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透视变换IPM模型
公眾號致力于分享點云處理,SLAM,三維視覺,高精地圖相關的文章與技術,歡迎各位加入我們,一起每交流一起進步,有興趣的可聯系微信:920177957。本文來自點云PCL博主的分享,未經作者允許請勿轉載,歡迎各位同學積極分享和交流。
IPM模型
在解釋自適應的IPM模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使用相機的物理參數來描述IPM的基本模型[1](這篇文章雖然有點古老,但是從數學層面上闡述了IPM的數學模型)下圖展示了相機坐標系,圖像坐標系,以及世界坐標系之間的關系,其中(u,v)是像素單位,(r,c)和(X,Y,Z)是米制單位。
使用IPM的目的是將像素點(u,v)映射到世界坐標系下的(X,Y,Z),首先定義一個單位向量X'來表示相機的視角的方向(這里用“‘ ”來表示這是一個矢量)那么與X'正交的就是單位向量Y",該向量是與地面和相機的視角的方向都是正交的關系,IPM就是尋找到世界坐標系下的(X',Y',Z')與圖像坐標系(u',v')之間的關系,以便將圖像的像素映射到世界坐標系下。這里一定要注意根據單位的不同的,圖像上的兩種坐標系設置為(u',v')和(r',c').像素空間中的圖像點(u',v')與米制單位空間中的(r',c')是相同點。他們之間的關系定義如下:
這里說明一下K是像素與米單位之間的關系(Px/m),其實就是每米占多少個pixel.圖像的寬度m,以及圖像的高度n。相機的光學中心P在世界坐標系中的位置為(0,0,h)。光學中心的軸用O'表示,是與像平面是正交的(這里可以想象一下,肯定是正交的關系)。
我們近一步的通過下面的側視圖和俯視圖的描述參數中,假設物體的高度為0,那么很容易的計算出世界坐標系中的投影圖像,使用側視圖理解,X'方向上的點X可以寫成像素點v,相機的傾斜角(theta0)和垂直角(theta)的函數。
傾斜角表示平行于地面的直線與光軸之間的角度(O')垂直角是從P到每個像素的線與O'之間的角度,利用上圖中的幾何學關系,我們可以推導出傾斜角和垂直角,這兩個已知量是可以作為函數的參數,尋找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我們發現從垂直的焦距fr開始,從中我們可以得到theta(V)。
通過幾何學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關系式:
其中r_top是是指在(r',c’)坐標系下最高的圖像點,
alpha_r是垂直方向上FOV的一半,
r_top在我們假設像素的坐標系中的v=1的時候是可以被推導出來的
并且fr 是可以根據上兩個式子推導出來的
則θ(v) 可以表示為
最終我們根據上式子表示出 X(v)
請注意,世界坐標系中的X與圖像平面的u無關。下一步,我們用俯視圖求出Y,如圖3所示:
這個關系可以用X和Y之間的比例表達式來推導:
其中fc是水平焦距,可從:
與側視圖幾何圖形類似,C_right是(r',c')坐標中最右側點的C值,a_c是水平視野的半角。當u值為n時,可獲得C_right
因此,fc和Y(u,v)可以定義為(12)、(13)。如果圖像的寬度和高度相同(m=n),則fc與fr相同
Y(u,v)在世界坐標中的位置取決于(u,v),因為Y(u,v)包括X(v)。但該模型僅考慮從固定攝像機獲取圖像的情況。當從運動車輛獲取圖像時,由于車輛的運動,尤其是其俯仰方向,很難將圖像轉換為準確的鳥瞰圖像。為了解決該問題,在該模型中還添加了相機俯仰方向(theta_p)上的角度,如下圖所示。
? ? ? ? ? ? ?自適應IPM模型的側視圖,相機的俯仰角(ep)添加到基本IPM模型中
最后,通過將theta_p添加到原始theta_o,可以導出自適應IPM建模方程(14)
X(v,theat_p)取決于相機的俯仰角(theta_p),Y(u,v,theta_p)也取決于它,這意味著鳥瞰圖像根據俯仰角進行適當補償。
[1]?Hanspeter A Mallot, Heinrich H Bulthoff, JJ Little, and ¨Stefan Bohrer. Inverse perspective mapping simplifies optical flow computation and obstacle detection. Biological cybernetics, 64(3):177–185, 1991.
資源
三維點云論文及相關應用分享
【點云論文速讀】基于激光雷達的里程計及3D點云地圖中的定位方法
3D目標檢測:MV3D-Net
三維點云分割綜述(上)
3D-MiniNet: 從點云中學習2D表示以實現快速有效的3D LIDAR語義分割(2020)
win下使用QT添加VTK插件實現點云可視化GUI
JSNet:3D點云的聯合實例和語義分割
大場景三維點云的語義分割綜述
PCL中outofcore模塊---基于核外八叉樹的大規模點云的顯示
基于局部凹凸性進行目標分割
基于三維卷積神經網絡的點云標記
點云的超體素(SuperVoxel)
基于超點圖的大規模點云分割
更多文章可查看:點云學習歷史文章大匯總
SLAM及AR相關分享
【開源方案共享】ORB-SLAM3開源啦!
【論文速讀】AVP-SLAM:自動泊車系統中的語義SLAM
【點云論文速讀】StructSLAM:結構化線特征SLAM
SLAM和AR綜述
常用的3D深度相機
AR設備單目視覺慣導SLAM算法綜述與評價
SLAM綜述(4)激光與視覺融合SLAM
Kimera實時重建的語義SLAM系統
SLAM綜述(3)-視覺與慣導,視覺與深度學習SLAM
易擴展的SLAM框架-OpenVSLAM
高翔:非結構化道路激光SLAM中的挑戰
SLAM綜述之Lidar SLAM
基于魚眼相機的SLAM方法介紹
如果你對本文感興趣,請后臺發送“知識星球”獲取二維碼,務必按照“姓名+學校/公司+研究方向”備注加入免費知識星球,免費下載pdf文檔,和更多熱愛分享的小伙伴一起交流吧!
以上內容如有錯誤請留言評論,歡迎指正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掃描二維碼
? ? ? ? ? ? ? ? ? ?關注我們
讓我們一起分享一起學習吧!期待有想法,樂于分享的小伙伴加入免費星球注入愛分享的新鮮活力。分享的主題包含但不限于三維視覺,點云,高精地圖,自動駕駛,以及機器人等相關的領域。
分享及合作方式:微信“920177957”(需要按要求備注) 聯系郵箱:dianyunpcl@163.com,歡迎企業來聯系公眾號展開合作。
點一下“在看”你會更好看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逆透视变换IPM模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面向固态激光雷达和惯导的里程计和建图
- 下一篇: TANDEM 基于深度多视图立体视觉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