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吐秀乔林下的下一句是什么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幽兰吐秀乔林下的下一句是什么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幽蘭吐秀喬林下,仍自盤根眾草傍。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
朱德元帥為蘭花而寫下的詩句很多,充分表達了他對蘭花的熱愛,也留給后人一段段難以忘懷的佳話。戎馬一生的朱德,正像他栽培的蘭花一樣,不朽芳名留處處,永遠綠遍中華大地,永遠香留人民心中。 蘭花是我國人民最喜愛的傳統名花之一,具有美女似的純潔,君子似的風范,勇士似的氣概。歷代文人吟詠蘭花的詩歌代不絕傳,佳作如林,美不勝收。 朱德元帥一生酷愛蘭花,視其為“國寶”。無論是在狼煙四起的井岡山,還是在莊重嚴整的北京城,抑或是在春意盎然的南國花都,蘭花始終伴隨著朱德櫛風沐雨,同甘共苦。他曾把自己培育的蘭花名品贈送給北京中山公園、成都杜甫草堂等單位,讓國人共同分享。他養蘭,詠蘭,留下諸多詩文名篇,從1959年至1964年,朱德寫下了近40首詠蘭的詩詞。這些詩詞,大都即興而作,不事修飾,情真意切,老幼皆懂。 1961年秋,朱德趁廬山會議的間隙,到仙人洞采蘭,曾題下七絕一首: 仙人洞下產蘭花,覓得還依小道家。采上新名三五棵,洞前小憩看紅霞。1961年深秋,朱德曾賦《詠蘭》一首,描寫自己在辛勤勞作中獲得的樂趣: 幽蘭奕奕待冬開, 綠葉青蔥映畫臺。 初放紅英珠露墜, 香盈十步出庭來。1961年3月3日朱德到廣州視察,在越秀公園看見百花盛開,其中有許多蘭花,即興作詩一首: 越秀公園花木林, 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 一時名貴五羊城。稍后,他在四川彭縣采蘭后,為了歌頌辛勤采蘭人的功績,賦《鶴蔭曲》詞一首: 覓得彭縣名山住, 知心同志問村父。 披荊斬棘樂訪君, 哪里管得風和雨。 求佳種“奮戰”四天, 果然滿載歸去。 聞捷報喜煞大家, 寄京都分栽百處。 1962年,新年伊始,朱德參觀北京中山公園的蘭展后,賦詩三首,其中一首云: 幽蘭吐秀喬林下, 仍自盤根眾草旁。 縱使無人見欣賞, 依然得地自含芳。 1962年春,朱德在《杭州雜詠》中曾吟五絕一首,記下了他同身邊人員一起植蘭的趣事: 春日學栽蘭, 大家都喜歡。 諸君親動手, 每人栽三盆。 1963年1月,他在海南島尖峰嶺采蘭后,又寫下七絕一首,以表達喜悅心情: 尖峰嶺上產幽蘭, 古木林中朽樹邊。 多費專家勤采掇, 新種移出任人觀。 成都的杜甫草堂,名木不少,自從朱德贈送了名種蘭花以后,園內植蘭漸多。1963年,朱德再赴草堂,興致盎然,賦有《草堂春興》10余首。其中詠蘭的一首,思古頌蘭,堪稱絕唱: 幽蘭出谷弱裊裊, 移到草堂愿折腰。 通道芳姿不解意, 陪同工部發新條。 1963年4月20日,朱德回到四川,在考察之余曾登上峨眉山的石筍峰采蘭,采得佳種后,當晚即乘興寫下了《鸚鵡曲·石筍峰采蘭》一詞: 峨眉山上隨緣住, 石筍幽谷作仙父。 松竹友朋常照映, 同受霧云風雨。 達人知遇來訪尋, 志愿隨君前去。 若得供獻作國香, 不朽芳名留處處。 1964年2月,面對解凍綻放的春蘭,朱德托物言志,寄寓深情,寫下了一首《春蘭》詩: 東方解凍發新芽, 芳蕊迎春見物華。 淺淡梳妝原國色, 清芳誰得勝蘭花。 對井岡山的幽蘭朱德元帥更是情有獨鐘。解放后第一次故地重游時,他停車崖嶺拜訪蘭花,在山林深處采得一株,愛不釋手,隨即吟誦。詩中巧用尋香萬重不辭遠,反襯出井岡幽蘭之珍貴,因為這里的蘭花浸潤過革命者的鮮血。 井岡山上產幽蘭, 喬木林中共草蟠; 漫道林深知遇少, 尋芳萬里幾回看。
