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电池属于什么垃圾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纽扣电池属于什么垃圾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有害垃圾指廢電池、廢燈管、廢藥品、廢油漆及其容器等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常見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燈泡、廢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廢家電類、過期藥品、過期化妝品等。
一粒紐扣電池可污染60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電池爛在地里,能夠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5種物質中,電池里就包含了3種。.固化深埋、存放于廢礦井廢電池一般都運往專門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但這種做法不僅花費太大而且還造成浪費, 因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質。2.回收利用(1)熱處理 瑞士有兩家專門加工利用舊電池的工廠,巴特列克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將舊電池磨碎后送往爐內加熱,這時可提取揮發出的汞,溫度更高時鋅也蒸發,它同樣是貴重金屬。鐵和錳熔合后成為煉鋼所需的錳鐵合金。該工廠一年可加工2000噸廢電池,可獲得780噸錳鐵合金,400噸鋅合金及3噸汞。另一家工廠則是直接從電池中提取鐵元素,并將氧化錳、氧化鋅、氧化銅和氧化鎳等金屬混合物作為金屬廢料直接出售。不過,熱處理的方法花費較高,瑞士還規定向每位電池購買者收取少量廢電池加工專用費。 (2)“濕處理” 馬格德堡近郊區正在興建一個“濕處理”裝置,在這里除鉛蓄電池外,各類電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離子樹脂從溶液中提取各種金屬,用這種方式獲得的原料比熱處理方法純凈,因此在市場上售價更高,而且電池中包含的各種物質有95%都能提取出來。濕處理可省去分揀環節(因為分揀是手工操作,會增加成本)。馬格德堡這套裝置年加工能力可達7500噸,其成本雖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貴重原料不致丟棄,也不會污染環境。 (3)真空熱處理法 德國阿爾特公司研制的真空熱處理法還要便宜,不過這首先需要在廢電池中分揀出鎳鎘電池,廢電池在真空中加熱,其中汞迅速蒸發,即可將其回收,然后將剩余原料磨碎,用磁體提取金屬鐵,再從余下粉末中提取鎳和錳。這種加工一噸廢電池的成本不到1500馬克(按匯率為4.7148來算的話,約合7072元人民幣)!
廢電池的危害:廢棄在自然界電池中的汞會慢慢從電池中溢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再通過農作物進入人體,損傷人的腎臟。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無機汞可以轉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魚類的身體里,人食用了這種魚后,甲基汞會進入人的大腦細胞,使人的神經系統受到嚴重破壞,重者會發瘋致死。著名的日本水俁病就是甲基汞所致。鎘滲出污染土地和水體,最終進入人體使人的肝和腎受損,也會引起骨質松軟,重者造成骨骼變形。汽車廢電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屬鉛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終對人造成危害。據蘇州大學化學系和有關環保機構的專家介紹,電池里重金屬有非常大的危害,主要有鎘、鉻、鎳、錳、汞等元素。 國產干電池的含鉛量一般高于25%,尚不到“綠色環保電池”的要求,而且,我國從垃圾中分離回收的干電池僅為生產量的10%左右。 廢電池中所含鉛等重金屬對土壤、水源的污染只是一種短期內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卻是潛在性的長期危害,土壤具有一定的孔隙,對有機物或含碳、氧、磷、硫等化合物進行降解后,可生成無毒或低毒物質,表現出一定的自凈能力,但是汞、鉛、鎘等重金屬進入環境后,卻不易被除解,長期蓄積在土壤中。破壞自然的自凈能力,使土壤成污染物的“儲存庫”,最終降低土壤肥力,在這樣的土壤中種植農作物,重金屬會被植物根系吸入植物體內,引起農作物減產或長出的農作物會有害,在土中的重金屬還能不斷遷移到相鄰的環境介質中,被雨水沖刷后滲透到深層土壤中,隨地下水進入江河水源,人一旦飲了這種水,就會出現多系統多器官的慢性損害。 據沈陽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固廢室的李東紅高級工程師介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池是靠化學作用,通俗講就是靠腐蝕作用產生電能的,經過這種作用后的含重金屬廢棄電池危害相當大。 一節一號電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 一粒鈕扣電池能污染60萬升水(這是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 據有關資料報道,全球的鎘污染有50%是來自廢舊電池的污染,長期飲用被鎘污染的水,會發生骨質改變和貧血,典型表現是全身骼酸痛。鉻會引起胃腸道潰瘍和損傷,鎳有致癌傾向,還可導致心肌損傷,鉛被攝入后不易排泄,高血,鉛會導致兒童行為異常和低智商,錳雖為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吸收過多引起中毒,汞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造成神經紊亂甚至性格改變,曾在日本發生過“水侯病”——慢性汞中毒。人們從環保宣傳中得知,一粒紐扣兒電池可以污染大約60萬升水,幾乎是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紐扣電池屬于有毒有害垃圾。紐扣電池正極為二氧化錳,負極為鋅。這兩種都是有毒有害多屬,二氧化錳會傷害我們的中樞神經,急性中毒會引發高熱惡心寒戰不止,慢性中毒則表現為平衡失調和興奮,一旦神經受損則會造成語言障礙和步態不協調。而鋅則會污染水源空氣和土壤。故紐扣電池屬于有毒有害垃圾。
