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企对话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万祥军:拜耳谋定领先
全球農企對話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萬祥軍:拜耳謀定領先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權采編:“報告要點拜耳是全球著名的生命科學企業集團,在于分析拜耳在農化領域的成功模式,即公司基于在傳統農化、種子處理、生物技術領域的優勢。”謀定研究中國智庫:對話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研讀表明:這就在于向種植者提供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沿著整條價值鏈提高客戶滿意度,此種發展模式值得中國企業借鑒。
拜耳發展歷程
全球領先的創新農業研發巨頭
拜耳經過150余年的發展,現今業務涵蓋作物科學、大眾健康、處方藥和動物保健4個方面,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植保公司,也是全球領先的種子生產商。2015年公司銷售收入463億歐元(其中作物科學占比22%),凈利潤為41.1億歐元。總體上我們將其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863年-1951年):創新性汞基種子處理產品相繼問世開啟農化領域新篇章。第一款轟動性種子處理產品Uspulun的上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并奠定了拜耳的德國農化巨頭地位。同時,拜耳利用便捷的交通條件迅速建立全球銷售網絡,為新產品率先占領海外市場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1951年-2001年):從種子處理走向種子優化,實施綜合作物生產。拜耳在種子處理領域不斷創新,豐富產品結構,并開始由種子處理走向種子優化階段。另一方面,拜耳首次提出綜合作物生產新理念,引領行業潮流。
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構建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提供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收購安萬特作物科學使得拜耳躋身全球農化巨頭。拜耳還積極探索植物、動物和人類研究中的交叉部分發揮協同效應,同時拓展產品組合,構建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為主要作物開發更多的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
拜耳成功之道:構建貫穿整條價值鏈的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
我們認為拜耳能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農業研發巨頭的關鍵在于:形成“種子+種子處理+植保+信息化服務”的全方位產業平臺,向種植者提供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沿著整條價值鏈提高客戶滿意度。具體為:
(1)拜耳在鞏固自身傳統植保優勢地位的基礎上,將生物農藥作為傳統化學農藥的補充進行組合使用,同時以著名種子處理品牌SeedGrowth為核心,構建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為綜合作物解決方案提供豐富的農資產品。
(2)推出數字農業工具幫助各類型種植者獲得關鍵分析信息,為全球種植者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服務。通過采用個性化建議,在數字農業平臺上為種植者提供定制作物解決方案。
研發巨頭
拜耳全球領先的創新農業
拜耳(Bayer)是一家成立于德國的跨國生命科學企業集團,現今業務涵蓋作物科學、大眾健康、處方藥和動物保健4個方面,本篇報告主要聚焦拜耳作物科學業務。拜耳是世界第二大植保公司,也是全球領先的種子生產商。2015年公司銷售收入463億歐元(其中作物科學占比22%),凈利潤為41.1億歐元
拜耳發展歷程:從染料制造商到全球農業研發巨頭
