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钓鱼穷三代,你们从接触钓鱼到目前大概花费了多少钱?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都说钓鱼穷三代,你们从接触钓鱼到目前大概花费了多少钱?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我釣魚十年了,來算一算釣魚花的錢。只會多算,不會少算。我屬于低等級的野釣愛好者,差不多一有空就釣魚的,一年沒有釣滿365天,但是300天或是有的。釣箱一臺,400元買的,一直用到目前,質量真的是好,一臺地方都沒有壞。釣傘一把,記得清清楚楚,105元買的,后來補發過一次傘包和插地那個鐵架,算150元吧。釣魚帽子前前后后買了四五頂,平均算二十吧,100元。釣椅一只,200元。小馬扎前前后后買過七八個吧,總數算300元。魚護買過三個,300元。活魚桶買過五個,算200元。海竿10 支,很便宜的,頂 多1500元,手竿算10支,我一般買一百塊錢左右的,算2000元吧。浮漂和線組鉤子若干,浮漂一般買50左右一套的,一共算1000吧。然后就是餌料了,我一般一天是五塊錢的餌料,多的時候十塊,一年大概是2000塊錢的餌料錢,有時候我就用玉米釣,有時候用自個配的餌料,其實一年的餌料錢應該沒有兩千,十年就是兩萬塊。不知道還有什么東西,可能我自個也想不起這么多了。這些加起來,十年了,還不到三萬塊錢!!!!我的天,一年也就是個三千塊錢。還不夠去幾次KTV啊。還不夠喝幾次酒啊!如何釣魚就窮三代了???其實不應該這么算,我這十年,一直在釣魚,而別人呢,就在認認真真地搬磚,搬一天磚存兩百,一年存五萬,十年就五十萬了,還不算利息哦。所以,我們釣魚并不是花了多少錢,而是我們把時間花在釣魚上面,少賺了多少錢,是吧?我們最大的成本是時間,并不是浪費了多少錢。別人拿這個時間就算搬磚,也是五十萬了,我們還欠著三萬啦!窮富如逆水行舟啊,不進則退啊,釣魚不但不賺錢,還花錢,所以我們就跟不上社會的節奏了,就越來越窮了。
我釣魚好多年了,小學偶爾池塘釣下魚,偷偷釣隊里的集體魚塘,抽的菜地的竹竿子,線組找媽媽要的棉線,針燒紅彎成鉤,樹上撇的棍子,比較直,中間要空的,慢慢枯死的那種,不易沉入水里,當做浮漂。廁所旁邊的泥土里搞點蚯蚓,個頭很大的那種綠蚯蚓,那個時候特別多,好挖,基本磚頭一扒開就有好幾根,一根能釣好多條,鯽魚,偷偷釣,要盯著村隊長有沒有來。那個時候花費很小,主要小,要上學,時間少,還要幫忙干農活。后來工作了,也是偶爾和同事一起,就開始買桿子了,魚鉤,魚線,慢慢的費用就大了,桿子50,到200,到500,到1000多,哎,餌料開始買一包,到買一箱,各種秒殺各種套路,都吃過,[流淚]。馬扎換釣椅,釣椅再釣箱,大幾百,再釣臺,大躺椅。。。時間不算,裝備不算,膚色變了好幾回,到目前膚色已經定型了,都是淚!有想過棄掉,耐不住釣友的視頻,圖片,精彩的故事,目前漁具很少了,魚竿一根,馬扎一臺,躺椅一臺,餌料幾包,偶爾釣點小魚,呼吸下新鮮空氣,回想起來,總算是剎住車了,可能等我有錢了,還會再次大量更新裝備[呲牙]。從未后悔釣魚,相比其他運動,吃喝那啥,這個算是很好了[呲牙]。一路前行,不計較!
