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式
2004年10月,一條科學新聞在國內(nèi)的媒體上不徑而走:“1+1=2入選最偉大的公式。”原來,英國著名的科學雜志《物理世界》此前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評選活動,邀請世界各地的讀者選出自己心目中最偉大、最喜愛的公式、定理或定律。結果,讓很多人以外的是,1+1=2這個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基本數(shù)學公式不僅入選,而且還高居第七。一個加拿大讀者說出了他的理由:“這個最簡單的公式有著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此次評選活動的主持者則這樣評價到:“一個偉大公式的力量不僅論述了宇宙的基本特性并傳達了標志性的信息,而且還在盡力孕育出更多自然界的科學突破。”無獨有偶,1971年,尼加拉瓜發(fā)行了一套紀念郵票《改變世界面貌的十個數(shù)學公式》,排在第一的赫然正是這個“1+1=2”。1+1=2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它是一條關于“數(shù)”的基礎公式。沒有它,就根本不會有數(shù)學,更不要說物理、化學等其他自然科學了。
2004年10月,一條科學新聞在國內(nèi)的媒體上不脛而走:“1+1=2入選最偉大的科學公式”。原來,英國著名的科學雜志《物理世界》近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評選活動,邀請世界各地的讀者選出自己心目中最偉大、最喜愛的公式、定理或定律。結果,讓很多人意外的是,“1+1=2”這條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基本數(shù)學公式不僅入選,而且還高居第七。一位加拿大讀者說出了他的理由:“這個最簡單的公式有著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此次評選活動的主持者則這樣說道:“一個偉大公式的力量并不像其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一個偉大的公式不僅論述了宇宙基本特性并傳達了標志性的信息,而且還在盡力孕育出更多自然界的科學突破。”無獨有偶,1971年,尼加拉瓜發(fā)行了一套紀念郵票《改變世界面貌的十個數(shù)學公式》,排在第一的赫然正是這個“1+1=2”。“1+1=2”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它是一條關于“數(shù)”的基礎公式。沒有它,就根本不會有數(shù)學,更不要說物理學、化學等其他自然科學了。
來源:超級數(shù)學建模(ID:supermodeling)幾年前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十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復雜的歐拉公式……這些公式不僅僅是數(shù)學家和物理學家的智慧結晶,更是人類文明的集中體現(xiàn)。每一個公式都深深影響了人類社會的變革,甚至塑造了人類的思想。這些公式中有些你會很熟悉,有些你也許不那么熟悉。作為人類的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些公式,了解人類的思想歷程。對于電子工程師來說,傅里葉變換、麥克斯韋方程都是最應該了解和掌握的。今天我們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了這10著名公式,分享給大家:No.10 圓的周長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創(chuàng)立者:古人意義:自然界之美的數(shù)學表達。這公式賊牛逼了,初中學到現(xiàn)在。目前,人類已經(jīng)能得到圓周率的2061億位精度。還是挺無聊的。現(xiàn)代科技領域使用的-圓周率值,有十幾位已經(jīng)足夠了。如果用 35位精度的-圓周率值,來計算一個能把太陽系包起來的一個圓的周長,誤差還不到質(zhì)子直徑的百萬分之一。現(xiàn)在的人計算圓周率,多數(shù)是為了驗證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還有就是為了興趣。
三年級上冊資料: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篇一: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雞叫三遍過后,周家花園里傳出了陣陣瑯瑯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著、讀著,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的時候,他望著白花花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么來的呢?”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著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它的一生要經(jīng)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地說。“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jié)补喑鰜淼摹!笔Y媽媽深有感觸地說。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為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周恩來說服了陳媽媽,連忙把頭埋在一盆涼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
2004年10月,一條科學新聞在國內(nèi)的媒體上不脛而走:“1+1=2入選最偉大的科學公式”。原來,英國著名的科學雜志《物理世界》近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評選活動,邀請世界各地的讀者選出自己心目中最偉大、最喜愛的公式、定理或定律。結果,讓很多人意外的是,“1+1=2”這條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基本數(shù)學公式不僅入選,而且還高居第七。一位加拿大讀者說出了他的理由:“這個最簡單的公式有著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此次評選活動的主持者則這樣說道:“一個偉大公式的力量并不像其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一個偉大的公式不僅論述了宇宙基本特性并傳達了標志性的信息,而且還在盡力孕育出更多自然界的科學突破。”無獨有偶,1971年,尼加拉瓜發(fā)行了一套紀念郵票《改變世界面貌的十個數(shù)學公式》,排在第一的赫然正是這個“1+1=2”。“1+1=2”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它是一條關于“數(shù)”的基礎公式。沒有它,就根本不會有數(shù)學,更不要說物理學、化學等其他自然科學了。
來源:超級數(shù)學建模(ID:supermodeling)幾年前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十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復雜的歐拉公式……這些公式不僅僅是數(shù)學家和物理學家的智慧結晶,更是人類文明的集中體現(xiàn)。每一個公式都深深影響了人類社會的變革,甚至塑造了人類的思想。這些公式中有些你會很熟悉,有些你也許不那么熟悉。作為人類的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些公式,了解人類的思想歷程。對于電子工程師來說,傅里葉變換、麥克斯韋方程都是最應該了解和掌握的。今天我們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了這10著名公式,分享給大家:No.10 圓的周長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創(chuàng)立者:古人意義:自然界之美的數(shù)學表達。這公式賊牛逼了,初中學到現(xiàn)在。目前,人類已經(jīng)能得到圓周率的2061億位精度。還是挺無聊的。現(xiàn)代科技領域使用的-圓周率值,有十幾位已經(jīng)足夠了。如果用 35位精度的-圓周率值,來計算一個能把太陽系包起來的一個圓的周長,誤差還不到質(zhì)子直徑的百萬分之一。現(xiàn)在的人計算圓周率,多數(shù)是為了驗證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還有就是為了興趣。
三年級上冊資料: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篇一: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雞叫三遍過后,周家花園里傳出了陣陣瑯瑯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著、讀著,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的時候,他望著白花花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么來的呢?”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著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它的一生要經(jīng)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地說。“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jié)补喑鰜淼摹!笔Y媽媽深有感觸地說。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為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周恩來說服了陳媽媽,連忙把頭埋在一盆涼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
總結
- 上一篇: 干果仁属于什么垃圾啊?
- 下一篇: 故意走散是什么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