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频繁会晤,美态度转变,关系能重回正轨吗
最近這段時間,中美之間發生了多次會晤。中國外長訪美,美國加州州長訪華,前些天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出訪北京,等等。

從近幾個月,美國一直高調宣傳“習拜會”,甚至連拜登都公開喊話來看,不難發現,美國的態度,確實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從之前的固執打壓,雙方激烈競爭,到現在的穩住中國,積極尋求溝通。
美國為什么會轉變態度呢?
最近這段時間,中美之間發生了多次會晤。中國外長訪美,美國加州州長訪華,前些天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出訪北京,等等。

從近幾個月,美國一直高調宣傳“習拜會”,甚至連拜登都公開喊話來看,不難發現,美國的態度,確實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從之前的固執打壓,雙方激烈競爭,到現在的穩住中國,積極尋求溝通。
美國為什么會轉變態度呢?
在此之前,美國的對華戰略可以分為兩方面:
一來,是收縮力量,減少對中東地區的關注,同時,試圖和俄羅斯建立穩定的雙邊關系,然后再集中力量,全面打壓中國;
二來,是建立全新的“反華聯盟”,包括歐洲國家,以及中國周邊國家。
說白了,就是美國想要用強硬手段,逼著中國對美國讓步。
但讓美國沒想到的是,這個戰略實施起來卻并不順利。
首先,俄羅斯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并沒有按照美國的想法走,俄烏沖突的爆發,更是讓兩國關系急轉直下。不僅如此,這場沖突還極大地牽扯了美國的精力,讓美國一時之間,沒辦法集中全力對付中國;
當然,有弊有利,這場沖突也重新喚醒了北約組織,讓歐洲國家和美國,聯系更緊密了一些。但是,中歐之間長期的經貿往來,讓歐洲國家難以割舍在中國的利益,這也導致美歐之間,在對華問題上,并不能馬上達成共識。
其次,如果說歐洲國家是短期內拒絕美國,最終還是會站在美國一邊的話,那中國周邊國家,就基本上是堅定的拒絕站隊了。
中亞國家不用說,東盟除了菲律賓,其他國家無不明確表態了這一點;而菲律賓,其實也是投機心理更多一些,真到了要和中國徹底對上的時候,多半也馬上退縮了;至于印度,“騎墻”這一套玩的爐火純青,在美國和中國、俄羅斯的博弈中,就數他們,賺得利益最多;
最后說日韓,雖說被美國控制的最深,在美國要打壓中國的時候,也一直沖在第一線,但他們也并非沒有自己的小心思,極力推進中日韓三方會談就是明證。
而這些,又讓中東國家看到了機會,在中國的撮合下,馬上來了一波“大和解”,讓美國在中東的地位岌岌可危。著急忙慌之下,美國錯漏百出,先是想要讓沙以和解,導致出現了以巴沖突;后又堅決支持以色列,讓世界各國,尤其是阿拉伯國家,進一步疏遠美國。
到這里,美國前期的對華戰略,可以說失敗了一大半;再加上幾年下來,美國的貿易戰、科技戰,不但沒有遏制住中國,反而讓中國進一步加強了科技自主,倒是美國,在這一輪輪的對抗中,自身損失嚴重。
既然壓制不住中國,美國也只好改變打法,暫時先穩住中國了。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美之間的關系就會重回正軌,甚至說,現在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畢竟對于美國而言,和中國的博弈,已經是根本利益上的競爭,無法退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美频繁会晤,美态度转变,关系能重回正轨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缅北大战传来重大消息,我们该如何控制局面
- 下一篇: 南海上空,解放军战机做了什么吓得对手落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