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屏幕真比LCD更伤眼吗?有哪几种屏幕材质对眼睛好一点呢?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AMOLED屏幕真比LCD更伤眼吗?有哪几种屏幕材质对眼睛好一点呢?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這不是屏幕材質的問題,而是調光的問題。什么叫調光的問題?我們用手機的時候發現屏幕可以調節亮度的,對嗎?調節亮度的時候,屏幕不是把背光的亮度調低,而是通過調節閃爍的頻率來實現亮度的調節。AMOLED屏幕屬于OLED屏幕的一種,他們采用的PWM調光。PWM調光的方式(Pulse Width Modulation),脈沖寬度調制,說到底就是種把模擬信號調制成脈波的技術,PWM調光精度高、不偏色、省電、發熱低。但是問題來了,PWM調光如果頻率過低的話,就會產生“頻閃效應”,這會對人的視力等造成影響。而且亮度越低,PWM頻率就越低,對視力傷害就越大。LCD屏幕用什么調光?用的是DC調光,DC調光的優點就是;無論你的亮度如何低,它的閃爍頻率都超過了人眼可見的程度,所以說,問題不大,不會造成“頻閃效應”。實際上使用PWM低頻調光的LCD屏幕一樣會對視力造成傷害。甚至采用PWM調光的LED顯示器,一樣會人眼造成傷害。目前還有很多的筆記本使用PWM低頻的調光方式,對辦公一族眼睛造成的傷害不容忽視。所以說,AMOLED屏幕的調光方式對人眼的影響確實比LDC大,但是不是不可改進,以后如果采用DC就可以了。但是不要以為LCD就沒有影響,大家或是需要注意衛生用眼!
最近發布的旗艦手機幾乎都采用了OLED屏幕,在三星那里叫做AMOLED屏幕,實質是一樣的。由于OLED屏幕采用了PWM調光模式,容易“傷眼睛”,LCD屏幕大部分采用了DC調光模式,不存在這個問題。具體是如何回事呢,且看下文分析。什么是OLED屏幕OLED屏幕采用了有機發光材料,具有自發光、廣視角、無窮高的對比度、較低耗能、極高響應速度等特點。省電:OLED屏幕的每個像素都是獨立工作的,如果只是部分顯示內容,則黑色部分是不工作的;LCD屏幕只要顯示一臺像素的內容,背光需要全開;厚度:OLED屏幕沒有背光板、彩色濾光器等元器件,因此屏幕可以做的更加輕薄;柔性:OLED屏幕可以做成柔性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iphone X采用的無下巴設計。OLED屏幕"傷眼睛”的原因OLED屏幕采用了PWM調光模式,即不停的開關開關屏幕,在一臺周期里開的時間長亮度就高,關的時間長亮度就低。如果開關的頻率達到一定程度,肉眼是無法分辨的,覺的手機一直是亮著的;根據IEEE的文檔指出,閃動頻率達到3000Hz才對人眼無害,但是三星、蘋果等手機的OLED屏幕的閃動頻率只有250Hz,低頻閃動會造成眼壓升高、偏頭痛等問題;當屏幕亮度越低時,頻閃額速率會降低,更容易造成眼睛的傷害。總結由于OLED屏幕的先天優勢,得到了越來越多廠家的青睞,隨著OLED技術的成熟,成本的降低,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屏幕采用OLED屏幕,這是無法避免的;OLED屏幕的低頻閃動是造成“傷眼睛”的一臺方面,其他比如屏幕顏色過于鮮艷、藍光沒有處理好、屏幕太亮/太暗等都會對眼睛造成一定的傷害;在使用OLED屏幕時,盡量不要在低光環境中使用,也不要為了省電將屏幕調的過暗,不要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看。對于三星的OLED屏幕傷眼睛這件事,大家如何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如需更多幫助,請私信關注。謝謝
水墨屏,不發光。不過顆粒較大,適合刷頭條,看書,聊天。視頻勉強能看,顆粒大,黑白的。想玩游戲就不要考慮了。可以用水墨屏就不用彩屏。日常水墨屏為主,有急事或掃碼支付的時候才用彩屏。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都存在誤解,認為沒有屏閃的LCD屏幕就是AMOLED屏幕對眼睛好。但是LCD的祖傳藍光,也是非常傷眼的,但是可以減緩,比如開啟護眼模式,但是因此就會損失較大的成像效果。AMOLED為了顯示效果,大多都是PWM調光,因此在暗光情況下,屏閃較為嚴重,但是目前有了硬件級的DC調光,能解決這一的問題。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AMOLED屏幕加上硬件級DC調光的手機。
