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性的分析一个新idea的可行性?
問題補充:最近想嘗試自己做些東西出來,想了幾個點子,比如一款工具類小程序等。如何分析這個產品的可行性?要從哪些方面考慮,包括初期的需求分析、用戶分析,到后期的運營方案、變現等。
首席產品官車馬
《首席產品官》???作者
您的問題是“如何系統性的分析一個新idea的可行性?”
我從中提出三個關鍵詞,按這個結構給您參考。
1
新idea
我們眼中的世界只是真實世界的很小一部分。如果你有了一個“新”的idea,我認為在分析其可行性之前,最好先確定一下它真的是“新”的嗎?
你可以先上網搜索一下,在自己所在的QQ群/微信群問一下,在朋友圈問一下,大多數情況下你所謂的“新”idea早就有人想到了、做出來了、已經失敗了。例如itjuzi.com上有海量的公司、產品庫,2C、2B都非常豐富,其中大多數對你而言都是“新”的。
從新發明輪子的事,新人、老手都在犯這個錯,至少新人的比例更大一點。
2
可行性
其實有三個方面的可行性
您說的可行性,在實戰中其實有三個——用戶需求上的可行性、技術實現上的可行性、商業上的可行性。
如果準備以這個idea來創業,那毫無疑問對三個方面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如果還不到創業這一步,只是有想法想試探一下,那么只需先后評估用戶需求上的可行性、技術實現上的可行性。
用戶需求上的可行性就是如果把你的idea落實為一個產品,你設想的目標用戶
會不會用?
會不是持續用?(極低頻產品除外)
用戶量是否足夠大?大到值得投入時間、精力、金錢去做這件事。
該怎么盡快獲得以上問題的初步答案呢?還不到做MVP的時候,你可以做試探性調查。把你設想的idea面向目標用戶表達為一篇短文、幾張圖,把他們發布出去,看看有多少人對此感興趣。
3
系統性
當只有一個idea時,好難系統性分析。如果一定要系統性分析,也得不出太有價值的結論。
我認為要做系統性分析,一定是在前兩步走通之后才進行的。盡量低成本做出一個MVP,有了最基本的反應,就可以開始系統化。系統化至少包括:目標用戶、滿足的需求、目前滿足這個需求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的優劣分析、你的解決方案相對現有方案的優劣、用戶轉化為你的方案的收益和支出(不一定只是金錢)。
idea、產品、系統性分析是迭代進行的。
為了增強可讀性,最后附一張圖(摘自我的書《首席產品官2——從白領到金領》)
好產品三角
你可以點擊“閱讀原文”瀏覽更多精彩回答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系统性的分析一个新idea的可行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简易版用户画像,你需要掌握这3个数据处理
- 下一篇: 生于拉新,死于留存!如何找到 Aha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