拜耳在德國起家,于19世紀末開始海外擴張,并逐漸進入北美、亞太、拉美、非洲等地。進過150余年的發展,公司由最初的合成染料制造商逐步成長為全球創新農業研發巨頭。總體上,我們將拜耳的發展歷程概括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863年-1951年):創新性汞基種子處理產品相繼問世開啟農化領域新篇章。第一款轟動性種子處理產品Uspulun的上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并奠定了拜耳的德國農化巨頭地位。同時,拜耳利用便捷的交通條件迅速建立全球銷售網絡,為新產品率先占領海外市場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1951年-2001年):從種子處理走向種子優化,實施綜合作物生產。拜耳在種子處理領域不斷創新,豐富產品結構,并開始由種子處理走向種子優化階段。另一方面,拜耳首次提出綜合作物生產新理念,引領行業潮流。
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構建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提供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收購安萬特作物科學使得拜耳躋身全球農化巨頭。拜耳還積極探索植物、動物和人類研究中的交叉部分發揮協同效應,同時拓展產品組合,構建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為主要作物開發更多的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
第一階段(1863-1951年):創新性汞基種子處理產品相繼問世開啟農化領域新篇章
拜耳于1863年在德國巴門成立,最初主要從事合成染料的生產和銷售。在前90年的初始成長階段中,拜耳由單一的染料業務逐漸發展到以農業、化工和制藥業務為主的多元化業務結構。這一階段拜耳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于:(1)創新性汞基種子處理產品相繼問世奠定公司德國巨頭地位;(2)利用地理優勢,構建全球銷售網絡,助力新產品率先占領海外市場。
創新性汞基種子處理產品相繼問世奠定公司德國農業巨頭地位
一戰期間,全球巨大的糧食短缺使得農業的經濟功能和政治意義得到重視。當時的常規做法是用硫酸銅或氯化汞來處理種子,但是戰爭爆發后不久就使得銅變得非常稀缺,而氯化汞的使用常常會阻礙處理過的谷物種子的發芽過程。拜耳化學家Georg Weseberg發現氯酚汞能有效控制真菌病害而不削弱處理后種子的發芽能力。1914年,拜耳將這一有效成分以液體種子處理劑的形式推向市場,商品名為Uspulun。該產品的優越性能使其在市場上大獲成功,甚至使得當時一些國家強制農民使用該產品,拜耳也由此將重心逐漸轉移到農化領域上來,并于20世紀20年代末研制出了對操作人員更安全的干施的Uspulun劑型,后又于1929年推出Ceresan粉劑,防效更好,汞含量更低。
地理優勢
助力新產品率先占領海外市場
拜耳總部所在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洲擁有歐洲最稠密的交通網。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內河港——杜伊斯堡是國際性的貿易和物流中心,而巴門-艾伯費爾德鐵路網則是當時德國四大鐵路網之一,該地區的交通網絡為運送貨物與產品到世界各地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利用這一地理優勢,拜耳在建立早期就迅速向海外擴張。早在1865年,拜耳就開始將其生產的染料運輸到世界各國。隨后的幾十年時間里,拜耳在全球各地設立分支機構,從而保持和擴張其在重要市場上的地位。在公司成立50周年之時,拜耳已在俄羅斯、法國、比利時、英國和美國設有子公司,在世界各地擁有44個銷售辦事處和123個代理處,員工人數由最初的3人增加至超過10000人,其中海外雇傭人數接近1000人。拜耳在發展初始階段建立起的全球銷售網絡保證了公司新產品得以搶先占領海外市場,是公司新產品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到1913年,拜耳超過80%的收入都來自于出口。
第二階段(1951年-2001年):從種子處理走向種子優化,實施綜合作物生產
二戰后拜耳再次失去了其在國外的資產,1950s拜耳開始重建海外生產銷售網絡,最初重點在美國和西歐地區,此后逐漸擴張到亞洲等新興市場。到1963年公司成立100周年之際,拜耳已從最初的染料生產商發展成為幾乎涉及所有有機和無機化學領域的跨國公司,其中包括8500種不同的產品,并在152個國家設有銷售機構,全球總員工達到78000人,海外銷售收入增長至32.7億馬克,占銷售總收入的46%。拜耳在此階段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于:(1)種子處理產品層次不斷豐富,逐漸走向種子優化新階段;(2)首次提出綜合作物生產新理念,引領行業潮流。
不斷創新
走向種子優化新階段