目前大家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子設備了。一般都市白領的生活是上班工作看電腦,下班休閑看手機。一天有8到10個小時在看屏幕的情況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知在手機前的你,是不是日復一日如此生活的。反正筆者就是這樣。近端時間經常感覺到眼睛不舒服,于是就去查了下這方面的資料。今天我們就聊下手機屏幕傷眼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目前的主流手機屏幕有兩種材質:LCD屏幕和OLED 屏幕。由于篇幅問題,這里只做簡單的說明。如果有想具體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出門左轉找我之前的文章看下。LCD全稱是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LCD需要通過背光板照射才能顯示,其原理是基于白色光線穿過彩色濾光器而產生不同的顏色,通過電流控制每個像素點的過光率,從而控制像素的顏色。OLED學名是“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是一種有機自發光材料,自個本身會發光,無需多帶帶的背光或者彩色濾光器。每個OLED像素都可以分配紅、綠、藍三種顏色。了解了LCD和OLED 屏幕的發光原理之后,我們就可以說下這兩種屏幕對眼睛的傷害了。LCD屏幕——短波藍光傷害目前的LCD屏幕都是用的LED背光照射顯示。由于背光需要白光的效果,而業界通常是使用藍色LED混合黃色熒光粉來形成白光。因此這種屏幕發光的本身是很難避免發出“短波藍光”的。而這種藍光波長較短(波長通常在450nm以下),能量相對較高,穿透力強。這樣的藍光通過我們的眼睛時,眼睛中的晶狀體會吸引掉部分藍光(同時晶狀體也會漸漸渾濁形成白內障)。但大部分的藍光或是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上的黃斑區,讓黃斑區病變的視覺細胞受損。這種損壞是不可逆的,所以網絡上才流傳有“藍光傷眼”的說法。 而且這種損傷對兒童的傷害是最大的,兒童晶狀體較清澈,藍光更容易穿透。所以家長要注意小孩用電子設備的時間,盡量避免長時間看手機和平板電腦(幾乎所有的平板電腦包括ipad都是LCD屏幕) 關于LCD屏幕的護眼模式護眼模式的作用就是通過減弱或者過濾掉這部分波段的藍光,從而達到了護眼的目的。開啟了護眼模式后屏幕一下子會變黃,這是因為少了藍光以后,紅+綠=黃,所以屏幕就顯得黃了。開啟護眼模式對過濾藍光的確是有幫助的。但資料證明,不同牌子的手機的護眼模式對于藍光的過濾率并不一致。部分牌子手機護眼模式下的藍光過濾率其實并不理想。且護眼模式屏幕的偏黃程度也不一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樣偏黃的屏幕。所以筆者認為,少玩一會兒手機對眼睛的保護效果比護眼模式要更好藍光危害不僅存在于手機屏幕中:事實上只要是使用藍色LED混合黃色熒光粉來形成白光都具有藍光危害,電腦顯示器、熒光燈、手機、數碼產品、顯示屏、LED等光線中都具有短波藍光。但我們平時用眼睛盯著最多的是電腦顯示屏和手機屏幕,時間長距離近。所以此類設備對我們眼睛的損失是最大的。短波藍光不僅會危害我們的眼睛所有短波藍光也會影響睡眠。人體在藍光的照射下會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而褪黑色素是影響睡眠的一種重要激素,目前已知的作用是促進睡眠、調節時差。當然這是題外話了。OLED 屏幕——頻閃傷害相對于LCD屏幕,OLED 屏幕采用了獨立像素點自發光的設計,不需要背光源。所以藍光的量要少很多。且OLED產生的藍色光波段主要集中在460nm處,能量相對較小,對人眼的損傷就少了很多。