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研究生,总结出惠人无数的“十大经验”,并发表于Nature Medicine
生物信息學習的正確姿勢
NGS系列文章包括NGS基礎、高顏值在線繪圖和分析、轉錄組分析?(Nature重磅綜述|關于RNA-seq你想知道的全在這)、ChIP-seq分析?(ChIP-seq基本分析流程)、單細胞測序分析?(重磅綜述:三萬字長文讀懂單細胞RNA測序分析的最佳實踐教程)、DNA甲基化分析、重測序分析、GEO數據挖掘(典型醫學設計實驗GEO數據分析 (step-by-step))、批次效應處理等內容。
關鍵詞:醫學科學家;職業發展;十大經驗
導言:
我們經常津津樂道某一學霸
在幾年內發表了十幾篇甚至幾十篇論文。
其實我們內心更想知道的是,
學霸們的經驗是否有助于我們自己的成長。
今天我們分享一位頂級學霸撰寫的十大經驗,
他就是美國的Ronald D. Vale。
Ronald D.?Vale教授目前是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細胞和分子藥理學教授,也是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PI。
2019年獲得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生物醫學研究獎;
2017年獲得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2012年獲得阿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基礎醫學研究獎。
同時,Ronald D.?Vale教授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但更讓他知名、且空前的成績是,Ronald D.?Vale在攻讀MD/PhD雙學位期間,在26歲一年中就以第一作者發表了4篇Cell論文。
也為此,Ronald D. Vale放棄了繼續完成MD學位,而是以PhD學位畢業,并于1986年受聘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做助理教授。并于1994年升為教授。
Ronald D. Vale更了不起的事業,是成立了非營利性組織iBiology,提供在線免費視頻,為其他科學家提供專業培訓。
來源:
https://valelab.ucsf.edu/ron_val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nald_Vale
我們這次分享的,是Ronald D.?Vale發表于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的一篇文章,題目是“How lucky can one be? A perspective from a young scientist at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青年科學家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方,想不成功都難)
在本文中,Ronald D.?Vale總結了成功的十大經驗。我們非常喜歡,并且和我們的理念非常一致;所以做了編譯。
對于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科學家,這是非常非常珍貴且有效的經驗。
TOP-Ten lessons
1. 找到好導師
Find good mentors,?learn from them and then develop your own style.
好導師們的共同點是,他們非常友善并支持學生作為一個年輕的科學家。
他們有獨立的研究風格、卻都有與人合作的哲學理念;他們擁有小型且專注的實驗室,并且將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的熱愛融為一體。
2. 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
Pick an important problem.
找到重要又能夠解決的選題并非易事。
但提出好問題本身就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所以需要保持探索之心及對可能解決問題方法的敏感性。如果找到了,請務必抓住機會。如果沒有能夠提出重要問題,就很難做出重大發現。
3. 敢于冒險、勇于創新
Get ahead but then take a chance: seek adventure
發表了幾篇論文使我能夠獲得博士學位,也成了我敢于冒險探索的基礎。科學研究也就變得有趣而激動人心,醉心于研究反過來也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
4. 廣泛閱讀、但不要受制于文獻
Read the literature but don’t be crippled by it
好的研究工作總是會讓我們眼前一亮。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看可以從中學習到什么,其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否能夠解決我們關注的問題。
帶著自己的問題讀文獻,會更高效和有價值。
5. 實驗室條件差,并不是做出出色研究的障礙
You don’t need a?fancy?lab to do good science
只要你有基本條件,和創新性研究必要的儀器。剩下的就是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條件及從周邊環境獲得幫助。
6. 努力工作、盡情玩樂
Work hard, play hard and squeeze in time to do your laundry.
科研不是朝九晚五的工作。特殊時期需要全力以赴,一旦完成一個項目的間歇期則完全放松去玩樂。
7. 毅力比天賦更重要
Persisten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rilliance
如果您和我一樣沒有天賦,但如果您同樣堅持不懈,您也可以做出出色科研工作。我在實驗中遇到過無數挫折,甚至一度要走上另外一條路。但是我用近乎執拗的堅持,繼續實驗。最后,我見證了奇跡一樣的結果。一切似乎出乎意料,卻又是那么順理成章。
8. 犯錯是項目或者職業的一部分
No project or career is immune from mistakes
我在研究生期間犯過概念性錯誤、也有技術錯誤;錯誤到懷疑人生也并不稀奇。幸運的是,我及時糾正了這些錯誤。
需要確認的是,因為科研是探索未知,所以失敗和挫折是必然的,也是研究項目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關鍵的是,出現挫折后,如何看待這個結果,繼續走、還是轉身。這些都需要冷靜而縝密的思考。
9. 勇于改變
Don’t be afraid to change your life plans.
正如我在攻讀MD/PhD雙學位時的選擇。我有了一些很好的科學發現,這時是否要放棄既定的MD學位?放棄了,意味著我放棄了做醫生這個我規劃中的光明前途。
但顯然,我享受于科研工作,所以我做出了改變。
10.?在科研中與時俱進
Science is moving fast: hold on and enjoy the ride.?
我們正處于科學蓬勃發展期,新事物、新技術層出不窮。這些令人興奮,而自己能夠參與其中,也有無比的樂趣。
關注新事物,利用好好技術,迎接自己事業上更大的驚喜。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m.2925
編輯:Henry。參考資料來源于Nature Medicine雜志,版權歸雜志社所有。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往期精品(點擊圖片直達文字對應教程)
后臺回復“生信寶典福利第一波”或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教程合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史上最牛研究生,总结出惠人无数的“十大经验”,并发表于Nature Medicine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保护导师,从我做起;爱护博导,人人有责
- 下一篇: 你越努力,越没有领导潜力