拜耳在種子處理領域不斷創新,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發的水基產品Bayleton液體制劑不僅可以保護種子,還能控制葉疫病,水基劑型更是方便農戶使用。到了90年代,以新煙堿殺蟲劑吡蟲啉為有效成分的產品Gaucho面市,該產品為防控刺吸式害蟲樹立了新的標桿,并且使拜耳的種子處理產品范疇從殺菌劑擴大到了殺蟲劑,一經推出便迅速成為最暢銷產品,為公司帶來巨大的利潤。
20世紀90年代,拜耳開始由種子保護走向種子優化階段。90年代初,拜耳采用聚合物生產了首批成膜劑:拜力膜(Datif)。成膜劑不僅能夠改善種子的流動性,通過不同顏色和視覺效果區分品種,保護益蟲和操作人員免受粉塵污染,還能提高發芽率和田間出苗率,另外還可以通過加入微營養元素,讓作物更好地生長。
思維方式
綜合作物生產新理念轉變傳統研究
傳統的研究方法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農民面對的某一具體問題,在現有的化學知識基礎上來為其尋找答案。拜耳不久就意識到這種線性思維方式在長期來看不足以解決主要的農業問題,因此需要轉變傳統研究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導致的結果就是綜合作物生產,也就是說當每個環節都協作良好時就能得到最好的作物產量結果。這種轉變同時也需要管理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1984年至1986年,拜耳所有與農業相關的部門都被整合形成了一個綜合的農藥部門,這也成為公司最大的組織單位。基于緊密溝通和信息交換的有效研發系統使得單個領域的研究活動變得更加密集和成本更低。
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構建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提供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
自2001年開始,拜耳不斷調整其業務結構,在聚焦公司核心業務作物科學的同時,不斷剝離邊緣業務,持續推動公司盈利能力。拜耳在此階段的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于:(1)收購安萬特公司躋身全球農化巨頭;(2)探索植物、動物和人類健康研究中的交叉部分發揮協同效應;(3)拓展產品組合,構建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為主要作物開發更多的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
收購安萬特公司
躋身全球農化巨頭
2002年拜耳完成對安萬特作物科學公司的收購,這是拜耳成為全球農化“豪門”之路上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收購成功對拜耳作物科學產生了兩方面的積極影響:(1)拜耳作物科學銷售額發生了顯著的增長。2002年作物科學銷售額猛增至46.97億歐元,增長率高達65.5%,此后,拜耳作物科學銷售額一直保持穩定增長;(2)優勢互補。收購安萬特一方面極大地拓寬了公司產品組合,另一方面還令公司跨入了種子生物技術領域。
探索植物、動物和人類研究中的交叉部分發揮協同效應
拜耳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時致力于研究改善人類和動植物健康的公司,在生命科學領域開展的系統化深度合作將產生協同發展效應,對于技術平臺的聯合使用正在加強。雖然人類、動物和植物在外觀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們潛在“藍圖”的差異并不是特別顯著。人類與貓有超過90%的相同的DNA,與果蠅也有將近一半相同的DNA,甚至人類與植物也有將近20%相同的基因,這就為拜耳在共同的作用機制和平臺技術方面的跨學科合作研究提供了新起點。拜耳的暢銷殺蟲劑Gaucho,其活性成分就還用于寵物產品Advantage中,可殺滅跳蚤。
全面運用人類、動物和植物健康領域的協同效應還意味著合并含有未來藥物基礎成分的化合物庫。拜耳的Robot-Run Library包含有400萬種化合物,其中60萬種新化合物來自于作物科學部門。
構建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提供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
伴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拜耳的活動范圍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產品組合滿足種植者的多樣化需求,搶先布局生物農藥和數字農業,通過進一步收購、獲得許可證以及合作的方式擴大種子業務,高度整合種子處理資源,為主要作物開發更多的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從而沿著整條價值鏈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拜耳成功之道:構建貫穿整條價值鏈的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