至少在目前的資料看,OLED 屏幕的藍光對人眼的還不構成危害。但這不代表你買一臺OLED 屏幕手機就可以萬事無憂了,事實上OLED 屏幕也有它的致命缺陷——頻閃問題。由于屏幕是需要控制亮度的。對于LCD,我們直接通過調整背光層的電壓就能控制亮度,而OLED在低電壓下會出現不均勻的色差(果凍效應),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早期的OLED 屏幕。但后來OLED 廠商用低頻閃的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這個技術的原理就是通過降低OLED 屏幕光源的開關頻率來達到降低亮度的目的。我們直觀的看下頻閃是指什么樣子,在亮度下用1/60的快門對OLED 屏幕拍照。拍出的照片是這個樣子: 但這種調教方式帶來另外一臺問題——低頻閃對人體是有傷害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幾點: 1.頭痛和眼疲勞:相對于穩定畫面,閃爍畫面更容易引起我們注意。這是人類和動物都具有的天性。街上閃爍的LED霓虹燈廣告和變換的紅綠燈信號燈都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就是利用了這個。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的文檔指出:長期盯著低頻閃爍的畫面看,更容易引起眼睛和精神疲勞。 從而導致視力下降和精神疲勞,還會引起眼壓升高,偏頭痛等問題。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始終無法適應OLED 屏幕。2.光敏性癲癇病:對光敏感的人群在3-70HZ范圍內的可見光調制下即使短時間接觸也會發作癲癇,這大概會影響到1/4000的年齡在5-24歲人群,通常是在青春期左右開始發作,并且有75%的人群會終生對光敏感。所以出于健康考慮,長期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使用手機的朋友(比如常在被窩里玩手機)建議不要使用OLED 屏幕手機。如果真的要玩的話,請手動將你的手機亮度調到50%以上。我們在享受電子設備給我們帶來的娛樂和便利的同時,不應忽視它們帶來的副作用。當然重視這些問題不代表我們一定要遠離手機生活。凡事皆有利弊。只要平時使用的時候注意一下:比如使用手機和電腦的時候佩戴防藍光鏡片,晚上開一臺護眼燈,平時注意讓眼睛充分休息等,最重要的睡前玩手機一定要適度。這樣就可以盡量避免電子設備對我們眼睛的傷害。
嘗試過多款不同屏幕。最近的是三星s8,乍一看鮮艷,用起來時間長點就累眼睛。用其他手機拍攝三星手機的屏幕,三星手機屏幕是一閃一閃的,其他手機不會。
最近發布的旗艦手機幾乎都采用了OLED屏幕,在三星那里叫做AMOLED屏幕,實質是一樣的。由于OLED屏幕采用了PWM調光模式,容易“傷眼睛”,LCD屏幕大部分采用了DC調光模式,不存在這個問題。具體是如何回事呢,且看下文分析。什么是OLED屏幕OLED屏幕采用了有機發光材料,具有自發光、廣視角、無窮高的對比度、較低耗能、極高響應速度等特點。省電:OLED屏幕的每個像素都是獨立工作的,如果只是部分顯示內容,則黑色部分是不工作的;LCD屏幕只要顯示一臺像素的內容,背光需要全開;厚度:OLED屏幕沒有背光板、彩色濾光器等元器件,因此屏幕可以做的更加輕薄;柔性:OLED屏幕可以做成柔性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iphone X采用的無下巴設計。OLED屏幕"傷眼睛”的原因OLED屏幕采用了PWM調光模式,即不停的開關開關屏幕,在一臺周期里開的時間長亮度就高,關的時間長亮度就低。如果開關的頻率達到一定程度,肉眼是無法分辨的,覺的手機一直是亮著的;根據IEEE的文檔指出,閃動頻率達到3000Hz才對人眼無害,但是三星、蘋果等手機的OLED屏幕的閃動頻率只有250Hz,低頻閃動會造成眼壓升高、偏頭痛等問題;當屏幕亮度越低時,頻閃額速率會降低,更容易造成眼睛的傷害。總結由于OLED屏幕的先天優勢,得到了越來越多廠家的青睞,隨著OLED技術的成熟,成本的降低,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屏幕采用OLED屏幕,這是無法避免的;OLED屏幕的低頻閃動是造成“傷眼睛”的一臺方面,其他比如屏幕顏色過于鮮艷、藍光沒有處理好、屏幕太亮/太暗等都會對眼睛造成一定的傷害;在使用OLED屏幕時,盡量不要在低光環境中使用,也不要為了省電將屏幕調的過暗,不要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看。對于三星的OLED屏幕傷眼睛這件事,大家如何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如需更多幫助,請私信關注。謝謝
