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开心量
能夠包容別人,別人就能包容我;能夠幫助別人,別人就能幫助我,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生活在現代社會里,外有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內有貪嗔癡三毒煩惱,想要依教奉行來修正我們錯誤的身口意行為,談何容易!煩惱里面有;見思、;塵沙、;無明,見思煩惱不斷,就不能出六道輪回;塵沙煩惱不斷,就不能出十法界;無明煩惱不斷,就不能圓成佛道。而見思煩惱里,第一個就是;身見,誰不認為這個;身是;我?由此可知,斷煩惱是多么地困難。然而;見思若不能斷,眼前就是六道輪回的法界。所以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要如何斷煩惱呢?在《華嚴經》里佛菩薩有善巧方便,那就是;大而化之,起心動念就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廣大眾生,不知不覺就把煩惱化掉了。
落實在生活上就是;拓開心量,包容別人佛家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老子所謂;有容乃大心量廣大,無所不容,這就是;大人。他為什么能有這么大的心量?因為他對于事實真相徹底明白了,這么大的心量才是我們本有的。
我們知道;大心量與自性相應,我們本來是毗盧遮那佛,本來是阿彌陀佛,現在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呢?;迷了,被;情;識所迷。而佛法的教學,就是幫助我們拓開心量,恢復本來面目。
由此可知,圣凡確實就在一念;迷、;悟之間。;迷的人非??蓱z,我們常常讀佛經,佛嘆息眾生是;可憐憫者,這句話意思很深,因為;迷的人,心胸會愈來愈狹窄,狹窄到不能容人,甚至于一個人都不能容;兩個人相處,意見都合不來,這真正是可憐憫者。
反觀《華嚴經》一開頭展現出盡虛空、遍法界各個族群,這里面包含有雜神眾,像十法界里居小領導地位者如阿修羅王、羅剎王、八部鬼神,這里面有善也有惡,還有更高層次的善神,如欲界、色界、無色界天諸天的天王,真的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容。這個心量是多么大,我們一定要恢復過來。
若不能容人,就會跟人結冤仇;不能容忍別人,別人自然也容不下我,造成的結果是冤冤相報;我障礙別人,別人障礙我;我破壞別人,別人破壞我。自己造作什么樣的因,后來一定會受這個果報,果報通三世,非??膳?!
能夠包容別人,別人就能包容我;能夠幫助別人,別人就能幫助我,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佛在《華嚴經》上展示給我們看,諸佛菩薩現身說法,他們讓我們自己去體會。若一個族群不能包容另一個族群,例如在中國歷史上曾看到某一個家族不能包容另外一個家族,這兩個家族就會發生械斗;一個國家若不能包容另一個國家,則會發生戰爭。
所以有智慧的人想要解決問題,心量就要大。如果我們今天,起心動念都能想到這個世界一切眾生,這世界才能得到真正和平,才能消除誤會、消除矛盾、消除隔閡、消除一切歧見,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
今天我們為什么做不到這些?很明顯是因我們的心胸太狹窄,念念當中都只顧及到自己的利益,沒有想到對方的利益,沒有想到人類的整體利益,所以天天喊世界和平,那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并不能落實。
如果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各個族群和每一位國家領導人心量拓開了,都能為全世界、為一切苦難眾生的福祉著想,這樣世界才能和平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從此處我們更進一步看到佛菩薩的偉大,佛菩薩從來不與任何一個人為敵,縱然是極惡的人,佛菩薩對他也是尊重、愛護,為什么?因為我們同是一個根本生的,是同一個自性生的,曹植的話說得很有道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包括盡虛空、遍法界,十法界里面所有一切眾生,我們都是同根生的,這個;根就是;真如自性。了解了這個事實,我們彼此還有什么過不去的呢?
假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想到整個地球一切眾生的利益,問題能不能解決呢?還是不能!為什么呢?心量還是太小了。我們關懷這個星球,也關懷其他星球;我們關懷我們這個銀河系,也關懷其他銀河系。
佛陀起心動念,所關懷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個星球都沒有遺漏,一個眾生都沒有舍棄。有這樣心量的人,便無愧被稱為;佛,稱為;菩薩。
今天我們學佛研教,連一個人都容納不下,這怎么能夠被原諒呢?不是別人不能原諒自己,而是自己不應該原諒自己。如果我們從這個事實醒悟過來,這是真正覺悟了,我們看《華嚴經》就真有受用了。我們的思想觀念轉過來了,這一轉過來就入佛知佛見,也就是曹植這一句話;本是同根生,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同根生,這是佛知佛見。
凡夫不知道事實真相,覺悟的人清楚明了。如果我們清楚了,還要去幫助那一些迷惑顛倒不明白的人,用我們的真誠和慈悲心去做,雖然做了,但心地清凈,不留一點痕跡。然而;事實真相正如青蓮法師在《地藏經》綸貫里所說的──;無相無名,絕思絕議,只要心地留一點痕跡,我們就錯了。這兩句也是《金剛經》的義理。如果我們能懂得這兩句,我們的思想、觀念會改變,言語、行為也會改變,就能夠轉凡成圣;若我們能懂一分,就會轉變一分,懂二分就會轉變二分,自己轉變角度的大小與理解的深度決定是成正比例的,這種轉變也能夠做為考量自己修學的成果,有沒有進步?果然有進步,心地會一天比一天清凈,煩惱自自然然一天天減少,智慧天天增長,這是真修行。
真修行就是在心理觀念上做一個大轉變,如果我們轉不過來,那是在;迷;對于迷惑的眾生,唯一的依靠就是佛陀的教誨,依靠經典的指導方向、目標,認真做一轉變,這就是;超凡入圣,也就是;轉識成智、;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
不但我們自己轉變,凡是與我們有緣的眾生,我們都應全心全力去幫助他們,希望他們也能轉過來,若他們轉得過來,很好!
轉不過來也很好!為什么呢?我們絕不著相,心地依然清凈,著相就生煩惱。假若他們能轉過來,我們生歡喜心;他們轉不過來,我們就生煩惱。生煩惱,我們的心就被污染了。佛菩薩教導一切眾生,為什么能夠保持清凈心而不受污染?佛菩薩看我們能轉得過來,佛菩薩贊嘆;轉不過來,佛菩薩一句話不說,心里面絕對不會落痕跡,正是《般若經》上所講的;三輪體空,所以他們永遠自在,永遠不會退轉,道理就在此地!我們為什么會退轉?而且是進得少,退得多?因為我們是念念都被污染了。譬如我們教別人,人家肯接受,有進步,我們就歡喜,心就被歡喜污染了;如果我們教別人,他難以接受,甚至于所做所為與所教的完全相違背,我們就生煩惱了,我們被煩惱污染了,污染就會退轉。我們總是做不到像《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動,我們若能把這兩句做到了,我們就不會被污染,不會退轉了。佛教導我們的句句是真實語,如果不依靠佛的教誨,不把佛菩薩的教誨變成自己的觀念、行為,修行就難以成功。
所以我們每天聽完早餐開示后,心里面常?;貞浰嘉┊斕扉_示的內容;晚上聽完經后,也常?;貞浿v經的內容,改變我們的觀念,依教奉行,這樣對我們的修學非常有幫助。
我們已步入多元文化的時代,如何化解宗教與宗教之間的摩擦?如何調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執,種族之間的歧視?唯有依靠佛法,那么家庭幸福、社會安定、國家富強、世界和平的理想一定可以變成現實。
總結
- 上一篇: 慈母初次念佛缓解了腰腿疼
- 下一篇: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