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一般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对人体来说,有没有有益的基因突变?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基因突变一般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对人体来说,有没有有益的基因突变?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正如樓上所說,基因突變是隨機的,有益、有害還是中性突變,取決于突變基因對環境適應的改變。別忘了,人類以及所有物種的進化都源自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扯得遠一些,基因突變的有益有害,正如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之爭,善惡本都是人主觀的感覺,善惡的標準也會隨環境而變遷,同樣,基因突變本身并沒有益害,所謂有益則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發生了恰當的突變而已。
是有“有益”突變的:北卡羅萊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06年發現,人類的一種特異性基因“GCH1基因”的一個突變,能夠預防慢性手術后的疼痛。而大約有28%的患者至少有一個拷貝發生這種突變。這種基因可影響人類對疼痛的敏感性,該基因突變發生在控制此基因表達時間的區域中。
有啊,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撒切爾夫人,2009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徐瓔研究組發現,DEC2蛋白上的一個氨基酸替換突變(第384個氨基酸殘基從脯氨酸變為精氨酸,p.Pro384Arg)會導致人們呈現“睡得少”的表型,攜帶這個基因突變的人要比正常人睡眠時間少得多,也就是這些人每天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工作。
據說,乳房的大小和形狀有關系;而女人的乳房也越變越大,這也是一種有益基因突變的結果吧?哈哈
樓主這個問題就顯得不是很專業了。基因的突變時很隨機的,它的好壞取決于環境,沒什么絕對的好跟壞的~為什么大部分突變是不利的呢,因為大多數物種的生活環境沒有大的變化,突變的基因處于一個不利的環境,自然就不怎么好了~
突變是隨機的,現代人類比祖先優越那么多就是眾多有益突變促成的。基因突變沒錯是害大于利,但是產生了有利突變的個體會更容易的生活下來,保留有利突變,有害突變則被淘汰。長時間積累的有利突變我們變成了人,這也就是物種進化的原理。人體一共有30億對堿基對,可以產生的突變不可計量。正常情況下突變頻率很低,但是當人類基因每傳一代就會累積100到200個新的突變,相當于每3千萬堿基對中有一個突變。在人類龐大的基數以及漫長的歲月中,基因突變一直在進行,有益的突變也不在少數。除了題目中提到的小力士,還有很多別的有益突變。例如不易感染HIV的CCR5突變者 。因為CCR5基因編碼的蛋白是趨化因子受體,主要在T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中表達,在病毒感染早期和病毒傳染中都起了重要作用,感染HIV的幾率大大降低,即便感染HIV,其疾病進展的速度也比較緩慢。據維基百科報告,CCR5-Δ32在北歐人及其后裔中散在。該突變在歐洲人中的發生率約為5%~14%,在非洲和亞洲人中比較罕見。還有就是國人常見的乳糖不耐受,腸道不能耐受乳糖,導致腹瀉。歐洲人就產生了乳糖不耐受的突變,使歐洲成人也分泌乳糖分解酵素,現在90%以上的歐洲人把乳品作為日常飲用品,但是亞洲和非洲群體中的成人,繼續呈現對乳糖的不耐受癥。
是有“有益”突變的:北卡羅萊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06年發現,人類的一種特異性基因“GCH1基因”的一個突變,能夠預防慢性手術后的疼痛。而大約有28%的患者至少有一個拷貝發生這種突變。這種基因可影響人類對疼痛的敏感性,該基因突變發生在控制此基因表達時間的區域中。
有啊,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撒切爾夫人,2009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徐瓔研究組發現,DEC2蛋白上的一個氨基酸替換突變(第384個氨基酸殘基從脯氨酸變為精氨酸,p.Pro384Arg)會導致人們呈現“睡得少”的表型,攜帶這個基因突變的人要比正常人睡眠時間少得多,也就是這些人每天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工作。
據說,乳房的大小和形狀有關系;而女人的乳房也越變越大,這也是一種有益基因突變的結果吧?哈哈
樓主這個問題就顯得不是很專業了。基因的突變時很隨機的,它的好壞取決于環境,沒什么絕對的好跟壞的~為什么大部分突變是不利的呢,因為大多數物種的生活環境沒有大的變化,突變的基因處于一個不利的環境,自然就不怎么好了~
突變是隨機的,現代人類比祖先優越那么多就是眾多有益突變促成的。基因突變沒錯是害大于利,但是產生了有利突變的個體會更容易的生活下來,保留有利突變,有害突變則被淘汰。長時間積累的有利突變我們變成了人,這也就是物種進化的原理。人體一共有30億對堿基對,可以產生的突變不可計量。正常情況下突變頻率很低,但是當人類基因每傳一代就會累積100到200個新的突變,相當于每3千萬堿基對中有一個突變。在人類龐大的基數以及漫長的歲月中,基因突變一直在進行,有益的突變也不在少數。除了題目中提到的小力士,還有很多別的有益突變。例如不易感染HIV的CCR5突變者 。因為CCR5基因編碼的蛋白是趨化因子受體,主要在T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中表達,在病毒感染早期和病毒傳染中都起了重要作用,感染HIV的幾率大大降低,即便感染HIV,其疾病進展的速度也比較緩慢。據維基百科報告,CCR5-Δ32在北歐人及其后裔中散在。該突變在歐洲人中的發生率約為5%~14%,在非洲和亞洲人中比較罕見。還有就是國人常見的乳糖不耐受,腸道不能耐受乳糖,導致腹瀉。歐洲人就產生了乳糖不耐受的突變,使歐洲成人也分泌乳糖分解酵素,現在90%以上的歐洲人把乳品作為日常飲用品,但是亞洲和非洲群體中的成人,繼續呈現對乳糖的不耐受癥。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基因突变一般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对人体来说,有没有有益的基因突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电脑版telegrm怎么转换中文(tel
- 下一篇: 郭平:如果高通申请到授权许可,华为很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