在全球種植者面臨的挑戰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基于自身在傳統農化、種子處理以及生物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拜耳作物科學于2012年開始在中國推廣實施“更多水稻”和“更多小麥”的作物解決方案,開拓建立全新的服務模式。我們認為拜耳能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農業研發巨頭的關鍵在于:形成“種子+種子處理+植保+信息化服務”的全方位產業平臺,向種植者提供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沿著整條價值鏈提高客戶滿意度。具體為:
(1)拜耳在鞏固自身傳統植保優勢地位的基礎上,將生物農藥作為傳統化學農藥的補充進行組合使用,同時以著名種子處理品牌SeedGrowth為核心,構建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為綜合作物解決方案提供豐富的農資產品。
(2)推出數字農業工具幫助各類型種植者獲得關鍵分析信息,為全球種植者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服務。通過采用個性化建議,在數字農業平臺上為種植者提供定制作物解決方案。
完善的農資產品線——植保+種子處理應用體系發揮協同效應
拜耳擁有包括種子、種子處理和植保產品在內的完善的農資產品線,其中,植保產品占據絕對優勢,2015年植保銷售額為82.71億歐元,占拜耳作物科學銷售額的80%,種子銷售額為12.77億歐元。同時,拜耳在種子處理領域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公司高度整合種子處理資源從而提供一體化的種子處理方案。
植保——三大類產品均衡發展,新產品迅速擴張
拜耳在植保領域已經成為市場的領軍公司,2015年植保銷售額為82.71億歐元,盡管全球植保市場銷售額下降了8.5%,降幅創20年之最,但拜耳植保仍保持了7.2%的高增長率,增長勢頭強勁。拜耳植保業務的特點可以概括為:
(1)三大類產品均衡發展,殺菌劑增長迅速,種子處理劑潛力巨大。2015年拜耳殺菌劑增幅跑贏除草劑,成為公司的第一大產品類型;2012年拜耳的種子處理劑銷售額突破了10億美元,將全球約三分之一的市場收入囊中。
(2)不斷推陳出新,新產品貢獻大。近十幾年來,拜耳公司一直致力于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始終推行削減老產品的計劃,新產品對植保業務銷售額增長的貢獻率將近70%,預計2017年新產品銷售收入將達到28億歐元。
(3)搶先布局生物農藥領域。從長遠的可持續發展來說,生物農藥對環境的影響力較小,未來將順應時代要求而成為主流植保產品。拜耳通過系列收購搶先布局生物農藥市場,將其作為傳統化學農藥的補充,進一步整合植保業務資源。
三大類產品均衡發展,種子處理劑潛力巨大
拜耳對殺菌劑、殺蟲劑和除草劑的研究都力求做到優秀,從而保證了三大類產品的均衡發展,2015年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種子處理劑占比分別為35.2%、19.3%、34.2%和11.3%。其中殺菌劑受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快速增長的影響表現尤其突出,近幾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長,并于2015年首次超越除草劑成為拜耳第一大產品。
種子處理是迄今為止最經濟、安全的施藥方式,符合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拜耳是種子處理領域的領航者,不僅開創了種子處理市場,更推動了該市場的發展。2011年推出的種子處理劑PONCHO與生物殺線蟲劑VOTiVO的產品組合PONCHO/VOTiVO,將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有機結合,是拜耳種子處理領域的又一次創新,該產品在北美業績增長顯著,2013年在美國取得了10億元的銷售額。
拜耳前十大暢銷產品銷售額幾乎占據植保領域的半壁江山,其中殺菌劑3個,殺蟲劑4個,除草劑3個。2004年上市的丙硫菌唑是拜耳第一大暢銷產品,拜耳通過推出基于丙硫菌唑的許多重要復配產品,幫助丙硫菌唑建立了很強的市場地位。吡蟲啉是拜耳第一大殺蟲劑,拜耳除將其用于植保領域外,還用于動物保健及環境科學領域,形成三大領域三足鼎立之勢。草銨膦是拜耳第一大殺蟲劑,拜耳公司已成功研發出抗草銨膦轉基因大豆、油菜種子,并開始推廣種植,隨著抗草銨膦轉基因作物種類的增多、種植面積的擴大,草銨膦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新產品貢獻大
