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凉州词)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涼州詞)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您好,今天芳芳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涼州詞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2、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3、 書法作品《涼州詞》(王之渙) 涼州詞:又名《涼州歌》。
4、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5、 2、原題二首,此其一,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并引《樂苑》云:“《涼州》,宮調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
6、涼州,唐隴右道涼州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縣)。
7、 3、遠上;遠遠向西望去。
8、“遠”一作“直”。
9、 4、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10、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11、 6、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約等于2.3m或2.6m)。
12、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
13、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
14、屬于一種樂器. 8、楊柳:《折楊柳》曲。
15、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
16、《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17、”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
18、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19、” 9、度:吹到過 10、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20、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21、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22、 1何須:何必。
23、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云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
24、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
25、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
26、 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去,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27、次句 “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
28、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29、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30、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
31、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
32、“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
33、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
34、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35、”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
36、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
37、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系。
38、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
39、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
40、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41、 三、四兩行,明代的楊慎認為其含有諷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詩話》中言:“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
42、”作者寫那里沒有春風,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華帝都的最高統治者不體恤民情,置遠出玉門關戍守邊境的士兵于不顧。
43、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44、具體這兩句的解釋:既然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 關外的楊柳自然不會吐葉,光 “怨”它又有何用?。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涼州詞)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涼州詞)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凉州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dha吃多久需要停一停,另外什么牌子的好
- 下一篇: 九华山能开车去到山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