朱德元帥為蘭花而寫下的詩句很多,充分表達了他對蘭花的熱愛,也留給后人一段段難以忘懷的佳話。戎馬一生的朱德,正像他栽培的蘭花一樣,不朽芳名留處處,永遠綠遍中華大地,永遠香留人民心中。 蘭花是我國人民最喜愛的傳統名花之一,具有美女似的純潔,君子似的風范,勇士似的氣概。歷代文人吟詠蘭花的詩歌代不絕傳,佳作如林,美不勝收。 朱德元帥一生酷愛蘭花,視其為“國寶”。無論是在狼煙四起的井岡山,還是在莊重嚴整的北京城,抑或是在春意盎然的南國花都,蘭花始終伴隨著朱德櫛風沐雨,同甘共苦。他曾把自己培育的蘭花名品贈送給北京中山公園、成都杜甫草堂等單位,讓國人共同分享。他養蘭,詠蘭,留下諸多詩文名篇,從1959年至1964年,朱德寫下了近40首詠蘭的詩詞。這些詩詞,大都即興而作,不事修飾,情真意切,老幼皆懂。 1961年秋,朱德趁廬山會議的間隙,到仙人洞采蘭,曾題下七絕一首: 仙人洞下產蘭花,覓得還依小道家。采上新名三五棵,洞前小憩看紅霞。1961年深秋,朱德曾賦《詠蘭》一首,描寫自己在辛勤勞作中獲得的樂趣: 幽蘭奕奕待冬開, 綠葉青蔥映畫臺。 初放紅英珠露墜, 香盈十步出庭來。1961年3月3日朱德到廣州視察,在越秀公園看見百花盛開,其中有許多蘭花,即興作詩一首: 越秀公園花木林, 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 一時名貴五羊城。稍后,他在四川彭縣采蘭后,為了歌頌辛勤采蘭人的功績,賦《鶴蔭曲》詞一首: 覓得彭縣名山住, 知心同志問村父。 披荊斬棘樂訪君, 哪里管得風和雨。 求佳種“奮戰”四天, 果然滿載歸去。 聞捷報喜煞大家, 寄京都分栽百處。 1962年,新年伊始,朱德參觀北京中山公園的蘭展后,賦詩三首,其中一首云: 幽蘭吐秀喬林下, 仍自盤根眾草旁。 縱使無人見欣賞, 依然得地自含芳。 1962年春,朱德在《杭州雜詠》中曾吟五絕一首,記下了他同身邊人員一起植蘭的趣事: 春日學栽蘭, 大家都喜歡。 諸君親動手, 每人栽三盆。 1963年1月,他在海南島尖峰嶺采蘭后,又寫下七絕一首,以表達喜悅心情: 尖峰嶺上產幽蘭, 古木林中朽樹邊。 多費專家勤采掇, 新種移出任人觀。 成都的杜甫草堂,名木不少,自從朱德贈送了名種蘭花以后,園內植蘭漸多。1963年,朱德再赴草堂,興致盎然,賦有《草堂春興》10余首。其中詠蘭的一首,思古頌蘭,堪稱絕唱: 幽蘭出谷弱裊裊, 移到草堂愿折腰。 通道芳姿不解意, 陪同工部發新條。 1963年4月20日,朱德回到四川,在考察之余曾登上峨眉山的石筍峰采蘭,采得佳種后,當晚即乘興寫下了《鸚鵡曲·石筍峰采蘭》一詞: 峨眉山上隨緣住, 石筍幽谷作仙父。 松竹友朋常照映, 同受霧云風雨。 達人知遇來訪尋, 志愿隨君前去。 若得供獻作國香, 不朽芳名留處處。 1964年2月,面對解凍綻放的春蘭,朱德托物言志,寄寓深情,寫下了一首《春蘭》詩: 東方解凍發新芽, 芳蕊迎春見物華。 淺淡梳妝原國色, 清芳誰得勝蘭花。 對井岡山的幽蘭朱德元帥更是情有獨鐘。解放后第一次故地重游時,他停車崖嶺拜訪蘭花,在山林深處采得一株,愛不釋手,隨即吟誦。詩中巧用尋香萬重不辭遠,反襯出井岡幽蘭之珍貴,因為這里的蘭花浸潤過革命者的鮮血。 井岡山上產幽蘭, 喬木林中共草蟠; 漫道林深知遇少, 尋芳萬里幾回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幽兰吐秀乔林下的下一句是什么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tml5小趣味知识点系列(一)auto
- 下一篇: lua单链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