釣了三十年了,今年五十歲。三十七歲前也釣魚,但不經常。三十七歲后就自個給自個辦理了退休,騎自行車,一臺馬扎一根桿,一年后就覺著缺這少那的,五六根魚竿,傘,釣凳,等等各種漁具,所以自行車換摩托。風里來雨里去,曬的像非洲難民。覺得帶的東西多,摩托不夠帶。換了個suv。有車了,釣魚是越跑越遠了,偶爾能爆護。多數時候只釣一兩斤,多了十斤八斤的。因為我配的線組小,一般都是釣鯽魚的,偶爾釣到個體比較大的鯉魚草魚,甚至是鱸魚,紅尾,鮭魚,還有老鱉。還有叫不上來名字的魚。不喜歡黑坑,喜歡野釣,因為野釣有驚喜。雖然有車了,目前又精簡裝備了,兩根魚竿,一臺釣凳。東西太多,釣點離車遠,太累人了。雖然目前很黑,但是很快樂,也很健康
釣魚需要購買魚竿、餌料、魚鉤、魚線,花錢是無法避免。但是要說釣魚窮三代或三年,肯定存在爭議。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更多是對“無節制的吃喝玩樂”,而不知收斂現象的誡勉,里面無疑有夸大的成分。根據不如何權威的雜志統計,我國目前有7000萬釣魚愛好者,如果真如俗語所說,整個國家都甭運轉了,釣魚早就被取締了。釣魚花費呈現兩極分化的特征和其他興趣愛好相比,釣魚門檻低,包容性強,下到八九歲的兒童,上至七八十歲的老大爺,只要資源允許都能揚竿施釣。問題是如今的釣魚,早已脫離了能釣就行的范疇,講究更舒服的釣、更多的釣,配制的許多漁具裝備已成了紀念、收藏品,釣魚花費也是天朗之別。筆者目前屬于能釣便可的階段,雖然也講究舒服度,但并不強烈,更無那種苛刻的要求,所以整體花費處在正常水平。比如魚竿,從3.6至7.2購買了一套,價格多在200元左右。專門購買了一支12米長的打窩竿,兼顧玩“長竿短線傳統釣法”,花費了300多元,屬于長竿中檔次較低的一款。受制于碳布、工藝的原因,國產魚竿與島國知名牌子的魚竿,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滿足日常使用完全沒有問題。其實越是高端魚竿,牌子溢價能力越強,筆者曾接觸一位退休老干部,但一直打窩竿便超過了1600元,涂裝上的logo格外醒目,是一款資深釣友都聽說過的魚竿。筆者試用了一下,魚竿的做工細節,及腰力、手竿的確略勝一籌,但對比高出的價格,卻顯得性價比極低。再比如浮漂。浮漂是釣魚人頗有爭議的一臺裝備,價格了懸殊巨大。普通納米浮漂十幾塊錢,便宜的4/5元;質量略高、細節講究的,能賣到30多元。像阿盧、黃金眼這類高端浮漂,動輒3/4百元,顯然不是針對野釣,也不是針對普通人群設計。筆者接觸的農村大爺,多是購買魚竿贈送的,包括魚線、魚護、支架,整體準備下來,100元搞定。但并不影響人家的漁獲,一臺馬扎坐上上午,遇到魚情較好的時候,4/5斤的漁獲只能算稀松平常。寫在后面具體到底花費多少錢,釣友之間差距巨大。有些釣友幾乎不如何花錢,除去購買裝備花點,以后都是自個挖蚯蚓,一年也就500元以內買些雜七雜八的配件;但有些釣友一年1/2萬打不住,碰到土豪釣友,十幾萬也是有可能,甚至更高。原創:老高
剛開始學釣魚。釣椅270,遮陽傘150,魚竿900,魚護40,魚線200,各種窩料、餌料300,抄網100,養魚箱270,防曬衣70等,計2300。還有去包船去玩海釣1000多。
在眾多釣友中,裝備齊全,成本最低莫過于我了吧?我的魚竿成本對比別人幾百塊上千塊的一支的,我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了,六米三的60多塊,五米四的90多塊,四米五的,60多塊,三米六的十多塊,兩米七的十多塊,每一條魚竿,都是經過時間和戰斗的歷練的,我平時都是野釣,能扯上岸的最大的也就是五斤左右,都是30秒之內抄網上岸,那些切線的鉤拉直的,多重那就不知道了,有的甚至扯了好幾分鐘,連底都沒離過,一直左串右串的,后來都脫了,反正魚竿是沒問題。釣椅,120多塊,儲物箱,60多塊,下面可以裝魚,上面,可以裝餌料雜七雜八的,空間大實用,到時候懶得打開釣椅的時候,那箱子也可以坐著釣魚。