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 iPad Pro评测:不只是升级,而是一次进化
騰訊數碼訊蘋果的 iPad Pro 無疑是目前市面上專業級平板電腦的代表,憑借著超高的性能和功能強大的 Apple Pencil,不少專業人士都愿意用它配合 MacBook 來處理日常工作。
在上周,2020 款 iPad Pro 在蘋果官網悄然發布。作為第四代 iPad Pro 的開山之作,這款新機型乍看之下似乎升級并不大。可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就會發現,蘋果這次帶來的新升級目的都非常明確,我們從中甚至能夠窺探出蘋果整個軟硬件生態的未來走向。
騰訊數碼已經在第一時間拿到了新款 iPad Pro,下面就讓我們來對這款平板電腦進行一次詳細的評測體驗。
設計與顯示屏
新款 iPad Pro 在外觀設計上未做改變,依然是鋁合金圓角機身,并提供了銀色和深空灰兩種配色可選。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是全新攝像頭模組的加入,11 和 12.9 英寸 iPad Pro 的機身重量都有略微的增加,但增加的重量僅有 3 克,也就是五毛錢硬幣的重量,不和老款機型放在一起對比很難覺察到。
在機身正面,iPad Pro 的全面屏依舊擁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但屏幕參數并沒有改變。這塊全層壓視網膜顯示屏擁有 264ppi 的像素密度和抗反射圖層,也仍然支持 P3 廣色域、原彩顯示和 ProMotion 自適應刷新技術。
作為一款專業級平板電腦,iPad Pro 這塊屏幕本身的素質自然無需擔心。264ppi 的像素密度保證了顯示效果的細膩,P3 廣色域呈現了準確豐富的色彩,原彩顯示可根據環境光線對屏幕色溫進行動態調節,抗反射圖層和 600 尼特的亮度讓你在光線強烈的室外也能看清屏幕內容。
高刷新率屏幕目前正在智能手機市場逐步普及,而 iPad Pro 在 2018 年就已經支持 120Hz 的高刷新率了。配合可自動調整屏幕刷新率的 ProMotion 技術,你在刷網頁、玩游戲、或是操控系統 UI 時都能獲得更加靈敏順滑的體驗。
從實際體驗來看,新款 iPad Pro 這塊屏幕依然維持了該系列一貫的高水準,應付專業用戶在修圖、繪畫和剪輯視頻上的需求都游刃有余。
性能和續航
我們原本期待新款 iPad Pro 能讓我們搶先一睹 A13 處理器的強悍性能,但也許是 A12 的性能已經足夠出色,甚至超越了大多數筆記本電腦,因此蘋果也并不急著對這一代 iPad Pro 的性能進行大幅提升。
不過新款 iPad Pro 的處理器的確升級了,從上代的 A12X 升級到了 A12Z。這款芯片采用了八核心融合設計,4 個高性能核心負責重負荷任務,另外 4 個高效率核心負責日常的輕量級任務。
在圖形性能方面,A12Z 首次采用了蘋果設計的 8 核圖形處理器,性能比 A10X Fusion(2017 款 iPad Pro)提升了 2.6 倍,相比 A12X 也有所提升。
新款 iPad Pro 的存儲容量這次翻了一倍,起始容量從之前的 64GB 增加到了 128GB,最高仍是 1TB 可選。作為一款專業級平板,128GB 的起始容量才更對得起 iPad Pro 的定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戶對存儲容量的焦慮。
此外,新款 iPad Pro 在配置上還有一個蘋果沒有提及的隱藏改動,那就是設備的內存已經全線升級到了 6GB,而上代機型只有 1TB 容量版才擁有 6GB 內存。雖說 iOS(iPadOS)的內存管理效率一直都相當之高,但物理內存的提升對于對于多任務應該還是裨益頗多的。
即便是 2018 款 iPad Pro,其性能放在 2 年后的今天依然毫不落后,你在日常使用當中并不會覺得性能不夠。而這同時也意味著,新款 iPad Pro 在性能上的實際體驗可能并不能與老款機型拉開差距,不管是瀏覽網頁、處理文檔和電子表格這些輕量級操作,還是玩游戲、修圖、剪輯視頻這些高性能需求任務,新款 iPad Pro 依舊完全可以勝任。
續航方面,11 英寸 iPad Pro 的電池容量有微幅降低,從 29.37 瓦時變成了 28.65 瓦時,12.9 英寸版仍是 36.71 瓦時。但官方給出的續航數據沒有改變,Wi-Fi 版為 10 小時,蜂窩網絡版為 9 小時。換句話說,新款 iPad Pro 的續航能力應該和上代機型基本相同,堅持一整天的使用綽綽有余。
