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危机再次出手! 华为耗资5千万美金买下俄罗斯人脸识别公司
撰文:宇多田
很顯然,華為并沒有因為美國政府的瘋狂打壓而停止在技術層面拓疆辟壤的腳步。
根據今日俄羅斯國家媒體 Sputnik 報道,華為目前已經完成對一家名為 Vocord 的莫斯科安防技術企業的收購。
一位了解這筆交易的內部人士透露,華為耗資大約 5000 萬美元,目的是拿下這家老牌技術公司在人臉識別系統方面的技術專利與研發人才。
「華為主要是為了購買了專利,而且直接挖走了 Vocord 專門從事視頻監控和人臉識別技術開發的工程師團隊。」
此外,根據一份公開的法人登記文件顯示,華為在俄羅斯的子公司以及總部位于香港的華為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將成為 Vocord 人臉識別及設備專利的知識產權所有者。
而據另一份公開資料顯示,Vocord 其實早在 4 月 1 日就曾申請將其知識產權轉讓給一個未知實體。
目前,隨著 Vocord 的部分員工正在陸續被調往華為,這家公司將會在俄羅斯以 Igl Softlab 這個名字而繼續存在。
實際上,早在 2019 年 1 月,俄羅斯著名商業報紙 Kommersant 就撰文暗示過華為正在對俄羅斯本土技術公司產生濃厚興趣。
從技術角度考量,之所以選擇一家成立于 1999 年的安防技術企業,很大程度上要歸結于這家公司能夠「足夠熟練地」將技術進行商用轉化。
一方面,早在 2006 年版的《中國安防行業年鑒》中就提到過,俄羅斯涉及到生物識別技術的安防細分應用增速迅猛(注意是 2006 年),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國內一系列相關評估系統和軟件的開發和運行。
另一方面,這家公司有著「產品供應商」與「技術供應商」的雙重角色——
由 120 個數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 Vocord 團隊,除了在視頻監控攝像頭及軟件設計方面有 20 年開發經驗,他們也在幾年前開始利用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以及深度學習網絡相關技術對系列產品進行快速迭代。
截止目前,這家公司擁有 11 項設備專利與 6 項軟件專利。
此外,在基礎研究方面不能忽視的一點是,這家非新興技術出身的老牌安防公司,也曾在國內人臉識別公司熱衷于參加的全球知名百萬人臉識別算法挑戰賽 MegaFace 上留下過足跡:
其人臉識別引擎曾在 2016-2017 年度的 MegaFace 挑戰賽中排名第一。
但是,俄羅斯機器學習公司 NtechLab 首席執行官 Alexandre Kabakov 認為,鑒于華為已經有了自己的面部識別算法,所以這家中國巨頭可能會對 Vocord 的 HD 智能攝像頭感興趣:
「這才是這家技術公司的主要產品,他們最擅長的是軟硬件融合這件事。」
很顯然,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收購一家俄羅斯人臉識別技術公司,不能僅從技術層面考慮。
俄羅斯商業報紙 Vedomosti 援引俄羅斯風險基金 Impulse VC 合伙人 Kirill Belov 的話指出,近年來,中國潛在投資方及巨頭們其實已經在視頻監控和圖像分析市場中研究了許多俄羅斯公司。
「一方面是中國與俄羅斯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市場都發展地非常快,這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強,而另一方面是俄羅斯在這一領域領先的技術公司啟動費(成本)比美國低幾十倍。」
「華為用一個相對便宜的價格,得到了一個技術+市場的完整投資組合,」Kirill Belov 補充道。
從目前來看,由于美國商務部在 5 月中旬就開始對華為實施制裁,禁止美國公司以及研究機構與其開展合作。因此,這在某種程度上,讓華為被迫減少在美國技術投入的同時,必須放眼全球,為打開新的 5G 和通訊市場開啟新的人才與技術儲備戰略。
因此,收購一家取得過不錯成績的東歐技術公司是華為一個合乎邏輯的舉措。
當然,對于熱衷于開拓海外新興市場的中國安防企業來說,俄羅斯自 2011 加入 WTO 以來,就一直是最有撈金潛力的市場之一。
一方面,俄羅斯一些城市和地區的安防設施普及率依然不高。2014 年前后智能化樓宇概念才剛剛興起,許多應該安裝安防設施的地方還是一片空白,這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對安防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在俄羅斯安防市場中,政府才是統一通信設備和服務、安全設備與網絡的最大買家。
特別是為了 2014 年冬奧會,俄羅斯政府在索契共建設了 14 個體育場館,含 1.9 萬房間的酒店設施,260 公里的公路,200 公里的鐵路以及 54 座橋梁和 22 條隧道。
這一年,也被很多國內行業人士看作是進軍俄羅斯安防市場的重要節點。
譬如在 2015 年,華為除了開始為俄羅斯中央銀行的國家支付卡系統創建了數據中心網絡,也向位于索契的俄羅斯鐵路提供了鐵路移動全球系統(GSM-R)解決方案。
而在 2018 年舉辦的俄羅斯世界杯,又為中國視頻監控公司提供了另一個關鍵市場機遇。中國安防視頻監控龍頭企業海康威視就曾為多個場館提供了高清攝像頭產品與視頻監控技術支持。
根據學術期刊《中國安防》在 2016 年的一項統計顯示,在安全領域,俄羅斯的進口產品份額從 50% 到 95% 不等。其中,高達 80% 的訪問控制,大約 50% 的入侵和火災警報,以及超過 95% 的閉路電視(CCTV)系統都是進口。
此外本地制造的設備通常包含 60%~95% 的進口組件,而高科技解決方案基本來自中國、臺灣以及韓國;
其中,高級系統雖然都是從美國、歐洲、日本以及以色列進口,但這些系統組件大部分來自中國。
2019 年 3 月,包括「海大宇」在內的多達 40 家中國安防技術公司參加了俄羅斯最具權威性的莫斯科國際公共安全產品展(MIPS),足以可見這塊市場對中國安防企業的吸引力。
而當下隨著「人工智能」與「智能識別」成為全球安防市場發展趨勢的關鍵詞,圍繞俄羅斯人工智能技術公司的應用投資、合并和收購案例也開始明顯增多。
2019 年年初,總部位于倫敦的零售執行監控服務公司 BeMyEye 就曾宣布,計劃收購俄羅斯眾包和圖像識別提供商 Streetbee。
而接下來在 4 月,俄羅斯國有銀行 Sberbank 又宣布從另一家國有銀行 Gazprombank 手中收購俄羅斯語音技術中心 (STC,主要從事語音設備和通用信號處理器硬件、軟件的設計、開發、制造及銷售)51% 的股份。
從市場表現來看,成立迄今超過 20 年的 Vocord 在俄羅斯人臉識別安防市場已經占有一定份額。根據 Crunchbase 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 年,該公司的總收入為 1.132 億盧布 (175 萬美元)。
而在其網站上,我們發現其客戶網絡覆蓋了包括俄羅斯政府部門、銀行、零售、市場營銷等多個不同性質的市場。
因此,華為某種程度上可利用這次收購迅速擴大其在俄羅斯安防市場的本土員工隊伍并有助于進一步開拓其他細分市場,這對于一家目前危機四伏的中國技術企業來說具備戰略性意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面对危机再次出手! 华为耗资5千万美金买下俄罗斯人脸识别公司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Tunes陨落:乔布斯用它改变音乐行业
- 下一篇: 微软内部展示双屏Surface设备,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