不斷推陳出新
近年來,拜耳始終推行削減老產品的計劃,2000-2010年的11年間,公司剝離或停產了49個老產品,同時上市25個新有效成分,平均每年削減4.45個老產品,上市2.27個新有效成分,新產品對植保業務的增長貢獻達到了70%以上,預計2017年新產品銷售額將達到28億歐元。
搶先布局生物農藥領域
生物農藥對環境的影響力小,作為防治有害生物的安全有效的選擇變得越來越重要,據估計,生物農藥市場規模將在十年間翻三倍,從2010年的12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40億美元,發展潛力巨大。
拜耳已將生物農藥納入發展計劃中,搶先布局生物農藥領域,將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配合使用,充分發揮二者的優勢,起到超乎尋常的效果。2012年拜耳收購美國生物技術公司AgraQuest,為公司爭取到第一種生物農藥Serenade;2013年,拜耳又接著收購了Prophyta生物農藥公司,建立起一個領先的生物產品技術平臺。AgraQuest主要開發細菌類微生物農藥產品,Prophyta擅長真菌類微生物農藥產品,兩個不同種類公司的加盟有助于完善拜耳的產品結構。
種子處理——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
種子處理是全球目前非常流行的保護作物生長和保持產量的方法,不僅方法簡單,而且效果非常顯著。拜耳是業內唯一一家高度整合與種子處理相關資源的公司,在全球各地都建有拜耳SeedGrowth中心,為種植者提供作物種植的最佳解決方案。
拜耳以著名的種子處理品牌SeedGrowth為核心,構建了一個高度整合的種子應用體系,SeedGrowth的四個業務領域包括:
(1)產品,如Poncho?/VOTiVO?,是第一個將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相結合使用的新種子處理產品,可防控玉米和大豆線蟲,并且是第一個防控大豆SDS的產品;
(2)成膜劑,其中包括拜耳潤滑劑,是播種機中滑石和石墨的獨特替代品,能減少揚塵;
(3)設備,如On Demand ?種子處理系統,該系統是拜耳作物科學銷售的首款且唯一一款全自動封閉式種子處理應用系統,能帶來種子處理下游的商機;
(4)服務,如個性化培訓,演示,測試和技術支持。
種子——積極拓展戰略品種的全球育種網絡
近幾年,拜耳已經在積極拓展多種戰略品種的全球育種網絡,通過加大內部投資、收購及加強其他公司的合作來實現種子業務的不斷增長。表現尤為突出的是小麥,目前已延伸至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烏克蘭、美國、法國等。拜耳已經是全球第一的棉花種子和油菜種子生產商,也是水稻和蔬菜種子的世界領導者,在棉花、油菜和水稻成功的基礎上開始進入大豆和小麥市場。為了建立資源庫以供拜耳研究人員使用,拜耳購買了種質庫,并且與一些有自己的種質資源的公司進行合作。
(1)拜耳在油菜作物方面一直是行業領導者,以化學植保品、生物植保品、育種和性狀為基礎,為種植者提供高效和創新的產品包及解決方案,對作物生長周期進行保護,持續幫助油菜實現高產、高營養價值。拜耳主要的油菜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位于比利時根特,主要的育種站則位于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印度以及全球其他測試點。
(2)拜耳對小麥種子和性狀進行了大量研究,目標是以廣泛的種質資源為基礎,結合當地品種研發,建立一流的小麥種子業務和高品質性狀產品組合。拜耳主要的小麥研究中心位于比利時根特,同時公司在全球主要的小麥市場北美(美國、加拿大)、歐洲(德國、法國、烏克蘭)、澳大利亞也設有小麥育種網絡,并計劃在拉美和亞太等地區進一步拓展該網絡。
(3)拜耳努力成為全球大豆市場的領軍者,協助大豆提高產量,提供高質量的種質,在北美和拉美大豆主要種植區域建立育種網絡,同時以專利性狀為主,授權技術為輔,建立起廣泛而細分的性狀平臺,以整合大豆種子和大豆植保品的商業模式為種植者服務。拜耳主要的大豆研究中心位于美國貝拉羅來納州的莫里斯維爾市,育種網絡包括在美洲(美國、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主要大豆種植地區擁有10個以上育種站,并計劃進一步拓展。
拜耳通過一系列收購、投資與合作增強其在種子領域的影響力。2009年,通過收購Athenix公司,拜耳極大地提升了性狀研發能力。Athenix是雜草、昆蟲和線蟲防控領域領先的基因研究公司,擁有豐富的性狀產品線和有影響力的基因研發平臺。
定制作物解決方案——沿著整條價值鏈提高客戶滿意度