攝像頭
新款 iPad Pro 的前置攝像頭依然是 700 萬像素,面容 ID 在橫屏和豎屏模式下都能快速進行人臉識別。
而后置攝像頭可以說是這款 iPad Pro 最明顯的升級之處。首先,新款 iPad Pro 加入了和去年 iPhone 11 系列相同的 1000 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配合 1200 萬像素主攝像頭,這款平板也擁有了 2 倍光學變焦的能力。
在視頻拍攝上,新款 iPad Pro 依然支持 60fps 4K 和 240fps 1080p 慢動作視頻的拍攝。配合升級的麥克風,這款平板今后將足以滿足用戶在視頻拍攝上的需求。經過我的實際測試,iPad Pro 在拍攝視頻時防抖效果極佳,這種不需要裁切的防抖算法既保證了畫面的穩定性,同時畫幅也很大,收錄進更多的信息。而且相比于 iPhone 拍攝視頻,由于 iPad 機身比較大,因此在拍攝視頻的時候能做到更好的防抖。
拍照體驗
新款 iPad Pro 在攝像頭上的另一大升級之處,是全新激光雷達掃描儀的加入,這也是蘋果全系硬件產品中首次加入的新功能。
激光雷達的功能原理是先向外發射激光,然后計算激光觸及物體并反射回來的時間,以此實現距離的測量。根據官網介紹,蘋果的直接飛行時間(dToF)技術支持最遠 5 米的距離,室內室外皆可正常工作。
其實 ToF 并不算是什么新技術,自動駕駛汽車已經應用多年,智能手機廠商近一兩年也在嘗鮮。但相比部分 Android 手機的間接飛行時間(iToF)技術,蘋果這次試用的直接飛行時間技術精度更高,工藝難度更高,響應速度更快,功耗也更低。
至于蘋果在 iPad Pro 身上加入這枚 ToF 攝像頭的意義,應該是為了日后推廣增強現實布局。蘋果在 2015 年就在 iOS 11 當中加入了 ARKit,以幫助開發者為自己的移動平臺開發 AR 應用。
但如今將近 5 年時間過去,AR 在蘋果生態中的發展并不盡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硬件的支持。普通攝像頭難以滿足 AR 對環境測量的需求,因此 iPhone 和 iPad 目前的 AR 應用在使用體驗上并不盡如人意,還會致使設備大量發熱和耗電。
而現在,這枚 ToF 攝像頭的加入,將可彌補這個硬件上的缺失,讓 AR 真正在蘋果的硬件設備上發揚光大。考慮到年底的 iPhone 12 也將配備相同原件,以及傳聞中蘋果 AR 眼鏡的存在,蘋果在 AR 上的多年布局可能就快修成正果了。
ToF 攝像頭體驗
經過實際測試,新加入的激光雷達掃描儀大大提升了 AR 應用的定位速度,即使是身處在黑暗的環境中,iPad Pro 2018 款已經無法進行測距,但擁有激光雷達掃描儀的新款 iPad Pro 能夠立刻定位。另外由于 iPad Pro 的激光掃描儀通過光線反射來實現測距,因此在實際測距的效果上要比 iPad Pro 2018 款有大幅提升。
揚聲器和麥克風
新款 iPad Pro 依然配備了一套四揚聲器系統,機身四角各有一個揚聲器格柵,立體聲音效還是一如既往得出色。
而在麥克風上面,蘋果這一次帶來了“專業級”的升級。新款 iPad Pro 配備了和 13 英寸 MacBook Pro 類似的錄音棚級麥克風數量有 5 個之多,可在錄音和視頻錄制時捕捉立體聲音效。配合攝像頭的升級,用戶在今后使用這款 iPad Pro 也能進行高品質的視頻內容創作。
無線連接
和 iPhone 11 系列一樣,新款 iPad Pro 新增了對 Wi-Fi 6 的支持,這個時下關注度頗高的標準可以大幅提高無線網絡的網速上線和利用率,從而帶來 Wi-Fi 使用體驗的明顯提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你得先升級一臺支持 Wi-Fi 6 的路由器才能享受到這些改進。
此外,新款蜂窩網絡版 iPad Pro 還支持最多 30 個 LTE 頻段,下載速度相比上代機型提高最多 60%。
妙控鍵盤
和新款 iPad Pro 一通發布的還有全新的妙控鍵盤保護套,相比以往關注度有限的類似配件,這款妙控鍵盤的關注度甚至比 iPad Pro 本身還要高。
這是因為搭配妙控鍵盤使用,iPad Pro 變得更像一臺筆記本了。
首先,這款妙控鍵盤采用了和 16 英寸 MacBook Pro 和新款 MacBook Air 相同的剪刀結構鍵盤,鍵程達到 1 毫米,甚至還支持背光。換句話說,它所提供的打字體驗和 MacBook 系列處在同一水平,相比老款鍵盤式雙面夾提升明顯。
