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主播欠税漏洞有多大:收入五花八门、隐藏利润 躲避心态严重
近日,一則“鄭州追征一網紅600多萬稅款”的新聞登上熱搜,這令無數“打工人”表示震驚,網友紛紛感慨“有點懷疑人生”。
據《鄭州晚報》披露,鄭州金水區稅務局在例行監測中,發現有一筆2020年匯算清繳的大額欠稅有疑團。在了解這筆稅款的來龍去脈后,稅務機關聯系納稅人多次無果,無奈只得聯系其單位進行政策宣傳,這才引得該納稅人主動聯系,并最終結清了稅款。該納稅人欠稅634.66萬元,滯納金是27.78萬元,欠稅時間為88天左右。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稱,這起大額欠稅事件的主角是一名網紅,“網紅群體收入幾何”一時被公眾熱議。
資深財稅專家馬軍生博士指出:這件事發生在2020年度個稅匯算清繳后,這意味著網紅的經紀公司平常有進行正常的納稅申報,只是因為這位網紅不懂稅務政策,以為只要平時“交過稅了”便可,所以在公司給出匯算報單后并未及時補繳余稅,這才導致了事件發生。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分析,這600多萬是匯總該網紅當年所有收入后產生的稅款,網紅除工資需繳稅,可能還有勞務報酬等收入,這些收入匯總后綜合所得稅率高于預扣預繳率。
無獨有偶。此前,某直播平臺2016年支付給直播人員收入3.9億元,因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最終補繳了6000多萬元稅款。這件事引發了社會各界關注,施正文認為該事件里并未給予當事平臺處罰,只是讓平臺補繳稅款,與此次網紅補稅事件類似。
施正文指出在新興經濟尤其是互聯網經營中存在流動性、無形性和隱蔽性等特征,加之很多網紅和平臺并沒有納稅意識,就會催生“稅務局沒來找我,我就逃避即可”的錯誤心態。
業內人士透露,因為業務形態新、盈利模式多樣、交易來往頻繁密切,加上網紅經濟分散性強,這才滋生了偷稅漏稅的發生。通過私下點對點交易分散收入、通過各類陰陽合同改變收入性質或通過設立個人工作室、開設公司等方式避稅,此類人員不在少數。而平臺對財稅合規比較上心,帶貨傭金、觀眾打賞和廣告投放等產生交易流水后,平臺會依據規定繳稅。但平臺外的私下交易就沒有那么透明,稅收監管難度也相應增加。
“坑位費、廣告費和商演活動都可以用現金交易,不開發票。投放方尤其是小品牌和網紅都沒有報稅需求,一般通過合同轉賬或者點對點私下交易完成。”該人士指出: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很多mcn機構也會盡可能在賬面上增大成本,隱藏利潤,以此來減少稅負。
該人士同時透露,很多小團隊只給成員發工資,不交稅也不簽合同。他們避稅的方式更為謹慎:除了隱匿收入,具體到網紅的繳稅環節,一般由mcn機構來發放工資和傭金,按照3%至45%的七級累進稅率表預扣預繳個稅,一般機構給到的底薪也會偏低。
月入10萬是個分水嶺,年入百萬、千萬甚至過億的頭部網紅,很容易適用最高45%的稅率。于是他們紛紛開始效仿明星的做法,建立個人工作室。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百万主播欠税漏洞有多大:收入五花八门、隐藏利润 躲避心态严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广州艺术博物院新馆五大特展晒啲乜?来“面
- 下一篇: 米粉机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