水墨屏,不發光。不過顆粒較大,適合刷頭條,看書,聊天。視頻勉強能看,顆粒大,黑白的。想玩游戲就不要考慮了。可以用水墨屏就不用彩屏。日常水墨屏為主,有急事或掃碼支付的時候才用彩屏。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都存在誤解,認為沒有屏閃的LCD屏幕就是AMOLED屏幕對眼睛好。但是LCD的祖傳藍光,也是非常傷眼的,但是可以減緩,比如開啟護眼模式,但是因此就會損失較大的成像效果。AMOLED為了顯示效果,大多都是PWM調光,因此在暗光情況下,屏閃較為嚴重,但是目前有了硬件級的DC調光,能解決這一的問題。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AMOLED屏幕加上硬件級DC調光的手機。
目前大家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子設備了。一般都市白領的生活是上班工作看電腦,下班休閑看手機。一天有8到10個小時在看屏幕的情況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知在手機前的你,是不是日復一日如此生活的。反正筆者就是這樣。近端時間經常感覺到眼睛不舒服,于是就去查了下這方面的資料。今天我們就聊下手機屏幕傷眼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目前的主流手機屏幕有兩種材質:LCD屏幕和OLED 屏幕。由于篇幅問題,這里只做簡單的說明。如果有想具體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出門左轉找我之前的文章看下。LCD全稱是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LCD需要通過背光板照射才能顯示,其原理是基于白色光線穿過彩色濾光器而產生不同的顏色,通過電流控制每個像素點的過光率,從而控制像素的顏色。OLED學名是“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是一種有機自發光材料,自個本身會發光,無需多帶帶的背光或者彩色濾光器。每個OLED像素都可以分配紅、綠、藍三種顏色。了解了LCD和OLED 屏幕的發光原理之后,我們就可以說下這兩種屏幕對眼睛的傷害了。LCD屏幕——短波藍光傷害目前的LCD屏幕都是用的LED背光照射顯示。由于背光需要白光的效果,而業界通常是使用藍色LED混合黃色熒光粉來形成白光。因此這種屏幕發光的本身是很難避免發出“短波藍光”的。而這種藍光波長較短(波長通常在450nm以下),能量相對較高,穿透力強。這樣的藍光通過我們的眼睛時,眼睛中的晶狀體會吸引掉部分藍光(同時晶狀體也會漸漸渾濁形成白內障)。但大部分的藍光或是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上的黃斑區,讓黃斑區病變的視覺細胞受損。這種損壞是不可逆的,所以網絡上才流傳有“藍光傷眼”的說法。 而且這種損傷對兒童的傷害是最大的,兒童晶狀體較清澈,藍光更容易穿透。所以家長要注意小孩用電子設備的時間,盡量避免長時間看手機和平板電腦(幾乎所有的平板電腦包括ipad都是LCD屏幕) 關于LCD屏幕的護眼模式護眼模式的作用就是通過減弱或者過濾掉這部分波段的藍光,從而達到了護眼的目的。開啟了護眼模式后屏幕一下子會變黃,這是因為少了藍光以后,紅+綠=黃,所以屏幕就顯得黃了。開啟護眼模式對過濾藍光的確是有幫助的。但資料證明,不同牌子的手機的護眼模式對于藍光的過濾率并不一致。部分牌子手機護眼模式下的藍光過濾率其實并不理想。