在全尺寸剪刀鍵盤的下放,蘋果還首次帶來了一塊觸控板,讓用戶不必點擊屏幕也能進行操作。
其實去年發布的 iPadOS 已經加入了對鼠標的支持,但那時一項方便殘障人士使用的功能,并不適合普通用戶的日常操作,和基于觸控的系統 UI 也并不搭調。不過這一次,蘋果還專門在 iPadOS 當中加入了專為觸控界面優化過的光標功能。
這個小圓點可根據當前指向的內容進行自適應的形態調整,方便用戶進行電子表格編輯或文本選取這類對精度要求較高的操作。更棒的是,你甚至無需使用這款配件也能獲得相同的體驗,只要連接藍牙鼠標或觸控板即可。
妙控鍵盤還使用了新的支架設計,它仍舊通過磁力吸附固定 iPad Pro,但機身底部并不與鍵盤接觸,看上去就好像懸浮在鍵盤上一樣。此外,雙轉軸的設計帶來了 90 度與 130 度自由旋轉,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調節。
最后,這款妙控鍵盤還附帶一個 USB-C 接口,可以用來給 iPad Pro 充電。這樣一來,機身自帶的接口就可以騰出來連接其他配件了。
不過由于這款鍵盤的上市時間是今年 5 月份,因此我們并沒有拿到鍵盤來給大家做測試,看著蘋果的描述覺得機械結構的把控很強悍,但是還需要等到真機到手之后再來實際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2018 款 iPad Pro 也將擁有自己的妙控鍵盤,如果你暫時還不想升級手中的設備,可以等到 5 月份單獨購買這款配件。
售價
新款 iPad Pro 提供了 11 英寸和 12.9 英寸兩種屏幕大小可選,存儲容量有 128GB、256GB、512GB 和 1TB 可選,Wi-Fi 版售價 6299 元/7899 元起,蜂窩網絡版 7429 元/9099 元起,和上代機型完全相同。
總結
購買建議上,如果你現在使用的是 18 款 iPad Pro,同時你也不是一個以 AR 為主的開發者,那么我認為買一款帶觸控板的鍵盤,是更好的選擇。因為 18 款的性能依然強勁,而 AR 在國內還沒有大規模的普及開來。我再次建議,所有用戶都應該給自己的 iPad 配一套鍵盤夾。
但如果你手里的 iPad 并不是 18 年的 Pro,而又在性能和體驗上有更高的追求,那么價格降低同時性能提升,同時存儲容量翻倍的新 iPad Pro 是最佳選擇。
11 寸與 12.9 寸我之前推薦過了,如果不是對繪畫與作圖使用頻繁,那么更推薦選 11 寸。
蘋果這次對 iPad 的升級,可以說徹底打破了 iPad 與筆記本之間的平衡,可以預見,有一批日常主要被用于文檔處理、看視頻、刷網頁的輕薄筆記本,將會被各個價位段的 iPad 逐個擊破。
對于主打性能或者游戲的筆記本來說,依然是井水不犯河水,畢竟主打輕薄體積的 iPad 在散熱上沒有性能筆記本更容易操作。但是這次更新釋放出一個信號,就是蘋果在催生 iPad 進化。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我們看到了 iPad 開始有文件管理系統,我們看到了 iPad 開始支持外接存儲設備,我們看到了 iPad 支持鍵盤與觸控板。蘋果用兩代硬件更新與兩代軟件更新,完成了可能是自 iPad 誕生以來最大的變革。
Pro 級別的筆記本不會消失,但就像手機拍照之于全幅相機一樣,后者逐漸成為只適合于專業用戶的設備,而手機,則成為了大眾的選擇。
至于 iPad Pro 的下次進化,就是打通和 Mac 之間的軟件壁壘,現在蘋果已經在做這件事。而這個時間點成熟的信號,就是蘋果自家的 Final Cut Pro 登錄 iPad。
喬布斯在發布第一代 iPad 的時候曾經說,平板這條產品線是在手機與筆記本夾縫間誕生的;但是就在 iPad 發布的第十個年頭,我們發現,iPad 已經掙脫枷鎖,解開封印,向著以生產力為代表的的筆記本大舉進攻。而誰能想到,解開 iPad 封印的,居然就是十年前在發布會上充滿巧思的 Smart Cover。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新款 iPad Pro评测:不只是升级,而是一次进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etflix设立1亿美元基金 帮助因全
- 下一篇: 腾讯设立1亿美元全球战疫基金,助力医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