify(int arr[], int start, int end) {//建立父節點指標和子節點指標int dad = start;int son = dad * 2 + 1;while (son < end) { //若子節點指標在範圍內才做比較if (son + 1 < end && arr[son] < arr[son + 1]) //先比較兩個子節點大小,選擇最大的son++;if (arr[dad] > arr[son]) //如果父節點大於子節點代表調整完畢,直接跳出函數return;else { //否則交換父子內容再繼續子節點和孫節點比較swap(arr[dad], arr[son]);dad = son;son = dad * 2 + 1;}} }void heap_sort(int arr[], int len) {//初始化,i從最後一個父節點開始調整for (int i = len / 2 - 1; i >= 0; i--)max_heapify(arr, i, len);//先將第一個元素和已排好元素前一位做交換,再從新調整,直到排序完畢for (int i = len - 1; i > 0; i--) {swap(arr[0], arr[i]);max_heapify(arr, 0, i);} }int main() {int arr[] = { 4, 1, 3, 2, 16, 9, 10, 14, 8, 7};int len = (int) sizeof(arr) / sizeof(*arr);heap_sort(arr, len);for (int i = 0; i < len; i++)cout << arr[i] << ' ';cout << endl;return 0; }
三、性能(算法時間、空間復雜度、穩定性)分析
堆排序的時間復雜度為O(nlogn);空間復雜度為O(1);是不穩定的排序算法。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经典排序算法(7)——堆排序算法详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三星三季度出售近117万股ASML股票:
- 下一篇: 魅族21将挑战全球最窄物理四等边 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