且護眼模式屏幕的偏黃程度也不一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樣偏黃的屏幕。所以筆者認為,少玩一會兒手機對眼睛的保護效果比護眼模式要更好藍光危害不僅存在于手機屏幕中:事實上只要是使用藍色LED混合黃色熒光粉來形成白光都具有藍光危害,電腦顯示器、熒光燈、手機、數碼產品、顯示屏、LED等光線中都具有短波藍光。但我們平時用眼睛盯著最多的是電腦顯示屏和手機屏幕,時間長距離近。所以此類設備對我們眼睛的損失是最大的。短波藍光不僅會危害我們的眼睛所有短波藍光也會影響睡眠。人體在藍光的照射下會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而褪黑色素是影響睡眠的一種重要激素,目前已知的作用是促進睡眠、調節時差。當然這是題外話了。OLED 屏幕——頻閃傷害相對于LCD屏幕,OLED 屏幕采用了獨立像素點自發光的設計,不需要背光源。所以藍光的量要少很多。且OLED產生的藍色光波段主要集中在460nm處,能量相對較小,對人眼的損傷就少了很多。至少在目前的資料看,OLED 屏幕的藍光對人眼的還不構成危害。但這不代表你買一臺OLED 屏幕手機就可以萬事無憂了,事實上OLED 屏幕也有它的致命缺陷——頻閃問題。由于屏幕是需要控制亮度的。對于LCD,我們直接通過調整背光層的電壓就能控制亮度,而OLED在低電壓下會出現不均勻的色差(果凍效應),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早期的OLED 屏幕。但后來OLED 廠商用低頻閃的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這個技術的原理就是通過降低OLED 屏幕光源的開關頻率來達到降低亮度的目的。我們直觀的看下頻閃是指什么樣子,在亮度下用1/60的快門對OLED 屏幕拍照。拍出的照片是這個樣子: 但這種調教方式帶來另外一臺問題——低頻閃對人體是有傷害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幾點: 1.頭痛和眼疲勞:相對于穩定畫面,閃爍畫面更容易引起我們注意。這是人類和動物都具有的天性。街上閃爍的LED霓虹燈廣告和變換的紅綠燈信號燈都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就是利用了這個。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的文檔指出:長期盯著低頻閃爍的畫面看,更容易引起眼睛和精神疲勞。 從而導致視力下降和精神疲勞,還會引起眼壓升高,偏頭痛等問題。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始終無法適應OLED 屏幕。2.光敏性癲癇病:對光敏感的人群在3-70HZ范圍內的可見光調制下即使短時間接觸也會發作癲癇,這大概會影響到1/4000的年齡在5-24歲人群,通常是在青春期左右開始發作,并且有75%的人群會終生對光敏感。所以出于健康考慮,長期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使用手機的朋友(比如常在被窩里玩手機)建議不要使用OLED 屏幕手機。如果真的要玩的話,請手動將你的手機亮度調到50%以上。我們在享受電子設備給我們帶來的娛樂和便利的同時,不應忽視它們帶來的副作用。當然重視這些問題不代表我們一定要遠離手機生活。凡事皆有利弊。只要平時使用的時候注意一下:比如使用手機和電腦的時候佩戴防藍光鏡片,晚上開一臺護眼燈,平時注意讓眼睛充分休息等,最重要的睡前玩手機一定要適度。這樣就可以盡量避免電子設備對我們眼睛的傷害。
嘗試過多款不同屏幕。最近的是三星s8,乍一看鮮艷,用起來時間長點就累眼睛。用其他手機拍攝三星手機的屏幕,三星手機屏幕是一閃一閃的,其他手機不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AMOLED屏幕真比LCD更伤眼吗?有哪几种屏幕材质对眼睛好一点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青州旅游路线及攻略
- 下一篇: 梦见有人送糖给我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