之所以沒直接買釣箱,那是因為我的釣椅十儲物箱,總成本都不到200塊,另外買了個大點的椅包50多塊,能裝我的魚竿,能裝傘(傘七十多塊)漂盒,開餌桶(可以裝水洗手),一臺釣箱300多到500,裝了餌料,不能裝魚,你還得另外搞一臺東西裝,說實話,我就是圖著成本低。餌料方面,我都是一次買一包,野戰藍鯽,九一八,扣掉優惠券紅包四塊多,五塊多吧!那些浮漂啊,最貴的也就是29塊,大部分都是十多塊的,反正,我目前主要的支出成本就是餌料,一臺星期去釣兩次魚吧!1個月十多二十塊錢的餌料夠了,加雜七雜八的,給車子加油,等等等等,一臺月的成本應該在300塊足了(這些成本我是這樣想的,我到干凈的水源釣魚,釣到的魚都是拿回來吃的,又省了部分的買菜錢。不抽煙,不賭博,偶爾喝酒,用最低的成本,滿足了我唯一的愛好,關鍵是拿著裝備去釣魚,或是一臺很好的借口,男人你們懂的…………很多人多多少少有一兩個紅顏知己的,對吧?(釣友們空軍很正常的嘛是吧[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平時晚上如果不是出去釣魚,裝備還在家,去哪里,老婆都是要查崗的,去釣魚,老婆放心,關鍵是我釣魚得到我老婆的支持,你們呢?[耶][耶][耶][耶][耶]
我釣魚好多年了,小學偶爾池塘釣下魚,偷偷釣隊里的集體魚塘,抽的菜地的竹竿子,線組找媽媽要的棉線,針燒紅彎成鉤,樹上撇的棍子,比較直,中間要空的,慢慢枯死的那種,不易沉入水里,當做浮漂。廁所旁邊的泥土里搞點蚯蚓,個頭很大的那種綠蚯蚓,那個時候特別多,好挖,基本磚頭一扒開就有好幾根,一根能釣好多條,鯽魚,偷偷釣,要盯著村隊長有沒有來。那個時候花費很小,主要小,要上學,時間少,還要幫忙干農活。后來工作了,也是偶爾和同事一起,就開始買桿子了,魚鉤,魚線,慢慢的費用就大了,桿子50,到200,到500,到1000多,哎,餌料開始買一包,到買一箱,各種秒殺各種套路,都吃過,[流淚]。馬扎換釣椅,釣椅再釣箱,大幾百,再釣臺,大躺椅。。。時間不算,裝備不算,膚色變了好幾回,到目前膚色已經定型了,都是淚!有想過棄掉,耐不住釣友的視頻,圖片,精彩的故事,目前漁具很少了,魚竿一根,馬扎一臺,躺椅一臺,餌料幾包,偶爾釣點小魚,呼吸下新鮮空氣,回想起來,總算是剎住車了,可能等我有錢了,還會再次大量更新裝備[呲牙]。從未后悔釣魚,相比其他運動,吃喝那啥,這個算是很好了[呲牙]。一路前行,不計較!
釣了三十年了,今年五十歲。三十七歲前也釣魚,但不經常。三十七歲后就自個給自個辦理了退休,騎自行車,一臺馬扎一根桿,一年后就覺著缺這少那的,五六根魚竿,傘,釣凳,等等各種漁具,所以自行車換摩托。風里來雨里去,曬的像非洲難民。覺得帶的東西多,摩托不夠帶。換了個suv。有車了,釣魚是越跑越遠了,偶爾能爆護。多數時候只釣一兩斤,多了十斤八斤的。因為我配的線組小,一般都是釣鯽魚的,偶爾釣到個體比較大的鯉魚草魚,甚至是鱸魚,紅尾,鮭魚,還有老鱉。還有叫不上來名字的魚。不喜歡黑坑,喜歡野釣,因為野釣有驚喜。雖然有車了,目前又精簡裝備了,兩根魚竿,一臺釣凳。東西太多,釣點離車遠,太累人了。雖然目前很黑,但是很快樂,也很健康
釣魚需要購買魚竿、餌料、魚鉤、魚線,花錢是無法避免。但是要說釣魚窮三代或三年,肯定存在爭議。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更多是對“無節制的吃喝玩樂”,而不知收斂現象的誡勉,里面無疑有夸大的成分。根據不如何權威的雜志統計,我國目前有7000萬釣魚愛好者,如果真如俗語所說,整個國家都甭運轉了,釣魚早就被取締了。釣魚花費呈現兩極分化的特征和其他興趣愛好相比,釣魚門檻低,包容性強,下到八九歲的兒童,上至七八十歲的老大爺,只要資源允許都能揚竿施釣。問題是如今的釣魚,早已脫離了能釣就行的范疇,講究更舒服的釣、更多的釣,配制的許多漁具裝備已成了紀念、收藏品,釣魚花費也是天朗之別。筆者目前屬于能釣便可的階段,雖然也講究舒服度,但并不強烈,更無那種苛刻的要求,所以整體花費處在正常水平。比如魚竿,從3.6至7.2購買了一套,價格多在200元左右。