一粒紐扣電池可污染60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電池爛在地里,能夠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5種物質中,電池里就包含了3種。.固化深埋、存放于廢礦井廢電池一般都運往專門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但這種做法不僅花費太大而且還造成浪費, 因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質。2.回收利用(1)熱處理 瑞士有兩家專門加工利用舊電池的工廠,巴特列克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將舊電池磨碎后送往爐內加熱,這時可提取揮發出的汞,溫度更高時鋅也蒸發,它同樣是貴重金屬。鐵和錳熔合后成為煉鋼所需的錳鐵合金。該工廠一年可加工2000噸廢電池,可獲得780噸錳鐵合金,400噸鋅合金及3噸汞。另一家工廠則是直接從電池中提取鐵元素,并將氧化錳、氧化鋅、氧化銅和氧化鎳等金屬混合物作為金屬廢料直接出售。不過,熱處理的方法花費較高,瑞士還規定向每位電池購買者收取少量廢電池加工專用費。 (2)“濕處理” 馬格德堡近郊區正在興建一個“濕處理”裝置,在這里除鉛蓄電池外,各類電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離子樹脂從溶液中提取各種金屬,用這種方式獲得的原料比熱處理方法純凈,因此在市場上售價更高,而且電池中包含的各種物質有95%都能提取出來。濕處理可省去分揀環節(因為分揀是手工操作,會增加成本)。馬格德堡這套裝置年加工能力可達7500噸,其成本雖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貴重原料不致丟棄,也不會污染環境。 (3)真空熱處理法 德國阿爾特公司研制的真空熱處理法還要便宜,不過這首先需要在廢電池中分揀出鎳鎘電池,廢電池在真空中加熱,其中汞迅速蒸發,即可將其回收,然后將剩余原料磨碎,用磁體提取金屬鐵,再從余下粉末中提取鎳和錳。這種加工一噸廢電池的成本不到1500馬克(按匯率為4.7148來算的話,約合7072元人民幣)!
廢電池的危害:廢棄在自然界電池中的汞會慢慢從電池中溢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再通過農作物進入人體,損傷人的腎臟。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無機汞可以轉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魚類的身體里,人食用了這種魚后,甲基汞會進入人的大腦細胞,使人的神經系統受到嚴重破壞,重者會發瘋致死。著名的日本水俁病就是甲基汞所致。鎘滲出污染土地和水體,最終進入人體使人的肝和腎受損,也會引起骨質松軟,重者造成骨骼變形。汽車廢電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屬鉛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終對人造成危害。據蘇州大學化學系和有關環保機構的專家介紹,電池里重金屬有非常大的危害,主要有鎘、鉻、鎳、錳、汞等元素。 國產干電池的含鉛量一般高于25%,尚不到“綠色環保電池”的要求,而且,我國從垃圾中分離回收的干電池僅為生產量的10%左右。 廢電池中所含鉛等重金屬對土壤、水源的污染只是一種短期內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卻是潛在性的長期危害,土壤具有一定的孔隙,對有機物或含碳、氧、磷、硫等化合物進行降解后,可生成無毒或低毒物質,表現出一定的自凈能力,但是汞、鉛、鎘等重金屬進入環境后,卻不易被除解,長期蓄積在土壤中。破壞自然的自凈能力,使土壤成污染物的“儲存庫”,最終降低土壤肥力,在這樣的土壤中種植農作物,重金屬會被植物根系吸入植物體內,引起農作物減產或長出的農作物會有害,在土中的重金屬還能不斷遷移到相鄰的環境介質中,被雨水沖刷后滲透到深層土壤中,隨地下水進入江河水源,人一旦飲了這種水,就會出現多系統多器官的慢性損害。 據沈陽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固廢室的李東紅高級工程師介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池是靠化學作用,通俗講就是靠腐蝕作用產生電能的,經過這種作用后的含重金屬廢棄電池危害相當大。 一節一號電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 一粒鈕扣電池能污染60萬升水(這是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 據有關資料報道,全球的鎘污染有50%是來自廢舊電池的污染,長期飲用被鎘污染的水,會發生骨質改變和貧血,典型表現是全身骼酸痛。鉻會引起胃腸道潰瘍和損傷,鎳有致癌傾向,還可導致心肌損傷,鉛被攝入后不易排泄,高血,鉛會導致兒童行為異常和低智商,錳雖為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吸收過多引起中毒,汞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造成神經紊亂甚至性格改變,曾在日本發生過“水侯病”——慢性汞中毒。人們從環保宣傳中得知,一粒紐扣兒電池可以污染大約60萬升水,幾乎是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紐扣電池屬于有毒有害垃圾。紐扣電池正極為二氧化錳,負極為鋅。這兩種都是有毒有害多屬,二氧化錳會傷害我們的中樞神經,急性中毒會引發高熱惡心寒戰不止,慢性中毒則表現為平衡失調和興奮,一旦神經受損則會造成語言障礙和步態不協調。而鋅則會污染水源空氣和土壤。故紐扣電池屬于有毒有害垃圾。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纽扣电池属于什么垃圾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口袋妖怪日月CIA安装失败怎么办_日月C
- 下一篇: 马桶解说起床战争奇葩队友_马桶解说我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