伴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拜耳的活動范圍不斷向農業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通過價值鏈合作伙伴項目,將“以客戶為中心”延伸到整個價值鏈,為種植者提供更加綜合的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拜耳豐富的農資產品及全面的服務支持使其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聯系整個價值鏈從種子到成品的各個方面來建立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從而為解決行業的復雜問題作出持續的貢獻,并滿足全人類對食物的需求。
豐富的產品和領先的技術滿足種植者多樣化需求
拜耳擁有豐富的植保和種子產品以及領先的研發技術,能夠根據種植者的多樣化需求提供定制創新型作物解決方案,每一處田地、每一種作物在不同的季節采用的解決方案都可能存在不小的差異,這就要求作物解決方案在作物生長全過程提供私人定制式管理,構建最優的解決方案。
貫穿價值鏈的定制化服務
拜耳利用整個價值鏈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從而提供從種子到貨架的全套解決方案。這種理念包括更加關注種植戶,改進渠道管理方慣例和先進的客戶關系管理工具,推出數字農業平臺提供數字服務,利用拜耳品牌值得信賴的專知,同時通過跨國食品公司和零售商之間的合作拓寬成功的食品鏈合作伙伴關系業務模式。
價值鏈合作伙伴項目
拜耳在全球共實施了240余個價值鏈合作伙伴項目,覆蓋了30多個國家的40多種作物。在中國,拜耳與中信信托、聯合利華、費德龍、中糧屯河(600737,股吧)等價值鏈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項目,攜手為消費者提供安全、高品質的食品。
拜耳與中糧屯河的價值鏈合作項目結合了中糧的全產業鏈模式和拜耳的創新解決方案。雙方合作以番茄產業鏈起始,在中糧屯河原料產區,通過引進拜耳的番茄新品種和創新技術,實現良好的農業操作規范,在種植過程中提高產量、提升品質,從而實現農戶增收,在下游環節,提高番茄生產和倉儲的環境管理能力,確保全產業鏈的可持續卓越管理。
拜耳數字農業
綜合解決方案方向之一是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包括氣象信息預測、病蟲害信息識別、土壤檢測等方面的技術。拜耳以精準評估和氣候、地形等多數據結合為基礎,為全球農民提供實用的決策輔助。數字化可以幫助農民及時獲取特定田塊的信息,內容包括準確選擇種植品種、確定最佳施肥量和植保時機,并在早期識別植物脅迫因素。拜耳通過進一步戰略投資加強其在未來數字農業市場的活動,為其客戶提供更多的數字服務。
拜耳于2016年收購植物健康診斷及病害感染警報服務供應商Proplant,未來該公司將更名為拜耳數字農業公司(BayerDigital Farming GmbH),Proplant的收購將擴展拜耳的技術平臺,拜耳將以此開發新的數字解決方案,以支持可持續的、資源節約型的農業生產。
為主要作物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拜耳高度整合農資產品和農技服務,因地制宜地為不同地區主要作物開發綜合解決方案,幫助種植者提高生產力,實現產量和收入的增加。水稻、小麥和玉米是中國三大主要作物,拜耳于2012年開始針對三大作物先后推出相應的“更多系列”的作物解決方案,開拓建立全新的業務模式。
“拜耳更多水稻”是其為中國水稻農戶量身定做的從種到收的作物解決方案,在中國推廣之前已經在越南取得成功。但為了對中國農戶負責,2012年拜耳通過技術專家和技術部門在全國各地安排了250多個試驗,驗證該方案是否符合中國國情。“拜耳更多水稻”在中國的推廣實行“三步走”策略,2012年進入中國并開始在拜耳內部驗證,2013-2015年開始試驗及推廣,2016年之后拜耳希望更多水稻農戶使用拜耳方案。2013-2015年,“拜耳更多水稻”涵蓋我國水稻三大主產區,平均增產59kg/畝,減少農藥使用量502g/畝,增收159元/畝。
全球農企對話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萬祥軍:拜耳謀定領先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全球农企对话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万祥军:拜耳谋定领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倡导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万祥军:中国-
- 下一篇: 谋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万祥军: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