專門購買了一支12米長的打窩竿,兼顧玩“長竿短線傳統釣法”,花費了300多元,屬于長竿中檔次較低的一款。受制于碳布、工藝的原因,國產魚竿與島國知名牌子的魚竿,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滿足日常使用完全沒有問題。其實越是高端魚竿,牌子溢價能力越強,筆者曾接觸一位退休老干部,但一直打窩竿便超過了1600元,涂裝上的logo格外醒目,是一款資深釣友都聽說過的魚竿。筆者試用了一下,魚竿的做工細節,及腰力、手竿的確略勝一籌,但對比高出的價格,卻顯得性價比極低。再比如浮漂。浮漂是釣魚人頗有爭議的一臺裝備,價格了懸殊巨大。普通納米浮漂十幾塊錢,便宜的4/5元;質量略高、細節講究的,能賣到30多元。像阿盧、黃金眼這類高端浮漂,動輒3/4百元,顯然不是針對野釣,也不是針對普通人群設計。筆者接觸的農村大爺,多是購買魚竿贈送的,包括魚線、魚護、支架,整體準備下來,100元搞定。但并不影響人家的漁獲,一臺馬扎坐上上午,遇到魚情較好的時候,4/5斤的漁獲只能算稀松平常。寫在后面具體到底花費多少錢,釣友之間差距巨大。有些釣友幾乎不如何花錢,除去購買裝備花點,以后都是自個挖蚯蚓,一年也就500元以內買些雜七雜八的配件;但有些釣友一年1/2萬打不住,碰到土豪釣友,十幾萬也是有可能,甚至更高。原創:老高
剛開始學釣魚。釣椅270,遮陽傘150,魚竿900,魚護40,魚線200,各種窩料、餌料300,抄網100,養魚箱270,防曬衣70等,計2300。還有去包船去玩海釣1000多。
在眾多釣友中,裝備齊全,成本最低莫過于我了吧?我的魚竿成本對比別人幾百塊上千塊的一支的,我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了,六米三的60多塊,五米四的90多塊,四米五的,60多塊,三米六的十多塊,兩米七的十多塊,每一條魚竿,都是經過時間和戰斗的歷練的,我平時都是野釣,能扯上岸的最大的也就是五斤左右,都是30秒之內抄網上岸,那些切線的鉤拉直的,多重那就不知道了,有的甚至扯了好幾分鐘,連底都沒離過,一直左串右串的,后來都脫了,反正魚竿是沒問題。釣椅,120多塊,儲物箱,60多塊,下面可以裝魚,上面,可以裝餌料雜七雜八的,空間大實用,到時候懶得打開釣椅的時候,那箱子也可以坐著釣魚。之所以沒直接買釣箱,那是因為我的釣椅十儲物箱,總成本都不到200塊,另外買了個大點的椅包50多塊,能裝我的魚竿,能裝傘(傘七十多塊)漂盒,開餌桶(可以裝水洗手),一臺釣箱300多到500,裝了餌料,不能裝魚,你還得另外搞一臺東西裝,說實話,我就是圖著成本低。餌料方面,我都是一次買一包,野戰藍鯽,九一八,扣掉優惠券紅包四塊多,五塊多吧!那些浮漂啊,最貴的也就是29塊,大部分都是十多塊的,反正,我目前主要的支出成本就是餌料,一臺星期去釣兩次魚吧!1個月十多二十塊錢的餌料夠了,加雜七雜八的,給車子加油,等等等等,一臺月的成本應該在300塊足了(這些成本我是這樣想的,我到干凈的水源釣魚,釣到的魚都是拿回來吃的,又省了部分的買菜錢。不抽煙,不賭博,偶爾喝酒,用最低的成本,滿足了我唯一的愛好,關鍵是拿著裝備去釣魚,或是一臺很好的借口,男人你們懂的…………很多人多多少少有一兩個紅顏知己的,對吧?(釣友們空軍很正常的嘛是吧[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平時晚上如果不是出去釣魚,裝備還在家,去哪里,老婆都是要查崗的,去釣魚,老婆放心,關鍵是我釣魚得到我老婆的支持,你們呢?[耶][耶][耶][耶][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都说钓鱼穷三代,你们从接触钓鱼到目前大概花费了多少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塞班岛旅游多少钱啊?
- 下一篇: 高粱一斤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